论植物物候学指导中药材采收期的研究.pdf
· 综 述 · 论植物物候学指导中药材采收期的研究 李化,黄璐琦,杨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摘要:目的 介绍中药材采收期研究的研究现状与植物物候学的研究进展。方法 依据近年来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总 结。结果与结论 植物物候学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全球变化研究、作物遥感估产、生态动力预报等方面。 在中药材采收期研究中引入植物物候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利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这将是今后中药材采收期研究的 重点。 关键词:植物物候学;中药材;采收期 中图分类号:R2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94(2008)19—1441—04 中药产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较强发展 素相结合,出现了 “尺度”选择不当的问题。如目前研究 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目前中药在临床使用 中多以月份或季节作为时间尺度进行考察,忽视不同地域 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疗效不稳定或无效的情况,其中一个重 的环境差异或者气候的年际变化对中药材中次生代谢产物 要原因是中药材的质量不稳定或品质不好。中药材采收是 形成和积累的影响,故时间尺度以药用植物物候期代替人 中药生产的源头,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则有利于确保中药材、 们经常使用的固定时月则尤为科学;此外,以田问尺度研 饮片、中成药质量的稳定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如何 究得到的中药材采收规律,只能应用于当时当地,无法推 把握好中药材的适宜采收时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 广应用到较大的区域尺度。 国地域辽阔,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研究结果证明,土壤和 气候是影响中药材中次生代谢产物形成和积累的关键环境 2 用植物物候学指导中药材采收期研究的理论依据分析 因素。而现阶段中药材采收期研究却常常忽视了环境因素 中药材品质及其物候期均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药材 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重视土 品质取决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高低,次生代谢产物的形 壤和气候等环境因素时空差异的影响,同时借鉴其他学科 成和积累又受制于所处环境的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生 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研究 态环境对中药材体内次生代谢的影响非常复杂,一种次生 中药材品质与其生存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为实现中 代谢产物的合成和积累可受几种环境因子诱导,一种环境 药材采收规律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因子可诱导几种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和积累,同一环境因子 对不同中药材的诱导作用可能不同。褚必海等 通过相关 1 中药材采收期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性分析发现,泽泻中有效成分与其生长期内的平均温度呈 次生代谢产物是中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含量的高 负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 低决定中药材质量的优劣。目前有关中药材采收期的研究 表明,泽泻在生长期内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泽泻中2,3-乙 报道越来越多,研究对象涉及到不同的药用部位,根类药 酰泽泻醇B含量的主导气候因子,而土壤中的钾元素对泽 材如桔梗…、柴胡 ;全草类药材如淫羊藿 J、麻黄H ; 泻中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影响最大。郭兰萍等 叫对 叶类药材如银杏叶 ;花类药材如红花 、玉兰花蕾 果 苍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是影响苍术挥发油量的 实种子类药材如五味子 等。在质量评价上,通常选择单 生态主导因子,高温则是影响苍术生长发育的生态限制因 一 成分或者某类成分作为含量指标进行动态研究。研究发 子。王振月等” 研究发现,毛脉酸模生长后期给予短时期 现,中药材中有效成分,无论是皂苷 。 、黄酮 J、生物 的较深度遮荫可能有利于提高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产量。 碱 还是香豆素类 ,其含量随药用植物的生长发
相关知识
月季采收期周年积温预测模型的研究
植物物候学
《第一朵杏花》物候学.docx
什么是物候学的定义
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基于标本信息探究京津冀药用植物花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pdf
学法指导在植物分类教学中的渗透
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质量评价现状及展望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与药用动物养殖研究的进展(Ⅱ)
网址: 论植物物候学指导中药材采收期的研究.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7894.html
上一篇: 新疆部分葱属植物的物候学观察 |
下一篇: 兰州主要绿化植物物候学与合理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