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杜彦君团队揭示亚热带植物物候爆芽-展叶间隔期的关键驱动因子

杜彦君团队揭示亚热带植物物候爆芽-展叶间隔期的关键驱动因子

植物物候是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最敏感指标之一。植物物候的改变可以影响植物个体的繁殖、物种的分布边界以及生态系统一些关键过程,如碳和水平衡。随着全球昼夜温度(白天温度 vs. 夜间温度)和季节性温度(冬季冷激 vs. 春季增温)的非对称变化,春季物候发生了明显改变。然而,气候变暖如何影响爆芽至展叶的间隔期,以及对植物同一器官的影响是否一致,未见报道。

近日,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中科院一区Top, 影响因子5.6)在线发表了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杜彦君研究员团队题为“Time interval between budburst and leaf-out of subtropical woody species is shortened by increases in both seasonal and diurnal temperatures(季节性变暖和昼夜性变暖缩短了亚热带植物的爆芽至展叶的间隔期)”的研究论文。

1622B

该实验使用人工气候箱模拟昼夜温度变化和季节性温度变化,首次研究了季节性变暖和昼夜性变暖对植物爆芽至展叶间隔期的影响。使用glmm.hp分析了冷激vs. 胁迫温度,白天增温 vs. 夜间增温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更长的冷激和更高的胁迫温度都会促进爆芽和展叶,并缩短爆芽-展叶的间隔,但间隔受冷激的影响大于受春季增温的影响;爆芽、展叶及其间隔对白天温度的响应比对夜间温度响应更强烈;爆芽物候期对昼夜温度和季节性温度的响应比展叶期更敏感。该研究结果为了解季节性和昼夜温度如何调节亚热带植物春季物候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准确预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亚热带植被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4AEE

图1. 亚热带木本植物在冬季冷激和春季增温的条件下爆芽天数、展叶天数及间隔期天数的差异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61004)和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计划(赴牛津大学)的资助。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2024届博士研究生曾秀为论文第一作者,杜彦君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王鑫洋和热带农林学院博士研究生薛乾怀参与了该论文的研究工作。研究得到了钱江源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支持。

杜彦君研究员自2018年引入海南大学以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17 篇,其中中科院一区SCI论文10 篇(7篇为中科院一区Top),包括国际著名生态学和林学期刊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4篇)、Ecography、Functional Ecology、Journal of Biogeography等。该团队正在招聘青年教师,有意者请联系杜老师(yanjun.du@hainanu.edu.cn)。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24.110254

(图文:杜彦君,审核:余文刚)

相关知识

林学院杜彦君博士在著名生态学期刊《Ecography》发表论文
气候变暖对植物花叶间隔影响规律被揭示
气候变暖对植物花叶间隔影响规律被揭示—论文—科学网
气候变暖对植物花叶间隔影响规律被揭示—新闻—科学网
4种常见蔷薇科植物的物候期观测
气候变暖与植物开花与展叶物候相关研究取得新进展—论文—科学网
气候变暖与植物开花与展叶物候相关研究取得新进展—新闻—科学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郭梁团队揭示气候变暖对植物花叶间隔影响规律及其生态效应
华南植物园揭示亚热带南岭地区群落开花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北京师范大学付永硕教授团队在物候事件的气候变化响应差异研究(mismatch)取得进展

网址: 杜彦君团队揭示亚热带植物物候爆芽-展叶间隔期的关键驱动因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793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杜鹃花科》
下一篇: 南京市园林植物的花期物候调查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