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长发育条件
1.水分 花毛茛原产地在叙利亚和以色列,喜欢水分较多的场所,生活在沼泽和潮湿的草地(原生地夏季高温干燥,秋季到春季低温多雨,因此花毛茛具有秋冬生长发育、春开花、夏休眠的习性)。所以其生长过程对水分的需求很多,生长初期缺水,植株矮小,叶片小,将来分蘖少,根系不发达,开花少,花小,重瓣率低;中期缺水将严重影响开花,花茎小、花期短,色彩不艳,叶片也将黄化;后期缺水植株将会强迫休眠,块根质量差。但是,作为一种块根花卉,过多的水分也有烂根的危险。水分的供应还必须均衡适量,某次过度的干旱或水渍均会严重影响生长。水分失衡还会造成块根裂口。其一生需水的大体规律是:在栽培初期需要一定程度的水分,抽苔初期达到最大,以后逐渐减少。
场景一:(第二天就焉了----这是缺水的症状)
场景贰:(每天都在浇水---根系缺氧也会造成植株萎蔫。浇水勤快势必造成萎蔫烂根现象)
【干的程度应以盆土表面干燥,而叶片不明显萎蔫为度】
2.日长反应 花毛茛对日长反应非常敏感,播种苗遇长日条件,植株在没有充分生长的情况下,就会提前开花或生长停滞并开始形成块根。虽然这和花毛茛的生理成熟年龄较小有关,但最重要的是长日照促进了花芽分化。短日照虽然能抑制开花,但在植株长至一定大小时,也能进行花芽分化。这说明花毛茛只是相对的长日照花卉。在秋季种植花毛茛,尤其是有性繁殖,栽植和播种均不能过迟,以保证在春天的长日照到来之前有充分的营养生长,从而保证盆花的质量(花数、株高、重瓣率)。
场景一:(播种迟了,苗没有充分成长情况下,经历长日照、高温开的小花,长的细枝条)
3.温度 花毛茛的最低生育界限温度为-5 ℃ ,生长最低温度为5℃以上。以夜温为8℃,昼温为15℃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20℃生长发育停止,>30℃地上部开始枯萎。但是干燥的块根可以忍受相当的高温。
苗期的低温处理对生育期有显著影响,5℃低温处理4周,无论在长日、短日、自然条件下,均可提早开花14-20天。
花毛茛虽不喜高温,但在长期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土壤水分较多时,也可能烂根。营养生长期将昼温控制在15-20℃,夜温控制在5-10℃为宜。昼夜温过高时将来花数减少,重瓣率下降,花茎增高且软弱,盆花品质严重降低。花期温度则以13-15℃为宜,以延长花期。
(苗在长时间高温、长日照情况下会诱发徒长、重瓣率下降)
【开花时遇高温强光的天气,及时遮阴,通风降温。或着用0.2%至0.4%的B-9(比久)对茎顶与叶面喷洒,每10天一次,共进行2至3次,可促使植株矮化。或在现蕾时喷一次15%多效唑粉剂水溶液防止徒长】
(缺水、高温高湿、缺肥、光照不足叶子也会变黄)
【缺水将影响开花,致使花期短、色彩不艳,叶片黄化。开花时遇高温强光的天气,及时遮阴,通风降温,防止叶片变黄。开花后5天施肥一次】
4.土壤环境
花毛茛对土壤要求较高,以有机质丰富、团粒结构良好,能保持适量孔隙度的土壤为好,PH6.5左右。
5.根腐病--烂根【盆内不能积水】
植株生长期间,如果土壤黏重、碱性大,或者遇有低温,土壤内水分过多且持续时间过长等不良条件,易引发病菌,植株感染根腐病,导致根系腐烂,变成黑褐色或黑色。
6.白绢病--烂茎基部
白绢病是由一种小菌核的真菌侵染引起的,主要侵害植株的茎基部。发病初期,在茎基部产生水渍状淡褐色不规则的病斑,随后在病部产生白色绢状菌丝,逐渐缠绕成菜籽状菌核。初为白色,后为黄褐色至褐色。发病严重时,茎基部腐烂坏死,地上部与地下部分离,水分无法上升,枝叶枯萎,植株死亡。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菌核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年,条件适宜菌核萌发成菌丝,在土中从病株向健株蔓延。同时子囊孢子成熟后,借风雨传播,接触到寄主后侵入危害。20℃左右的温度、85%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有利于病菌蔓延。种植过密、通风透光条件差、连作、黏性土壤或排水不良等情况下,病情将加重。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光,适当控制浇水,避免土壤过湿。生产场地或种植土壤应轮作、消毒。2.及时检查,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同时挖除病株周围的土壤,在病穴四周撒40%五氯硝基苯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和浇灌根际土壤,以控制病情发展。3.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井冈霉素1000倍液喷雾浇灌植株的茎基部及周围土壤,可以减轻病情。
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烂茎烂叶
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灰葡萄球菌侵染所致。为害花毛茛的叶、叶柄、茎、花及根系等整个植株。发病初期,先在近地面叶片的叶缘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蔓延至叶柄、花梗、花,并使病部变成褐色或灰褐色,受害组织呈软腐状坏死。后期发病严重,且在潮湿条件下,患病部位产生分生孢子,长出灰色霉层,植株枯萎死亡。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环境条件适宜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棚室雾滴在植株间传播。阴雨绵绵,浇水过多,或大棚雾气大时利于发病。施氮肥过多,通风透光差,土壤排水不良,生长衰弱或多年连作等,发病严重。如遇连阴低温,天气转晴,温度升高时,灰霉病也易爆发。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向病部和土壤表面喷洒,每隔10d(天)左右一次,连喷2?3次进行防治,即可控制病害发生。
4.病毒病--叶片畸形、变色、变小。植株矮小、畸形
病原为毛茛斑驳病毒或黄瓜花叶病毒。受害症状表现为叶片皱缩不平,呈现花叶、褪绿斑状或叶片萎缩变小、变厚。叶缘向叶面或叶背翻卷,叶柄变短,呈丛生状。受害花朵扭曲畸形,变小不能开花。危害严重时,病株明显矮化、萎缩死亡。病毒常寄生在块根或种子上,生产中用带毒种子播种或块根栽植,长出的幼苗发病率较高。另外,病毒也可能是生长期由蚜虫、斑潜蝇、潜叶蝇传播到花毛茛上,引发病毒病。苗床播种过密或盆花生长期盆距过小,植株间也会相互传染病害。
防治方法:.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杀灭蚜虫、潜叶蝇、斑潜蝇等传毒昆虫。5发病初期,用68%病毒可湿性粉剂800或1000倍液,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7.5%克毒灵水剂800倍液喷洒防治。
4.花后管理花谢后至地上部茎叶逐渐枯黄,种子发育成熟,地下块根增大,进人休眠,为花后生长期。对不留种的植株,当花瓣脱落后,应及时剪掉残花、摘去幼果穗。适时浇水,追施1至2次以磷、钾为主的液肥。定期喷洒药剂,防治病虫害,尤其是要预防斑潜蝇的危害。
充分利用从花谢后到枝叶枯黄这段时间,使花毛茛正常生长,制造更多的营养输送给地下块根,促其增大,发育充实饱满。入夏后温度升高,要停止施肥和浇水,当枝叶完全枯黄时,选择连续2至3天晴天采收块根,为避免损伤,要小心细致逐个挖取。块根采后经冲洗、杀菌消毒、晾干后,再贮藏至秋季栽种。
(花瓣脱落后没有及时修剪残花、施肥-----导致没有种球)
其他症状:
(枝条一直很纤细---缺肥、光照不足)
【你试试把你关小黑屋一直喝水不吃饭?】
相关知识
花毛茛的四季养护方法
鲜花养护:花毛茛的养殖方法及花语:受欢迎
花毛茛的养殖要点及养护方法
花毛茛的生命周期及寿命:了解花毛茛的寿命和生存期
芹叶牡丹(花毛茛)的家庭室内养护管理
鲜花养护:花毛茛的种植方法以及种后管理
花毛茛种球的春季种植方法(为您详解花毛茛种球的选购、贮藏、春季种植和养护)
洋牡丹养护➡花毛茛鲜切花完整养护教程
花毛茛种子播种和块根种植方法及有关问题
鲜花养护:花毛茛的栽培技术以及作用用途
网址: 花毛茛养护问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8137.html
上一篇: 植物抗性相关物质简介 |
下一篇: 多菌灵浇花会不会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