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4个国外景观绿道

4个国外景观绿道

林荫道宽60米,中间有30米宽的街心绿带,两侧的住宅都面向大道,使街心绿带构成社区的活动中心。

① 波士顿公地(Boston Common)

② 公共花园(Public Garden)

③ 马省林荫道(Commonwealth Avenue)

④ 滨河绿带(Esplanade), 又称查尔斯河滨公园

⑤ 后湾沼泽地(Back Bay Fens)

⑥ 河道景区和奥姆斯特德公园又称浑河改造工程(Muddy River Improvement)

⑦ 牙买加公园(Jamaica Park)

⑧ 阿诺德植物园(Arnold Arboretum)

⑨ 富兰克林公园(Franklin Park)

绿道特点

复合功能,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经验借鉴

第一:他们已经将群体的需求与个体的需求良好地结合起来。园林景观的服务主体经历着个人——群体——个人和群体兼顾的历程,波士顿不同类别的园林景观是在以公众为服务主体的前提下,更加重视个性化的关怀。

第二:将科技尖端化的手法与生态化自然化的目标结合起来。这也正是世界园林景观的两大发展趋势,尤其在处理工业化的种种显性或隐性破坏时,一切表面的和谐常常有赖于高科技支持。

第三: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破坏性景观的坚决改造结合起来。内涵表征特色,保留和再现历史不仅 是捷径,也 是对景观建筑师协调能力的挑战,须得有慧眼和缜密的考虑,保证了一种崭新的吸引力同时也减少旧风貌的流失。

第四:将人们的被动欣赏与主动参与意识结合起来。现代园林提倡的人与环境并重的境界,亦可引申为人与环境的互动,人在景中,人本身即是一景,乃至是否可以引入局部DIY式现代园林景观概念,都是我们可以探索的内容。

案例2:迈阿密河绿道——工业河流的绿色基础设施

背景

位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河市区的迈阿密河一直是一条工业河流。迈阿密河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犯罪活动的避风港、毒品交易地以及社区后院的下水道。

项目介绍

社区领导和居民们已计划将河流从工业资源转变成为充满活力的社会资产。计划进一步提高河道的可达性和实用性,使其更好为企业、居民和游客服务,提高土地价值。此外,新增加的娱乐设施使得河流成为目的地景观。

绿色通道工程的五大主题

1.天然河流

迈阿密河一直拥有重要的水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一项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疏浚工程正消除污染的河底沉积物,并加深河道。

2 工业河流

这条河是国际级的船运转运点,据评估,河流的资产高达13亿美元,每年创造近2000万美元的财产税。

3 景观目的地

迈阿密河已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进行餐饮、购物等各种娱乐活动的热点区域。该绿色通道已经将迈阿密河从过去的城市败笔转变成为一个主要的旅游景点。

4.河流的遗产

迈阿密河的考古记录向人们展示了从美洲土著人到19世纪开始定居于此的现代移民活动。沿河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

5.河流即是家园

迈阿密河沿岸居住着大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自从南佛罗里达州出现最早的人类定居点以来,这条河流就开始成为生活中心。

经验借鉴

(1)绿道行动计划的过程中通过广泛征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社区的意见,从而制定了可行的沿河绿道发展计划。

(2)该行动计划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为大众确定出了新的“绿道层”。

(3)此外,三维计算机生成的未来河流廊道模型展示出了河流未来发展的蓝本。

(4)该行动计划还提供了完整的开发成本评估、运作和管理建议以及项目发展的战略。

案例3:新加坡公园连接道系统

项目背景

新加坡土地资源紧张,但却有花园城市的美誉主要源自于其绿化建设的成就。

绿道网络的构想始于1989年概念规划修编,一方面,形成连接公园的网络,使公众能更容易的到达公园用地。另一方面,在建成区营造自然廊道,让鸟类能从一处自然保护区迁移到另一处,帮助它们寻找食物或繁殖地。

项目设想

主要公园与开敞空间应由源自绿色缓冲带的绿色廊道相连接,共同构成综合的网络体系以优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这些绿廊应至少20m宽,除布置绿化景观,还应设置慢跑步道。

绿廊还是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在不同公园间运动的通道,增加城市化环境中的自然元素。

绿道景观设计

(1)基于排水道缓冲区的绿道应该包括至少4m宽的自行单车径及慢跑道,在排水保留地的外缘布置2m宽的种植带。

(2)基于车行道保留区的绿道选线还进一步利用了车行道保留区。它一般由车行道及其两侧的路侧带组成。路侧带宽度各异,但通常包括排水暗沟上的步行道、行道树栽植带、服务性边沿。

绿道公共改进措施

(1) 尽可能与交通廊道和公共空间整合发展,提供更大的设计灵活度;

(2)布置配套的街道家俱,如标示系统、地图牌、距离标志、垃圾桶、照明装置、雨棚等;

(3)沿途合理设置小广场和节点,以增加趣味性;

(4)选取不同的栽植主题和配套设施,提高每段绿道的特色及可识别性;

(5) 加强绿道同沿途餐饮场所的联系,能提供简易快餐、咖啡店、小吃档等选择。

↑基于排水缓冲去的公园连接道路断面示意图

↑基于车行道保留的公园连接道路断面示意图

绿道的生态设计:

(1)人行路径和娱乐设施尽量远离敏感的栖息地;

(2)对于较敏感的地区采非侵入性的方式处理;

(3)了解最需要保护的物种,以防止干扰野生动物;

(4)使用木板路、护根覆盖和天然透水材料来防止损害敏感性土壤,尽可能保留自然边界;

(5)合理设置生态洼地,用无化学试剂的天然方式净化水,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生境生长等。

绿道的环线建设:

截止2012年2月底,新加坡已建成约200km的绿道,它们深受公众喜爱,大多数居民选择经由绿道上班或上学。公众的广泛认可促使国家公园局不得不加快建设进度,未来5年将再增加3条区域级环路。

自然教育:

在新加坡城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往往对自然缺乏兴趣。因此积极通过在主要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绿道等场所增设有讲解的特色自然游览,旨在有效帮助城市居民克服对某些自然经历的恐惧感。

↑公园连接道线路图及实景

经验借鉴:

① 提高绿道规划的可实施性,首要策略是辨别并充分利用高密度城区未充分使用和不经济的土地,以赢得政府的支持,并获得土地管理和实施相关部门的批准。

② 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应综合考虑多种功能,如休闲娱乐场所、替代性的交通通道、动植物的自然走廊、有用的教育资源等。

③ 积极有效地争取基层公众的支持,多渠道听取使用者的意见,并吸收国际上相关研究及实践经验而不断改进。

④ 关注绿道生态效益、保护多样生态环境,积极采取措施增进公众对自然的了解和情感。

↑公园连接道线路图及实景

案例4:日本城市绿道网络建设(2公园+1新城)

项目简介(1):

名古屋大通公园

古屋政府在复兴名古屋市街时,在市中心部规划了宽100米、长2千米的道路。大通公园占地11.18公顷,是包括电视塔、世纪大桥的市中心在内的一片绿洲。

绿道公园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

其中北部自然公园,是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营造的自然景观,种植有各种树木和花卉,为市中心的市民提供一种最使捷的接近自然的方式。

中部为中央公园,包括有名古屋电视塔、世纪人桥、河公园和洛杉矾广场,是名古尽著名的景点口名古屋电视塔.在城市中心区形成了一个主要的标志物。

南部为大型活动区,包括各种形式的大型城市广场,在活动广场周川结合树木设置了大量的休息座椅,供市民休闲。这些优越的游憩设施都成为了市民活动的重心,为改善中心城区的城市游憩空间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部 中部 南部

项目介绍(2):

札幌大通公园

有札幌心脏之称的大通公园是长约1.5千米,宽约100米的带状绿地,而积为7. 89公顷,设置有草地、花坛、喷水池等,是市民们休息的场所。

设计特点:

“大通”日语的意思为“大道”,相当于绿道公园。札幌大通公园的详细设计手法与名古屋久屋大通公园类似,主要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十分注重与机动车道相交时的节点处理手法,处理好人行、车行之间的关系。

第二,电视塔的建设起到了标志物的作用。既可以作为观景平台,又可以成为城市意象中的“标志物”,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第三,在绿道公园中均安排了适当的空间进行大型的活动,从而有效地吸引人气,防止公园成为犯罪滋生的场所。

↑札幌大通公园实景图

项目介绍(3):

港北新城社区级绿道

与日本大多数新城一样,港北新城作为人都市圈内的配套新城进行建设的。横滨对港北地区进行了有计划的安排,以新型花园城市为建设目标,作为21世纪横滨市副中心开始开发,规划人口规模为30万。

新城绿道特征:

绿道网络系统的规划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港北新城区划出专门的保护的农业用地,将农业和生产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保存起来。

第二,在林地和公园之间规划了5条不同的绿道,长度14.5千米,宽度从10~100米不等,形成一个完善的绿道网络系统。

第三,住区内的道路,尝试了“人车混行”新方法,将原有的3米的人行道和6米的车行道结合在一起,通过曲折道路线型降低车速,井结合完善的绿化形成良好的绿色空间。

↑日本港北新城绿道网络规划图

经验借鉴

建设与管理主体的多样性:

日本城市绿道网络系统是在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建设中完成的,既有城市政府在旧城更新改造中建设大型的绿道;也有开发商或住宅联合会在开发新住区时按照《都市公园法》进行建设,“自下而上”的完成绿道网络建设。

日木绿道规划和管理中十分重视公众的参与性,令更多公众明白公园和开放空间的规划和管理不仅是公共部门的事。

重视绿道建设的差异性:

城市中心区的绿道建设往往结合周围土地利用协调考虑,提供市民游憩的设施。而居住区的绿道主要考虑连接近邻公园,也作为城市市民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的道路。

因此,城市中心区的绿道大多宽度为50~100米左右,考虑绿道分段,井且设置不同的景观特点。居住区的绿道一般为10~20米宽,甚至在穿越地带更窄一些,主要是提供非机动车和行人穿越的道路。

↑筑波科学城中心地区公园系统图

7月25日正式上课,提前报名优惠248元

———————————————

相关知识

成都绿道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城市绿道的景观营造
来年相约桃花山 漫步山间绿道中感受泉州味
黄石“绿道地图”,赏花踏青正当时!
基于夏季微气候优化的成都市绿道景观设计研究
“花果竹林” 熊猫绿道将按东南西北划分4大主题
[转贴]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基本流程(国外英语资料).doc
营造城市绿化主题意境 提升成都后子门和锦江绿道景观
【优秀绿道案例分享·3】凉水河绿道(亦庄段)
徐州市大力推进城市绿道建设

网址: 4个国外景观绿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836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怀孕期间,哪些花类对孕妇有益?
下一篇: 浅析北方景观中模纹花坛图案设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