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心理小课堂
微笑是文明的语言,
礼仪是文明的镜子,
诚信是文明的亮点,
低碳是文明的色彩,
爱心是文明的力量,
和谐是文明的盛装,
正气是文明的新风。
文明心理小课堂,从心理学层面出发,对文明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用最简单的语言讲述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
美菊争芳,视觉盛宴
莫折花,花好亦自喜。
勿谓花无言,请以君心酌花意。
君容待花转丰艳,花枝因君愈憔悴。
莫折花,任花飞落地。
但对春风倚芳树,长遣香英伴君醉。
——《莫折花》·宋·文同
2019青岛中山公园菊花展上周末正式开展,展期20天左右,在此期间,市民以及游客都可以到中山公园一饱“美菊争芳”的视觉盛宴。
据了解,本次菊花展将会展出包括“瑞龙、粉荷、紫菱扫雪、金丝卷帘”等稀有品种在内的一百二十多个菊花品种,各种花卉共计20万株,4万余盆。各种由菊花作为主要设计思路的创意造型令人赞叹:大型彩菊球、湖面菊花小船、铁艺菊花造型、镜面鲜花礼盒等,美不胜收。
本次中山公园菊花展,沿南门广场、樱花路、银杏路、孙文莲池、小西湖、西门等区域布展,观赏者沿着鲜花之路散步,仿佛置身花海,甚是享受。
美丽的秋天是赏菊花的好时机,然而在赏花的背后,也出现了例如攀折花枝、踩踏草地等一些不文明现象。采摘花朵满足了自己的喜好,却破坏了环境,随手摘花的原因是什么?一起去看看。
小朋友摘花的心理学分析
对于小朋友,从小树立良好的公共道德爱心,非常重要。遇到自己的孩子跑去采花,家长的及时制止非常重要。
有的时候花儿太美,小朋友跑的太快,控制不住伸手去采摘花朵,这时候他的心里是开心的,甚至是欣喜的。家长如果严厉遏制,惹得小朋友泪眼汪汪,美好的赏花之旅变成了糟糕的经历,甚至导致小朋友自此对“花儿“充满了负面的记忆,那就得不偿失了,赏花也失去了意义。
“生命化”
这时候,家长可以将花儿“生命化”或“亲情化”。家长可以跟孩子说,“这样活生生地将花儿从花枝和花茎上摘下来,花儿就回不去了,花儿会很疼的,要珍惜花朵。”
这样孩子会意识到,自己摘花,会对花儿造成伤害,花儿会“疼“的,一般就不会再摘花了。
“亲情化“
自己是爸爸妈妈的宝宝,爸爸妈妈爱自己,自己见不到爸爸妈妈会找爸爸妈妈。孩子公园里摘花,跟孩子说:“你把花儿宝宝摘了(或者花儿妈妈摘了,看孩子摘的那朵花的大小),花儿妈妈(花儿宝宝)找不到它的宝宝(妈妈)了,花儿宝宝(妈妈)会很着急的。“
这时候,孩子会联想到如果自己找不到妈妈,或者妈妈找不到自己的情况,就不会再摘花了。
成年人摘花的心理学分析
除了孩子,还有一些成年人也会随手摘花。用弗洛伊德闻名遐迩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来解释:看到美丽的花,想要据为己有,没有考虑到别人和公共社会这些元素,这是“本我”胜出了;看到美丽的花,不去摘,因为想到这是大家的花,应该放在那里给大家一起观赏,并且自己有责任维护公共环境,这是“超我”胜出了;而“自我”居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在二者之间权衡。
作为成年人,比小朋友更理智。在听到“本我”比较任性的声音之后,用更高层次的价值观来对话“本我”,往“超我”靠拢,可以给自己一个更好的状态立世,可以给家人后代树一个更好的表率,可以给爱人一个更完美的形象。
赏花也是赏美德,愿大家赏花,爱花,护花。文明赏花,从我做起。
您懂得,摘了鲜花毁了美景
赏花莫“伤花”,争做文明人。
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
专家简介
曲迪
《能量阈池心理学》创始人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二级心理咨询师(12年)
生物学硕士
心理学博士
上海苏尔赫普心理机构 高级合伙人
上海益西心理(EAP) 高级合伙人
山东圣博达心理&教育机构 首席心理学家
擅长方法:精神分析,催眠疗法(埃里克森经典催眠流派),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成长诊断,心理测评,绘画,沙盘等。
擅长领域:神经症,儿童成长与教育,婚姻家庭,亲子,成长障碍,成瘾,危机干预,EAP, 职业分析及规划等,迄今有8000多个心理咨询时长。
本期文明心理小课堂作者:曲迪
责编:马青青
公益广告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不文明旅游曝光】赏花莫“伤花”让文明与美景同在
清明小长假踏青赏花与文明同行
威海市人民政府 创城工作 创城大家谈:春风十里,走来文明赏花的你
“文明赏花”花美人更美
【文明城市共建共享·不文明行为曝光】赏花勿“伤”花 文明也是景
菊展园丁:以绣花功夫护卫文明出行
@潍坊人 又到樱花盛开时 文明赏花须注意
文明赏花,守护泽州春日浪漫
花美人也美,在成都高新“解锁”文明赏花新方式
【小细节大文明】春日赏花礼仪篇
网址: 文明心理小课堂丨赏花不摘花 让文明与美景同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8548.html
上一篇: 江苏福彩公益金助力盲校" |
下一篇: 巧用心理学的“正念疗法”治疗“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