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群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城乡建设中,采购价格畸高的景观石,采取“移石造景”的所谓“原生态”思路实施城市景观美化,引发媒体高度关注。这种重金造景的做法是典型的形象工程,不仅不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律,也会对其他地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实际上,很多地方在推进地标式城市景观打造热潮中,类似的思路和做法还有很多,通过移树、移石、移宅乃至移桥等方式,采购各种可以移得动的他乡宝物,期望迅速打造出具有田园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城市景观。
他乡的奇美巨石、伟岸大树、传统民宅和古朴石桥,都是其所在地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功能,为传承和展现所在地的生态系统,默默地续写着传奇的故事。把他们从原地刨出、挖走、搬运、再植,即使他乡营造的环境再好,也会因为改变了原生系统而失去灵性。而且,从法制和道德层面衡量,这类在本地实施的所谓城市景观建设的“生态工程”,本质上对于他乡是流泪的“生态破坏工程”,这种“只管种好自己的地、而不惜毁他人田”的城市景观打造思路都注定是不科学的,必须通过舆论、教育和法制的综合治理加以制止。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进程中,各地为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别出心裁,纷纷加大了城市景观打造力度。在这个过程中贪大求洋、脱离实际的做法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制止。一些城市在城市景观打造中好大喜功、标新立异,盲目追求创新、超越、第一等无序竞赛,更有少数城市决策者出于个人的主观想象力,督促大型城市景观项目仓促上马。于是,产生了各类奇形怪状的建筑作品和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等城市形象工程,偏离当地发展实际,断裂当地文化传承,有的甚至对城市古城风貌和自然生态造成新的破坏。
城市景观建设须尊重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听取专家和社会广泛意见。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由政府资金主导,实施恢复古城乃至无中生有打造古城、小镇的各类“大手笔”层出不穷,这种严重超越当地财力支撑、长期不能发挥市场效益的项目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也背离了通过城市景观美化树形象、促发展的初衷。这种做法不仅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最终还会因为资金短缺、工作岗位调整等因素,形成大量的烂尾工程和半拉子工程,使城市发展伤痕累累、经济发展背上包袱。
为此,打造城市景观需要城市决策者和管理者按照既有的城乡规划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城市建设要求,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要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建立健全大型城市景观项目论证和审批制度,并从项目设计、施工和建筑材料等环节严格把关,杜绝通过“移花接木”的形式打造城市景观,努力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要杜绝缺乏科学论证仓促上马、在既定时间内完成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要引入市场机制和企业参与,避免完全由政府资金投入可能给地方经济带来的负担。通过把城市景观项目纳入区域整体规划和开发,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个职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承担配套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监督各个项目是否符合城乡规划要求。各类具体工程项目,特别是具有盈利性质的项目,要通过招商引资,让自负盈亏的企业作为开发主体,这样才能更好利用政府有限的资金去撬动更大规模的社会资金,避免因为一个大型城市景观项目由政府单独一家投资而带来举债、半途停工等风险。
相关知识
专家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设:从大拆大建到微更新
@攀枝花人:花城打造,请你来支招!
巍山:微景观大作用绿美城市更宜居
文山州文山市:因地制宜提升城市颜值
仇保兴:绿色·高端·智慧 重建城市微循环
济南生态绿化提升 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城市
拆违拆出新天地增绿惠及大民生 品质长沙款款而来
文山市因地制宜提升城市颜值
多点开花 多面服务 多元共治——城市微更新背景下口袋公园的空间布局及设计特点探究
宁陕:花卉扮靓街景 提升城市“颜值”
网址: 因地制宜打造城市景观 杜绝“移花接木”大拆大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8571.html
上一篇: 如何打造和维护良好的生态景观?这 |
下一篇: 虹桥镇三桥村:建设生态景观核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