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温度
(二)光
(三)水分
第四节 植物的生长相关性
植物各部分间的生长有相关性,可分为根和地上部分相关,主茎和分枝相关及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相关等。植物体作为一个正体面协调地生长。再生和极性则表示植物体各部分的各自独立的性质。
—、根和地上部分的相关性
二、主茎和分枝的相关性
三、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相关性
四、再生作用和极性
第五节 植物生长周期性
植物生长速率有昼夜的或季节的周期性变化,这是它们受着环境条件所限制的结果。另有一些植物的生长(如莱豆叶的运动)即使在稳定不变的环境下,在一定天数内仍显示昼夜周期性变化。这个自由运行的节奏,反映出植物内部存在着“生理钟”。
—、生长的昼夜周期性
二、营养生长的季节周期性
三、生理钟:菜豆叶子就眠运动,它是一种内生周期,内生昼认节奏的周期不是准确的24时,称为近似昼夜节奏,也叫生理种。
第八章 植物的成花生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在营养器官生长的基础上,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植物就分化出生殖器官(花),最后结出果实。本章主要讨论环境条件一日照长度及低温对开花作用的影响。
本章重点:1.春化作用(难点);2.光周期现象(难点);3.光敏素(难点);4.花器官形成所需要的条件;5.受粉和受精生理(难点)
第一节 春化作用
生殖器官的分化是植物个体发育上的一个巨大转变。花器官的分化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是花诱导,第二个是花器官本身的形成。也就是说,第—个过程决定花分化的可能性,第二个过程决定花器官的数量和质量。低温和光周期是花诱导的主要外界条件。
一、春化作用的概念和反应类型
春化作用:这种需要经过—定时间的低温后才能开花,经结实的作用叫春化作用。
二、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
春化作用进行的时期和部位:需要春化的植物中,有些可在种子吸胀后开始萌动时被春化,胚正迅速进行细胞分裂时最有效;需要以营养体状态经受寒冷的植物春化感受部位是茎实分生组织。一般来说,春化作用只发生能够分裂的细胞内。
三、春化作用的生理基础
经过春化在外表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内部生理过程却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般表现为:1.蒸腾增强;2.叶绿素含量增多;3.体内许多氧化酶的活性增强;4.生长点细胞原生质透性增加;5.呼吸升高;6.抗寒性下降。
四、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第二节 光周期现象
一、光周期和花诱导
(一)植物的光周期反应类型
1.长日植物(LDP):日照时数大于一定临界时,才开花的植物。如小麦、胡萝卜、甘蓝、菠菜、甜菜、豌豆、亚麻、天仙子等要求长日照,属于长日植物。
2.短日植物(SDP):日照时数小于一定临界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大豆、棉花、烟草、大麻、甘薯、玉米、水稻、高梁、甘蔗、日本牵牛、菊花、仓耳、紫苏等要求短日照,属于短日植物。
3.日中性植物:开花之前并不要求一定的昼认长短,在自然条件下四季均能开花。如番茄、四季豆、黄瓜、花生.、荞麦等属于这类。
临界日长:把引起长白植物开花的最短日照长度,或引起短日植物开花的最长日照长度,叫做临界日长。
临界夜长(或临界暗期):是指在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够开花的最小暗长期度,或长日植物能够开花的最大暗期长度
(二)光周期诱导的机理
1.感受光周期的部位和开化刺激物的传导
①接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诱导开花部位是茎尖端的生长点-
②开花刺激物能传导,开花刺激物运输途径是韧皮部。
2.光周期诱导
植物只需要一定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然可以长期保持刺激的效果,即花的分化不出现在适宜的光周期处理的当时,而是在处理后若干天,这种现象叫光周期诱导。
3.光敏素在开花中的作用
(1)花诱导的作用光谱和光敏素的吸收光谱。
(2)光敏素的理化性质
光敏素是一种色蛋白,由蛋白质和生色团两部分组成,光敏素在植物体内有两种存在状态Pr型和Pfr型。
(3)光敏素与开花诱导
①光敏素的光化学转换;②光敏素改变膜的性质;O)光敏素活化有关开花的基因
三、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
第三节 花器官形成和性别表现
一、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过渡
二、性别分化与表达
二、外界条件对植物性别形成的影响。
主要是:光周期、营养条件及激素的施用。
第九章 植物的生殖和衰老生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植物受精生理和影响受精的因素、种子的发育,胚和胚乳的发育;
了解果实发育和成熟、植物的休眠、种子和芽的休眠;了解植物的衰老过程及其调控;了解植物器官的脱落及其调控
本章学习重点:1.种子成熟时主要有机物的变化(难点)2.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难点);
3.种子休眠的原因和破除方法;4.植物器官脱落的原因。
第一节 受精生理
卵细胞受精后呼吸加强,子房生长素含量迅速增加。植物激素-生长素和赤霉杀可以诱导—些果实单性结实。
—、花粉的葫发、花粉管的生长和进入雌蕊柱头
二、受精时的代谢变化
1.卵细胞受精后受到激活 呼吸速率随着升高.
2.受精引起子房的生长素含量迅速增加。
三、单性结实
第二节 种子的发育
一、胚的发育
二、胚乳的发育
三、种子发育和贮藏物质的积累
第三节 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肉质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有呼吸峰的出现,呼吸峰的出现与果肉内乙烯含量明显增多有关,呼吸峰出现标;左果实即将进入可食状态,果实成熟时果肉的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使果实变甜、酸味减少,涩味消失、香味产生、由硬变软和色泽变艳。果实成熟时阳光充足,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大),果实质量就高。
—、果实的生长
二、呼吸跃变
呼吸峰:成熟果实的呼吸首先是降低,然后强烈升高,这个呼吸强烈的升高叫呼吸跃变。最后呼吸速率又下降.
三、果实成熟时的生理化变化
(一)果实变甜
(二)酸味减少
(三)涩味消失
(四)香味产生
(五)由硬变软
(六)色泽变艳
四、果实成熟时蛋白质和激素的变化
1.果实成熟的。蛋白质的合成是同果实的成熟有关系。
2.果实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五类植物激素,都是有规律地参加到代谢反应中。
第四节 植物的休眠
休眠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适应现象,休眠的原因有种皮限制、种子未完成后熟、胚未完全发育和抑制物质的存在等.延存器官如块茎和鳞茎等也有休眠。在生产上经常要求人为地破除或延长休眠.
—、种子休眠的原因和破除
(一)种皮限制
(二)种子未完成后熟
(三)胚未完全发育
(四)抑制物质的存在
二、延存器官休眠的延长
第五节 植物的衰老和器官的脱落
衰老和脱落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对环境的适应性。叶子衰老和果实对其竞争营养物有关,但主要是由于代谢发生深刻变化所致。叶子的脱落是由叶于的衰老引起的。落叶树木叶子的脱落,起因于短日照的环境信号。短日照有利于脱落酸的合成。除叶子脱落外,花和果实也有脱落。
一、植物的衰老
二、器官的脱落
(一)营养物质转移
(二)器官脱落机理
1.离层的产生
2.激素作用
第十章植物的逆境生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植物一生完全生活在绝对颇适的环境中是罕见的,有些植物整个生活周期就是在极严酷的环境中完成的。研究植物在不适环境下生活规律及其忍耐或抵抗的生理,培育出一些能适应暂时不利条件或者长期生活在严酷条件下的作物,这对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本章重点:1.冻害的生理(难点),2.冷害的生理;3.植物的抗旱性(难点);4.植物的抗盐性(难点)
第一节 植物的抗寒性
冻害致死的机理,是结冰引起细胞质过量脱水破坏细胞质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型,导致死亡。结冰最伤害膜的结构,使膜蛋白凝聚,脂层破裂。膜破坏,代谢紊乱。冷害致死的原因是低温使膜相由液晶态转变为凝胶态,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内能减少,细胞受伤。
一、冻害的生理
(一)冻害的机理
1.细胞间结冰和胞内结冰
2.冻害损伤的几种假说
(1)膜损伤
(2)巯基(—SH)假说
(二)植物对抗冻性的生理适应
进行抗寒锻炼,植物对抗冻的适应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植株含水量下降
2.呼吸减弱
3.脱落酸含量增多
4.生长停止,进入休眠
5.保护物质增多
二、冷害的生理
(一)冷害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
1. 原生质流动减慢或停止
2. 水分平衡失调
3. 光合速率减弱
4. 呼吸速率大上大落
5. 有机物分解占优势
(二)有机物分解占优势
1.膜上脂类相变引起与膜结合酶的失活
2.改变了膜的透性
3.对光合和呼吸的影响
(三)提高抗冷性的途径
第二节 植物的抗旱性
干旱时细胞过度脱水,主要伤害原因是与冻害一样,使蛋白质变性,氧化磷酸化偶联,蛋白质和核酸合成能力下降,降解速度快,播种前对种子干旱锻炼可以提高抗旱能力。
一、干旱对植物的伤害
1. 暂时萎蔫和永久萎蔫
2. 干旱对植物伤害表现
(1)各部位问水分重新分配;(2)改变各种生理过程;(3)蛋白质含量减少。
二、干旱使植物致死的原因
(一)机械损伤学说
(二)硫氢基假说
三、作物抗旱性及其提高的途径
(一)作物抗旱性
(二)提高作物抗旱性的生理措施.
1. 干旱锻炼 2. 合理使用矿质肥料
第三节 植物的抗热性
高温损害植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蛋白质变性,脂类液化,膜破坏。耐热植物的细胞质粘性大,束缚水多,自由水少,蛋白质分子不易变性、故耐热。
一、高温对植物的危害
(一)间接伤害
1. 饥饿 2.. 氨毒害 3. 生化损伤
(二)直接伤害
1.蛋白质变性 2.脂类液化
二、耐热性的机理
第四节 植物的抗涝性
水分过多对植物影响的核心是液相代替了汽相,使植物生长在缺氧的环境,因缺氧而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
一、涝害对植物的影响
二、植物抗涝性
第五节 植物的抗盐性
盐分过多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的危害是三个方面:1.生理干旱;2.离子的毒害作用;3.破坏正常代谢
一、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的危害
二、作物耐盐性及其提高途径
参考教材:
1. 《植物生理学》,主编:张新中,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2. 《植物生理学》,主编:潘瑞炽,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植物生理学》,主编:杨玉珍,出版时间: 2010,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4. 《植物生理学》,主编: 刘佃林,出版时间: 2007,出版社:北京大学。
声明:本站个别内容为互联网整理转载,其版权为原网站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本站即刻改正。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知识
2013年甘肃农业大学专升本专业课《植物生理学》考试大纲(4)
2023年北京农学院专升本植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西南林业大学《植物生理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大纲
江西农业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自命题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
2024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专升本《园林综合》考试大纲
2022年北京农学院专升本插花与花艺设计考试大纲
2023年荆楚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植物学》考试大纲
2023年汉江师范学院普通专升本《植物学》考试大纲
2023湛江科技学院专升本园林花卉学考试大纲
2023年湛江科技学院普通专升本《园林花卉学》考试大纲
网址: 2013年甘肃农业大学专升本专业课《植物生理学》考试大纲(4)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906.html
上一篇: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仁用杏 |
下一篇: 浙江省自学考试模拟试题《植物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