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改造绿地10万平方米、建设2处全龄友好公园、打造6条林荫路、建设5条城市画廊、实施11处桥体绿化、建设1个示范花园街区……今年,东城区全面启动“花园城市”建设,将通过科学优化绿色空间布局,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打通城市生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最后一公里”,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现实。
构建花样生活街区
打造全新城市绿色生活体验
今年,东城区将开展包括林荫大道、城市画廊、桥体绿化、全龄友好公园改造、小微绿地等内容的“花园城市”建设,为市民提供全新城市绿色生活体验。
全龄友好公园改造是东城区推动“花园城市”建设的重点。今年,东城区将完成南馆公园、东便门—光明桥城市绿地共2处全龄友好公园改造,并配合市园林绿化局推进东单公园无界开放。
此外,东城区将持续推进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建设,推动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消盲,实施铁路沿线绿化整治提升,打造“一路繁花、四季变幻、城铁融合、生态安全”的景观。
针对林荫大道,东城区将重点完善和平里片区、长安街南部片区、二环鱼骨支路林荫路网建设,并对安外大街、和平里西街、北京站周边、工人体育场北路、交道口东大街—东直门外大街、正义路共6条道路实施林荫路改造提升。
此外,东城区还将完成安定门桥、雍和宫桥、小街桥、东北城角联络线、东直门桥、东四十条桥、朝阳门桥、建国门桥、东便门桥、广渠门桥和景泰桥共11座立交桥立体绿化提升。同时,以安定门东大街(北二环)、前三门大街及东花市部分街区为重点,建设5条城市画廊,通过栽植月季形成“一路繁花”的景观效果。
今年,东城区将以东花市街道、景山街道为试点建设示范花园街区,通过打造花园、花路、花景等,构建花样幸福生活街区,打造全新城市绿色生活体验,努力实现“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花园一样”的期望。
广泛发动社会参与
共谋共治共享花园生活
为了实现绿色生活行为的养成,今年,东城区将在持续完善绿化建设“硬件”的同时,着力提升生态文化“软件”,创建首都花园式街道1个、首都花园式社区2个、首都花园式单位1个,广泛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花园城市”建设,共享花园生活。
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已经开展40年,今年,东城区将丰富义务植树形式,拓展群众参与平台,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并组织开展义务植树进社区活动。东城区将以“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和各区属公园、绿化专业队为阵地,开展绿化抚育等活动,新建青年湖等3个“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力争实现义务植树常态化,接待服务全年化,全年举办实体尽责活动不少于300场次。
在绿化美化宣传教育方面,东城区将创新开展“乐享自然 快乐成长”和“爱绿一起”生态科普体验系列活动,抓好园艺驿站运营管理,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园林园艺服务和产品。同时,组织各街道办事处和区属公园开展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宣传活动,全年开展伤病、受困、体弱等野生动物救护工作。
创新公园管理模式
积极拓展公园消费新场景
与绿色空间持续完善相对应,城市生态品质也将全面升级。今年,东城区将打造公园消费新场景,努力建设环境优美、安全健康、精彩纷呈、文明共享的东城公园。
围绕年度传统节日和公园文化活动开展,东城区将充分结合“一园一品”建设工作和公园自身文化定位,积极组织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及市集活动,并将龙文化、柳文化、梅花文化、荷文化、中轴文化、坛庙文化等作为重点贯穿其中,满足百姓多元绿色文化生活需求。
此外,东城区还鼓励公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属地共建,持续提升市民文明游园工作水平。同时,盘活园林绿化优质资源,深入挖掘优势长处、亮点特点,加大对外推介力度,让绿色资源成为推动东城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今年,东城区还将通过地上和地下生长环境改良、树体防腐、树洞修补、支撑加固、树体拉纤、有害生物防治、树冠整理、围栏保护以及宣传标牌设置等措施,完成170株濒危衰弱古树复壮保护工作。同时,优化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工作,持续加强杨柳飞絮治理,联合部门加大野生动物执法和保护宣传力度。
相关新闻
市民履行植树义务
为东城增绿添景
春意融融,草木萌动,正是栽花植树的好时节。连日来,东城群众纷纷走进社区、公园,植树栽花、清理绿地、抚育树木,以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用实际行动为东城增绿添景。
·大小志愿者一起为胡同增绿·
“我年长,力气大,我来挖坑。”“那我扶着小树苗。”近日,一场植树护绿志愿服务活动在交道口街道展开,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与“南锣童子军”志愿家庭“一对一”结对,共同种下小树苗,为东城胡同增绿添景。
当天,志愿者们走进后圆恩寺胡同,在绿化工人的指导下,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分工协作、互相帮助,把一棵棵适合生长在胡同花箱里的“小叶黄杨”仔细栽植好。志愿者们还以“一对一”结对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了“专属认养牌”,贴在了花箱上。一位小志愿者说:“今后,我每天都会过来看一看这些小树苗,给它们浇水、施肥,让它们和我一起长高。”
近日,地坛小学的学生们走出校园,亲手种下了一棵棵象征着绿色和希望的小树苗。盆栽种植、植物观察、制作植物书签……学生们还参加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学习,充分感受大好春光,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青年湖公园开展的自然科普活动,让小朋友们了解到森林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活动上,小朋友们跟随科普讲师的提问,进行森林科普趣味竞猜。森林里的植物有哪些特征?哪一种植物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小朋友们在“答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植物的了解,进而树立起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700株树木集体“寻主”·
近日,一群青少年志愿者走进东城区“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柳荫公园,开展尽责抚育活动。捡拾白色垃圾和干枝树杈,擦拭园区内的宣传栏和公共设施,身穿绿色志愿服务马甲的小志愿者们穿梭在公园中,成为园区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柳荫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周末,这些小志愿者们都会来到公园开展爱绿、护绿活动,协助园区保持良好的游园环境。青少年们用每周的守护与坚持,扮靓了柳荫,也用实际行动助力“花园城市”建设。
随着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的到来,东城区各区属公园正式开启树木认养活动。
去年,东城区共认养树木3041株,古树名木25株,认养绿地2.27公顷。今年,为方便市民多种形式就近植树尽责,东城区在地坛公园、龙潭公园、永定门公园、龙潭中湖公园、地坛园外园等7家公园设置抚育劳动接待点,抚育接待面积百余亩,可供市民参与绿地清理、捡拾垃圾、除草、中耕等义务植树尽责活动。
今年,地坛公园共有2000余株树木、176株古树和8万平方米绿地可供市民认养。柳荫公园提供可认养树木1700株,可认养绿地5万余平方米。龙潭公园内有280株树木可供市民认养。这些“寻主认养树”中,有桧柏、油松、槐树、玉兰、银杏、樱花等,其中银杏、樱花、玉兰都是往年深受市民喜爱的热门认养树。
此外,柳荫公园、青年湖公园、南馆公园、地坛园外园等10余处公园和绿地也可提供树木和绿地认养。其中,地坛公园、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可提供古树名木认养。
市民可通过致电公园电话及网络预约的方式开展包括认种认养、抚育管理、志愿服务等形式在内的植树尽责活动,凡认养柳荫公园树木者,还将获得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电子证书。
相关知识
建设“花园城市”,东城今年这么干
北京今年计划新增造林绿化1万亩 建设100公里社区级绿道;在重点区域新建郊野公园9处 今年将建20处花园城市示范街区
百条“城市画廊”今年扮靓京城
楼边院角的风景!北京今年将建设30处微花园,18处已竣工
「专访」认真做好“三个结合”文章,建设花园城市,岚山头这样干!
市花月季助力北京建设花园城市
花卉装饰满东城,喜迎国庆二十大!
建设花园城市 打造休闲衢州
北京将建设花园之都
《西城区建设花园城市实施方案》发布 25项花园建设扮靓二环沿线
网址: 建设“花园城市”,东城今年这么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7044.html
上一篇: 以花易花打造绿色“朋友圈”——第 |
下一篇: 2015阳台绿化设计 给你一片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