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建设花园之都,北京怎么做?

建设花园之都,北京怎么做?

5月22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以下简称为《规划》)新闻发布会。围绕“深入实施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建设现代化美丽首都”主题,北京市规自委、园林局、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相关同志解读《规划》目标要求,介绍具体工作计划。

既有生态基底创造良好条件

今年4月底,北京市政府印发《规划》,赓续发展森林城市和公园城市理念,努力将花园城市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城市之美、生活之美的首都实践。

近年来,经过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北京市城市总规确定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绿色生态空间结构基本成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9平方米,北京市已成为全国省级城市中首个全域森林城市。

初步成型的城市生态基底,为首都推进花园城市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已经形成的各类大尺度绿色空间,将成为花园城市从宏观尺度‘勾勒’城市色彩的底色;全市1000余处公园绿地,将成为绿色空间与休闲、体育、科普等业态融合,服务市民需求的‘城市会客厅’;社区公园、小微绿地,将成为市民参与城市美化、扮靓生活居住环境的实践场。”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夏翊这样表示。

《规划》中明确,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和谐宜居的花园之都。而花园之都确定标准也相当明确:到2035年北京市域森林覆盖率提高至45%以上,中心城区景观水系岸线长度达到500公里,建成区实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总规划师、新闻发言人石晓冬介绍,本次花园城市专项规划立足于首都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坚持城市总体规划科学统筹,推动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系统性塑造。

“规划尊重自然山水格局,顺应地理气候特征,挖掘首都历史文化资源,构建景观视廊体系,塑造花园城市特色风貌。同时针对全域空间分类施策,提升绿色开放空间的平急转换能力,提升各类城市场景的功能价值和生机活力。此外制定政策和任务清单,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石晓冬说。

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

发布会上,北京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进怀向大家分享了一个好消息:温榆河公园预计2025年将全部建成并向社会开放。

近几年,北京充分利用温榆河、清河滨水空间资源,持续推进温榆河公园建设,在打造中心城东北区域滨水花园城市与生态公园新高地的同时,形成1200万方滞洪区空间,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和城市韧性,积极推进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美丽河湖建设,持续为首都花园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花园城市建设需要汇聚各方力量,打通园林、水务、交通等领域边界,加强绿色空间与建筑空间、市政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滨水空间等功能融合,改善区域整体环境品质。

“北京市大力开展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发挥绿色建筑集约发展效应,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与花园城市建设工作密切协同。”发布会上,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马綮鸿介绍城市更新行动相关情况。

城市更新,不仅是改造建筑形态,也是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更是探索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市民群众居住条件的过程。北京市将花园城市建设作为城市更新的工作目标之一,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实现了花园住区、花园街道、花园商圈、花园工厂、花园公共服务设施等8类花园场景与城市更新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和区域综合类等五大类12项工作内容充分融合衔接。

在道路建设方面,北京市统筹各类线性空间要素,构建5000公里以上的各级绿道网络,加强城市绿道的骨架联通作用。“我们多线协同织补绿色网络,加强城市道路慢行网、绿道网与滨水慢行网多网合一规划设计,推进265条重要道路林荫化建设,保护和延续老城大树遮阴的景观效果,让群众更多享受到‘抬头就是绿荫’的慢行生活。”石晓冬介绍道。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现代化美丽首都的打造,需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凝聚社会共识,营造“人人都是园丁”的社会氛围,将花园城市建设转化为全体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我们将开展‘院中一棵树’行动,引导形式多元的阳台绿化,让园艺走进家庭。”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廉国钊认为,《规划》的出台标志着首都花园城市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需要调动各方力量,构建全民参与机制,“院中一棵树”便是创新实践。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北京东城区的社会组织“花友会”。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在开展“百街千巷”环境整治中,支持和引导社区社会组织“花友会”参与环境建设,并进一步推动使其成为“公共会客厅”“居民议事厅”,创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便利渠道,深度推进社区治理。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如刚认为,运用社区议事厅、居民议事会、居民微提案等自治形式,广泛征求民意需求,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推动街巷环境由自上而下的单向治理,向多元主体协商共治转变,促进全社会参与街巷环境治理。

石晓冬表示,北京市将鼓励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和基金等多元市场主体优势互补,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管理、运营、维护。注重发挥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园艺师“三师”作用,坚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高水平建设项目的压茬实施,逐年形成可视化成效。

相关知识

北京将建设花园之都
北京绘就建设先进文化之都“路线图”
市花月季助力北京建设花园城市
北京今年计划新增造林绿化1万亩 建设100公里社区级绿道;在重点区域新建郊野公园9处 今年将建20处花园城市示范街区
北京一张蓝图推动花园城市建设 六环高线公园年底前开工 温榆河公园2025年全部建成开放
建设花园城市 打造休闲衢州
【建设花园小区】建设花园小区电话,建设花园小区地址
以“花”为媒,助力打造种业之都~延庆风沙源球宿根花卉种业研发示范基地揭牌!
本市四村庄试点建设花园乡村
楼边院角的风景!北京今年将建设30处微花园,18处已竣工

网址: 建设花园之都,北京怎么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710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启发小花园设计灵感的4个景观设计
下一篇: 【南湖公园“大干一百天、绿化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