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古植物学的研究简史

古植物学的研究简史

  1822~1837年A.布隆尼亚尔在他的“化石植物史”一书中首次建立地质时期植物的分类,将已绝灭的类型与现代的植物加以广泛的比较,奠定了古植物学的基础。19世纪40~90年代是古植物学开始昌盛的时期,许多人大量地收集化石,描述古代的植物,对许多已绝灭的植物做了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研究,发现不少目、科,如科达目、本内苏铁目等,并对各地区的化石做了调查。H.威瑟姆是第一个研究硅化植物结构的人。

  到20世纪初叶A.纳托尔斯特开创角质层的探讨,对古代裸子植物的研究起了巨大的作用。以前,H.波托尼提出“苏铁蕨目”(Cycadofilices)的存在,至1905年由于F.W.奥利弗和D.H.斯科特发现种子与茎、叶的关系,“苏铁蕨目”才改名为“种子蕨目”(Pteridospermae),找到了真蕨植物和裸子植物中间的缺失环节。A.C.苏厄德和他的学生们在20世纪上半纪做了大量工作,对许多古代植物进行描述和内部结构的研究。其他古生物学者对北美、欧洲和北极植物区系进行调查,奠定了古代植物区系研究的基础。1913年R.基德斯顿和W.H.兰发表苏格兰莱尼燧石(Rhynie chert)中化石植物的研究,建立裸蕨目(Psilophytales),指明这是一组最古老的维管植物。后来,新的目不断发现,如开通目(Caytoniales)等。50年代以来,新的目、亚纲,如五柱木目(Pentoxylales)、前裸子植物亚纲(Progymnospermae)等不断发现,找出一些植物中的缺失环节,对植物系统学起了重大的作用。

  近几十年来,在古植物发展史及古植物区系方面积累了大量化石植物的资料。同时,根据古孢粉学资料,在古植被的变化和古植物区系的演替等方面也有较大的进展。在应用上,古孢粉学的建立,对地层学起了巨大的作用。70年代以来,对前寒武纪地层中的微体化石的探索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镜(SEM)的运用,确定二、三十亿年前就有细菌和蓝藻的存在,使古植物学范畴,愈来愈广。


相关知识

科学网—古植物学的故事(45):两个“古植物学之父”的学术简史
植物学简史
植物学发展简史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古植物学
古植物学 (Palaeobatany)
科学网—古植物学的故事(64):澳大利亚古植物学的历史概况(下)
中国植物学发展史略——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史
科学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该如何资助古植物学项目?
科学网—从盲目到长相依——我的古植物学情缘
科学网—古植物学的故事(51):流行亦经典、经典亦流行

网址: 古植物学的研究简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7271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明代古籍善本《二如亭群芳谱》
下一篇: 古籍名著《植物名实图考》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