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然的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总能从一个名字生发出无穷的联想。
初听“北极花”这个名字,就让我想到苔原的极昼,红色朝霞中的驯鹿啃一口北极花,就一口冻土上的残雪……但直到我见到北极花,才知道它并不生在北极,甚至它的主要分布范围都不在北极圈内。
北极花 | Walter Siegmund / Wikimedia Commons
世界上最矮的树
那是在太平洋东岸边的温带雨林边缘,松软的苔藓覆满了每一棵云杉和大叶槭的树皮。苍绿色的地面上,满是星星点点粉白色的小铃铛,高不过十厘米,每两个铃铛从一个花茎抽出,形成忍冬科普遍的聚伞花序,像双马尾一样。虽然以花为名,北极花却可称是世界上最矮的树之一,它们在地表的木质化匍匐茎可以绵延几十甚至上百米。
北极花亚种长花北极花 Linnaea borealis subsp. longiflora | 钟蜀黍
这森林里的可爱小花,和“北极”又有什么关系?
北极花名字里的“北极”来自它的拉丁学名 Linnaea borealis,但其实种加词“borealis”为“北方”之意而非“北极”,北半球泰加针叶林就常被称为“boreal forest”。实际上北极花的分布也确实常跟着北半球寒温带森林,从欧洲北部、西伯利亚到中国新疆和东北,越过白令海峡贴着北美北部的森林绕了一圈。
北极花群落 | Walter Siegmund / Wikimedia Commons
它的另一个中文名“林奈木”,则来自于属名“Linnaea”,没错,就是你所知道的那个林奈。这个属名是荷兰植物学者Jan Frederik Gronovius为纪念和赞誉林奈而赋予的,林奈在他发表《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使用了这一名字,并谦逊地表示“我和这花一样,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北极花与林奈
如果要追寻生物分类学的开创者,林奈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他意识到了物种必须要有稳定的名字,于是选用了词义不再变化的拉丁语作为命名语言,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了“双名法”——用两个拉丁语单词构筑物种学名的体系。
林奈的画像 | Look and Learn
比如北极花的学名标准写法是:
Linnaea borealis L.
第一个拉丁词Linnaea是这个物种的属名,有相同属名的物种拥有最近的亲缘关系,相当于“姓氏”;第二个词borealis是描述物种的种加词,它可以是物种的形态、分布地,也可以没有特别的意义,相当于“名字”;最后的“L.”就是命名人林奈的缩写,一个正式的学名由这三部分组成。
北极花的科学插图 | Flora von Deutschland, Österreich und der Schweiz / Wikimedia Commons
这样一套体系随着1753年林奈发表《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而得以确立,“双名法”如里程碑一般,极大减少了当时生物学的混乱局面,并沿用至今。但林奈对分类学更大的贡献,来自于他1735年出版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他在对植物花朵解剖观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根据性器官对植物进行分类的系统,并且称之为“自然系统”。在后续版本的《自然系统》中,林奈也初次将鲸认作哺乳动物——这在今天显而易见的事实,在当时却需要十足的洞察能力和勇气。
林奈的雕像,位于美国克利夫兰自然博物馆 | Daderot / Wikimedia Commons
林奈将“自然系统”的概念付诸实施,也就是开始尝试按照物种之间的“关系”进行排布,而不是基于主观而粗浅的归类,比如虚无缥缈的“药性”而进行的分类。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认识,但很遗憾的是,因为林奈的时代对自然的基本认知依然被神学束缚着,他所建立的系统是基于若干个“特定性状”,比如雄蕊和雌蕊的数目,这一做法在那个时代相当超前,但依然是主观的人为系统。
阿尔卑斯山下的北极花欧洲亚种 Linnaea borealis subsp. borealis | 钟蜀黍
一直要到二十世纪,在达尔文进化论诞生并影响生物学一个多世纪,在物种间的“关系”被正确理解为遗传上的“亲缘关系”,在DNA、生物化学和形态学手段被应用于判断物种间关系之后,林奈最初的愿望——建立一个自然分类系统——才成为了可能。
阿尔卑斯山的北极花 | Hansueli Krapf / Wikimedia Commons
当自然系统建立起来,物种间的关系终于清晰之后,是否就一劳永逸各归其类了呢?我们今天可以知道,物种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千万年的演化历史里也充满了杂交与基因的横向转移,一个物种在经过彻底研究后可能转入另一个属,拉丁学名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
长花北极花 | Walter Siegmund / Wikimedia Commons
这是林奈所开创的一条无穷无尽的自然道路,它可能起始于林奈经过拉普兰的森林考察时,俯身看过的那一片小花。
植物学家的故事
林奈的拉普兰历险记
植物猎人与资源大佬
土豪植物学家的旅行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书是《老年实用手册》。别看名字叫“老年实用手册”,其实也很适合年轻人!因为这本书里的内容是教你归纳梳理自己的人生,这其中涉及到的很多事情,其实是越早准备越好!
在离开世界之前,我们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我们的宠物如何安排?
遗嘱怎么写?如何公正?
葬礼如何选择?
《老年实用手册》帮你解答
原价88,现价69
戳图购买
对我而言,死亡是最该准备好的事情,因为我们永远无法预料自己何时会离开这个世界。如果哪一天我意外离世,我不希望给父母亲友造成麻烦,不希望我的猫无家可归,更不希望我的遗产被有心人侵占。
早在十年前,我就写过一份“遗书”,当时只有十几岁的我认真分配了为数不多的“遗产”——我珍藏的石头留给爸爸,刚做好的树叶标本送给妈妈,我最爱的玩具要送给我的好朋友娜娜……
现在看来,我从小就是一个喜欢早做准备的人呀!
回到书本身,这本书最打动的我是“我的年表”。
这上面从1921年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已经填好的是中国大事记和世界大事记,未填的就是你的年龄和你的生活足迹。
你可以在这里记录你的人生,当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如果你能看到历史的一些进程,我想这个对个人肯定是有所启发的。
把你的人生一点一点写下来,也会看到自己的进步和生活的得失,而这种记录往往能让我们时常审视自己的生活,因而会比一般人拥有更多的改进动机。
@史蒂夫·温特
第二个触动我的是“家族图谱”。
从一个社会人的角度看,对自己家族的人的了解,实际上非常有必要。因为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大家在家族树的位置,从而对那些亲朋和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我姥姥是个很好的人,前几年去世了,如果我不把她记下来,那等我妈妈这一辈老去,就没有人记得她了。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实用的内容,社会的发展让很多事情变得极其便利,但我越来越觉得很多事情对老人来说却更难了。所有信息都在网上,不怎么会用的手机的老人看病难、出行难,干啥都难。
而这样一本翔实可信的书,或许可以帮助他们生活得舒适一点,哪怕只有一点点,我相信也是值得的。
作者宗泽亚在后记里说,这个作品的初心,来自于对日本终活笔记的研究。
终活笔记主要是让老人在晚年梳理自己的一生,为很多忧虑的事情做合理的安排。所以,宗泽亚结合中国的国情,为中国老年人设计了这样一本晚年生活的梳理册子。
所要填写的都是很重要的,事关老年人切身利益的东西,这些记录和一些必须要知道的知识,可能会让老人们更加从容一些吧。
原价88,现价69
戳图购买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相关知识
杨朱:“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祖师爷
各行各业祖师爷
花姑娘的浇花日记安装及配置说明
臭椿树引来昆虫“花姑娘” 园林部门将喷药清理
昆虫中的“花姑娘”,原来是害虫?
深圳市花姑娘花卉技术有限公司怎么样
明星应援演唱会花篮,我的爱豆我来宠他
秋收,我们聊聊水稻
生日送花讲究多,来讲讲生日怎么送花?
教师节,聊聊和孔子、林奈有故事的植物丨花花万物
网址: 在祖师爷的生日,我们来聊聊他的“花姑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72789.html
上一篇: 植物学与生药学概述.doc |
下一篇: 植物學复习资料2.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