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6/28 13:12:44
27.一串红病毒病
一串红病毒病又称一串红花叶病。是一串红最常见的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症状】植株感病后,叶片主要表现为深浅绿相间的花叶、黄绿相间花叶,严重时叶片表面高低不平,甚至呈蕨叶症状,花朵数急剧减少,植株矮化。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是黄瓜花,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一串红病毒1号(Salviavirus1)、甜菜曲顶病毒和蚕豆萎蔫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寄主范围很广,可以由多种蚜虫传播。在北京、上海等她一串红生长季节正好是蚜虫繁殖盛期,蚜虫与病害的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
【防治方法】①杀虫防病是控制该病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措施,施用杀虫剂防治蚜虫。②清除一串红种植区附近的CMV寄主,以减少浸染源。③选用无毒健康的母株留种。
28.凤仙花白粉病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蔓延至嫩茎、花、果。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表面上出现零星不规则状的白色粉块,随着病害的发展,叶面逐渐布满白色粉层。初秋,在白粉层中形成黄色小圆点,后逐渐色变深呈黑褐色。病叶后期变枯黄、扭曲。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单丝壳菌(Sphaerothecafuliginea)。病菌在凤仙花的病残体和种于内越冬,翌年发病期散放子囊孢子进行初次浸染。以后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浸染。借风雨传播。8~9月为发病盛期,气温高、湿度大、种植过密。通风不良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密度要适当,应有充分的通风透光条件,多施磷、钾肥,不过量施氮肥。②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减少来年浸染源。③发病期间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
29.萱草时枯病
【症状】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尖或叶缘处出现褪绿的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发病严重时,病斑相连形成大病斑,使全叶枯死。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大茎点属的真菌和炭疽菌属的真菌。病菌主要在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传播,翌年5-6月发病,8月发病严重。通风条件差、排水不良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
【防冶方法】①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销毁,减少浸染源。③发病初期用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也可喷1%波尔多液。
30.水仙大褐斑病
水仙大褐斑病为世界性病害,我国栽培水仙地区发病普遍,感病植株轻者部分叶片枯萎,重者在鳞茎成熟之前地上部分提早4-6周调枯死亡,严重降低了鳞茎的成熟度。
【症状】发病初期病斑出现于叶子尖端,呈褐色,与健康部分分界明显。以后叶子的边缘和中部也会出现病斑,花梗也可被浸染。病斑初为褐色斑,扩展后成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单个病斑大小可达1厘米x4.5厘米。病斑合并呈细长条斑,上下端迅速黄化。病斑在边缘发生时。叶片生长停滞评变成扭曲状。中国水仙上的病斑明显地加厚,周围组织黄化。喇叭水仙的病斑褐色,周围不黄化。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水仙大褐斑菌(Stagonosporacurtisii)。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泡子在鳞茎表皮的上端或枯死的叶片上越冬或越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也可在其他寄主如孤挺花、文殊兰上越夏。南方地区4-5月间雨水多,发病较重。栽植过密、排水不良、连作都会加重发病。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多花水仙病重,青水仙、喇叭水仙感病轻。
【防治方法】①剪除病叶,拔除病株,减少浸染源,①避免连作或在水仙种植地附近种孤挺花、文殊兰、百子莲等植物。③鳞茎收获时避免产生伤口,种植前剥去膜质鳞片,将鳞茎浸入1%甲醛溶液浸泡0.5-1.0小时,或50%多菌灵500倍液12小时,或0.1%升汞溶液0.5~1.0小时,减少初次浸染。④发病期可用1%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倍液喷施。
31.芍药红斑病
芍药红斑病又称芍药褐斑病。是栽培芍药中最常见的重要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红斑病使芍药叶片早枯,连年发生能削弱植株的生长势,使植株矮小,花少、花小直至植株枯死。
【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也浸染枝条。花和果壳等部位,感病叶片初期在叶背出现绿色针头状小点,后扩展成直径4-25毫米左右的紫褐色近圆形的小斑。叶片正面病斑上有不明显淡褐色轮纹,病斑相连成片,严重时整叶焦枯,叶片常破碎。在潮湿气候条件下,病部背面会出现墨绿色霉层,当病害浸染茎时,在茎上出现紫褐色长圆形小点,有些突起,病斑扩展慢,长为3~5毫米,中间开裂并下陷,严重时也可相连成片。叶柄感病的症状与绿色茎同。萼片、花瓣上的病斑均为紫红色小斑点。
【病原菌及发病规律]病原菌是牡丹枝孢霉(Cladosporiwmpaeoniae),属半知茵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枝孢菌属,病原菌主要以茵丝体在病叶、病枝条、果壳等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抱子浸染为害。下部叶片最先感病,该病菌再浸染次数极少,初次浸染的程度决定了发病是否严重,在北京地区4-5月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不同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如东海朝阳、小紫玲、兰盘银菊、凤落金池等品种抗病性强,紫芙蓉、胭脂点玉、娃娃面等品种易感病。
【防冶方法】①减少浸染源,即秋季齐地面将地上部分的枝叶割去,以不伤土中芽为原则,将病残体集中烧毁。②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病害发生。种植密度要合理。以利通风透光,株丛过大要及时移栽。③在芍药展叶之后开花之前,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落花后可交替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1%波尔多液,7~10天喷1次。
32.大叶黄杨白粉病
【症状】白粉大多分布于大叶黄杨的叶正面,也有生长在叶背面的,单个病斑圆形、白色,多个病斑连接后不规则。将白色粉层抹去时,发病部位呈现黄色圆形斑。感病严重时病叶发生皱缩,病梢扭曲成畸型。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正木粉孢霉(Oidiumeuonymi-japonicae)。病茵以菌丝体和分生抱子在落叶上越冬,经风雨传播。种植过密、不及时修剪时发病较重。
【防冶方法】①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②扦插繁殖时,插穗密度不要过大。③发病时可喷施800~1500倍粉锈宁、多菌灵、托布津溶液,l千克/升石硫合剂,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3.腊梅叶斑病
【症状】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面上有淡绿色水渍状小圆斑,随着病斑的扩大,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状的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部有小黑点出现。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大茎点霉属的真菌(Phyllostictacalycanthi)。病菌在病残体、落叶上越冬。借风雨传播。气、候潮湿,该病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病落叶,减少浸染源。②发病时可喷50%多菌灵1000倍液。
相关知识
如何有效防治花卉病虫害?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
【花卉病虫害防治】盆栽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花卉病虫害防治.ppt
花卉病虫害防治探讨
花卉病虫害防治政策法规
花卉病虫害防治小窍门
浅谈园林花卉病虫害防治
花卉病虫害的防治
《花卉病虫害防治》
网址: 花卉病虫害防治5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73099.html
上一篇: 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是( ) |
下一篇: 春季食用菌虫害的“绿色”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