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绿染乡村,首都规模化苗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绿染乡村,首都规模化苗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发展规模化苗圃、培育高质量苗木是集生产经营、生态景观、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和效益为一体的绿色产业。北京市自2014年开始,已建成140个规模化苗圃,面积达到12万亩,规模化苗圃已然不是传统中只栽种苗木的地方,它不仅为重大绿化工程培育苗木,更美化了乡村环境,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乡村农家的忙碌气氛展现在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这一绿色主宰的世界,村民不用出村子就能逛有独特园林景观的公园,体验徜徉花草树木中,流连小桥流水间的美景;不用出村子就能解决就业收入问题,收入年年高,村子处处美。

  规模化苗圃保障首都生态建设
  作为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规模化苗圃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北京生态建设水平、增加林木绿量,更对林木种苗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北京市林业种子苗木管理总站站长姜英淑介绍,如今12万亩的规模化苗圃的建设,有利于提高苗木自给率,使大规格苗木自给率提高30个百分点,达到80%,基本满足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用苗需求;有利于增加林木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使森林覆盖率提高1.2个百分点,生态服务价值增加48.7亿元,年固定二氧化碳14万吨、释放氧气10.5万吨;有利于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实现土地增值增收,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每年能带动1万人绿岗就业,其中当地劳动力近7100人,占71%;有利于创新发展机制,吸引具有一定实力的社会企业投入建设;有利于提高集约经营水平,壮大林木种苗产业,可实现苗木年均收入12亿元。
  规模化苗圃的建立,不仅完善物种多样性,而且丰富了植物色彩,改善了生态环境,并且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这140个规模化苗圃各有各的特色,不同季节呈现出的景观也是不同的,有的是一排排紫红的朱羽合欢、有的是一排排金黄的刺槐树,为乡村带去不一样的色彩。
  规模化苗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怀柔区喇叭沟门乡共有3000余亩地规模化苗圃,涵盖了喇叭沟门村、中榆树店村等八个村,有170余人实现绿岗就业。2017年初,全乡共有低收入407户、828人,截止2017年底,已越线达标382户、763人。依托规模化苗圃建设,引导生态文化的深入挖掘,在为当地农民提供丰富的生态文化产品、提升幸福指数的同时,也在拉动沟域经济、增加三产收入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驱车驶进喇叭沟门乡,道路两旁是盛开的红色月季,再往花的后身看去,是一片片金叶榆、杜仲、红枫、白桦等苗木,树下种植着黄芩等林下作物。“我们村是民俗旅游村,自从又了规模化苗圃,村里的景观更好看了,游客也增加了,至少增加了20%。”怀柔区喇叭沟门乡中榆树店村党支部书记彭兴利向生态融媒记者介绍道。“结合农村环境治理和疏解政治,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扩大农村绿化空间,以规模化苗圃为基础建设农村公园,让村民不出村子就有公园的感觉。”一些生态景观型的规模化苗圃,不仅绿化美化了乡村,还为村民们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如今这几个村子美如画,村民们常常在苗圃中的亭子里乘凉,饭后在苗圃里散散步。“我们从城里来玩,然后到喇叭沟门沿途看到很多风景,到这边以为是公园,进去才发现都是苗圃。”从城里来郊区游玩的李志说道。苗圃紧邻凤凰湖,背靠绿山,身处苗圃中,看着满眼葱翠的树木,听着流水声,仿佛真的置身于郊野公园中。
  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子里通过违建拆除、环境治理等方式,腾退出大量空地,而这些空地绝大部分转化为绿化用地,空地所需栽植的苗木,皆是由规模化苗圃提供。“规模化苗圃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是村庄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情怀的独具生命力的载体,为乡村绿化美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践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的集中体现。”姜英淑介绍道。
  规模化苗圃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怀柔区规模化苗圃自2015年开始建设,至今共建设六个规模化苗圃,建设总面积5351.77亩,自规模化苗圃建设以来,总用工682人,其中本地村民579人,占苗圃用功总人数的84.89%,累计发放工资5926512元,年均为农民增收10235.77元。”怀柔区种苗站副站长刘立东介绍道,规模化苗圃的建设既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又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还起到促进社会稳定,加速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今年56岁的马庆家中有6亩地,2016年将土地流转出去用于规模化苗圃建设,尽管每亩每年1000元的土地流转费让马庆心里踏实不少,按他的话说,“也不能整天闲着,”此前,会瓦工手艺的他四处打工,规模化苗圃建设后,他回到家里在家门口当上了苗圃管护员,“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能有3000左右,再加上每年土地流转费,一年算下来40000左右,比在外面打工赚得多,又在家门口上班,哪找这么好的工作去。”马庆笑着说。给苗圃植树、夏季浇灌、冬季养护,以及林地卫生和林间作业道路维护,是马庆日常的工作。
  “守在家门口上班拿工资,老了像城里一样领退休金。”苗圃管护员张宪章笑着说。像马庆和张宪章一样,会有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规模化苗圃为生活带来的改变,不用在外四处奔波、不用时常挂念家中老小、不用在陌生的城市一个人打拼,走路十几分钟上下班,天天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吃到家里味道的饭菜,照顾老人教育孩子,对于农村为了养家糊口而四处奔波的人来说,无疑是幸福的。
  “2018年上半年全市规模化苗圃用工人数为3579人,其中当地村民人数占比70.5%,带动2522人绿岗就业。”北京市种苗站站长姜英淑介绍道。园林绿化、护水护林等大量绿色岗位,让更多的村民有班上、有工资挣、有保险上。在规模化苗圃建设中,建设企业结合当地人文环境情况,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当地民俗、旅游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随着多元发展的规模化苗圃建设,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共同努力下,北京林木种苗业转型升级发展之路正在慢慢铺展开来,并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绿化美化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文/丁天茼 摄影/何建勇)

相关知识

汉阴县城关镇:生态茶园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绿化美化乡村公路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扮靓乡村小院 创造幸福生活 安吉探索乡村美丽庭院建设
【新民融媒】“巾帼花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郑州10名园林绿化志愿者修剪千余平方米花灌木
产业研究|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他山之石】美丽乡村建设——景观营造
河南通许县: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农业协同发展
本市四村庄试点建设花园乡村
凝聚巾帼之力,创建“美丽庭院”,以庭院“小美”助力乡村“大美”!

网址: 绿染乡村,首都规模化苗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7407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古老月季从广州花地起航
下一篇: 83个常见“园林绿化苗木专业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