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武汉植物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长达20多年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整治和珍稀植物有效保护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这将意味着此后将有50多种国家保护植物将全部或部分被淹没。其实,三峡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性研究,早在20年前就已开始,5年前,三峡植物就已开始“大移民”。
三峡库区位于我国中亚热带北部地区,是中国植物区系的核心部分,是我国第三纪古老植物的残遗分布中心,同时还是中国3个特有植物分布中心之一的“川东-鄂西”核心区域。这一地区因此成为我国珍稀植物的“避难所”。
经过多年调查,三峡库区遗存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49种。其中,有属于古生代残遗植物的狭叶瓶尔小草;产于二迭纪的银杉、水杉;繁盛于中生代的桫椤、蓖子三尖杉;作为第三纪孑遗树种的珙桐、连香树等,它们具有很高的生态、研究和药用价值。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荷叶铁线蕨。如荷叶铁线蕨,这种单叶型铁线蕨等,全世界只在三峡库区被发现。
武汉磨山——濒危植物“移民”首选之地
目前,对这些珍稀植物的保护手段主要有2种:就地保护或迁地保护。对于生长在175米水线以上的珍稀植物,一般实行就地保护;对于生长在135米水线以下的,则选择迁地活体保护。
据中科院武汉植物所副研究员吴金清介绍,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可以确定,受三峡工程淹没影响、应重点保护的珍稀特有植物物种是:荷叶铁线蕨和疏花水柏枝。
荷叶铁线蕨,民间俗称荷叶金钱草,仅分布于我国长江三峡一带,是国家第一批公布的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它那呈肾形的叶片,肥厚油亮,颇具观赏价值;在民间土方中,它还能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中耳炎等症。荷叶铁线蕨的繁殖力很差,野外调查表明:只有在土壤贫瘠、水分缺乏、不适应其它植物生长的岩缝,荷叶铁线蕨才有可能幽幽生长。由于它植株较小,常栖身于其它植物之下,即使是在土壤、水热条件稍好的地方,也只有在其它植物停止生长、干枯叶落时,它方能“小荷才露尖尖角”。受人为干扰严重,一些原生长荷叶铁线蕨的地方现已绝迹。1996年3月,研究人员从万县将7000余株荷叶铁线蕨,引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园。
疏花水柏枝,是三峡大坝建成后唯一一种将全部被淹没的库区特有植物物种。它喜湿耐涝,是一种很好的河岸沙滩固土绿化物种,同时也是一种较理想的观叶植物,在巴东民间,人们用它治疗烫伤,效果很好。
野外统计表明,库区的疏花水柏枝约有1万株。为了让这一物种得以保存,1996年4月,研究人员从秭归县香溪镇引种疏花水柏枝实生苗,到武汉植物研究所内进行迁地保护研究。
地处武汉市磨山脚下、东湖之滨的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成为这些珍稀植物的“第二避难所”。尽管武汉的酷暑、严寒,给它们的生长带来了一定影响。但研究人员自有办法:夏季,搭起遮荫网,并早、晚喷水;冬季,盖上“塑料被”防寒保温。
通过这5年的连续观察,在武汉磨山的自然环境下,二种植物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完成完整的生活史过程。这表明,它们在武汉迁地保护基本上是成功的。
保持“个性”——“移民”重归故土
在人工环境迁地引种培一段时间后,为了保护物种的固有基因特征,需要让它们“回归”原有的生存环境。
1998年,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选中了秭归四溪生态保护区作为繁育基地,将从库区引种到武汉迁地保护成功的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和川明参,首次“回归”到三峡库区原产地重新“入土”繁衍。目前,15000株疏花水柏枝、6000株荷叶铁线蕨和22000株川明参长势良好。
有关人士称,此举标志着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植物物种抢救工程,已取得阶段性的实质进展。
另据了解,三峡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秃杉、木莲等的“克隆”工程也已启动,并进入实质性繁育工作。
对库区的5000余株古树名木,当地部门也表示,尽最大力量移植移栽,严禁乱砍滥伐。
特殊保护——组建“植物宝库”
1992年,国家将大老岭植物多样性保护列入三峡工程环保建设规划。大老岭在三峡库区属中高山地区,天然植被保存最完好,植物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是三峡库区很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区之一。
此前,国务院三峡委与三峡工程总公司委托中科院武汉植物所完成了《大老岭珍稀植物保护研究》项目,探清了大老岭中的珍稀植物种类,并建立了大老岭珍稀植物名录及数据库。这是为了保护该地区原有的生物多样性。
随后,处于135米水线以下区域的很多珍稀保护植物,被就近上移至大老岭,有关人士戏称,这是将“原产地”上移了。
到目前为止,大老岭已从三峡库区和邻近高海拔地区,引种栽植了16种国家级保护植物珙桐、蓖子三尖杉等,移植了光叶珙桐、连香树等25种珍稀树种,引种移植延龄草、马蹄香等11种矮小草本珍稀植物。
现在,大老岭保护区内的国家级珍稀植物已从22种增加到52种。这是在三峡库区组建的第一个珍稀植物人工模拟群落。
为我所用——三峡穿上“绿裙”
三峡库区一旦建成,受枯水期水位下降与涨水期水位上升影响,在库区山体上就会形成纵宽40至50米的寸草不生的“消涨带”。这道刺眼的黄色“腰箍”,将让三峡美景大打折扣。
而疏花水柏枝是一种很特殊的植物:第年10月到次年5月,江水消退时,它快速生长大量繁殖;而6至9月,被水淹没的它,则进入“休眠”状态。
吴金清和他的同事们设想,调整疏花水柏枝这极为特殊的“反季节”特性,将使三峡拥有一条“绿裙”。
为此,去年10月,吴金清曾将5000株疏花水柏枝试种在清江倒影峡的黄色“消涨带”上。据今年初观察,它们长势很好。
要让移民在有限的耕地上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只有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回报率。而只有发展猕猴桃、蓝莓、罗汉果等高价值、高营养的绿色保健果品,才有可能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进而共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三峡库区,本是猕猴桃的故乡。这里独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生长条件,是猕猴桃形成大规模产业化基地的理想区域。
武汉植物所在这一地区获得的野生湖北猕猴桃进行改良,培育出新的猕猴桃优良品种,在三峡地区大面积推广,并建立了面向国际市场的湖北省猕猴桃生产栽培示范基地。
专家们认为,保护、研究三峡库区珍稀植物的意义,还是要合理地利用它。最长效的保护措施莫过于“为我所用”。
相关知识
探访三峡坝区神秘的“植物王国”
以更大责任担当更加务实举措助推库区高质量发展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座谈会共话共建美丽繁荣和谐新库区
以更大责任担当更加务实举措助推库区高质量发展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座谈会共话共建美丽繁荣和谐新库区
三峡植物区
再造一个“绿色三峡”
守好三峡物种“基因库”
三峡植物园
三峡坝区现“花廊”景观 扮靓三峡守护长江
三峡库区偏岩子消落带生态修复初见成效
三峡库区不同生境蝴蝶花的适应性
网址: 了解三峡的“特殊”移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75306.html
上一篇: 珍稀!看垫江又发现了这一重点保护 |
下一篇: 可可西里最珍稀的十种植物 可可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