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化学保护学—智慧树网

植物化学保护学—智慧树网

Title

徐汉虹 · 华南农业大学 课程负责人/学术总策划

教授

徐汉虹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江学者、广东省杰出人才——“南粤百杰”、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植物源农药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农业部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农业部跨世纪人才培养“神农计划”人选。2015中国农村十大新闻人物,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长期从事植物性农药研究,有力促进了印楝素、鱼藤酮、苦参碱和茶皂素等植物性农药的产业化,创新性提出了“导向农药”、“光活化农药”理念。发明了挂包法、膜下滴灌等施药方法并成功推广应用。发表SCI论文86篇;出版两本专著——《杀虫植物与植物性杀虫剂》、《光活化农药》,均为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项。主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创业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广东省发明专利金奖和丁颖科技奖等省部级奖励27项及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社会奖励。

曾鑫年 · 华南农业大学 团队教师

教授

曾鑫年博士、教授、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广东昆虫行为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特聘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华农业科技奖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广东省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专家、中国昆虫学会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广东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环境昆虫学报》副主编。一直从事植物保护学工作,重点开展南方果树害虫及其防治、植物源杀虫活性化合物毒理学、农药抗性及残留治理、入侵生物应急控制、农业昆虫行为与调控等领域研究。1989-90年留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柑桔研究教育中心,重点研究柑桔病虫害与防治;1999-2002年留学西班牙化学与环境研究所,重点研究植物杀虫活性成分及其毒理学。迄今,共主持承担国际合作项目7项、国家级项目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专著5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研发农药产品3个。

钟国华 · 华南农业大学 团队教师

教授

钟国华,男,博士,教授,1973年6月出生,2010年12月晋升教授,2011年12月起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第6批省级培养对象。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赴新加坡国立大学TemasekLifeSciencesLaboratory合作科研,从事果蝇生殖干细胞研究。研究领域为天然农药细胞毒理和农药生物降解机制。主要研究兴趣工作包括:(1)从不同层面水平研究天然农药活性化合物(主要是杀虫剂)对昆虫的细胞毒理机制和信号转导机制,挖掘新型作用靶标,进行基于靶标蛋白特征的分子设计与优化,为南方重要农作物主要害虫防控提供新农药;(2)农药生物降解菌的筛选、降解酶的分离纯化和人工改造及降解机制,研究农产品和环境农药残留污染治理新技术。主持完成(含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1项,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一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课题3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课题1项,参加科技部、农业部、广东省科技项目等课题多项。获2002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第7完成人)、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4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2完成人)、2006年农业部农牧渔丰收奖三等奖(第3完成人)、2006年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6年广州市青年科技创新奖、2009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8完成人)、201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2完成人)等,取得专利16项,创制登记植物性新农药品种1个,副主编统编教材和参考教材3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培养农药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研究生20余名。

周利娟 · 华南农业大学 团队教师

教授

周利娟,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湖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毕业;2001年获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获华南农业大学农药学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9月至12月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化学实验室学习分离纯化技术;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为广州市国土局白蚁防治研究所科技特派员,进行新型环保杀白蚁剂研发和“广州市白蚁行业标准”的制定;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自然资源学院植物与微生物学生物学系分子生物学专业进行访问研究;2014年6月,赴泰国马哈沙拉堪大学(MahasarakhamUniversity)进行科研项目合作交流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天然农药(除草)活性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构效关系研究、外源化合物影响植物生长的分子机理、除草剂残留以及杂草防治和抗药性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中泰政府间合作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领域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海外名师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纵向项目7项,主持杜邦公司、广东省农科院、中铁十五局集团等横向合作项目近20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以及农业部农药登记残留试验项目等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40多篇,SCI收录6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刘家莉 · 华南农业大学 团队教师

讲师

刘家莉,女,1984年生,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2008年获日本文部省博士奖学金项目;2009年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2013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农学研究科应用生物科学系;获农学博士学位;2013-2015于华南农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5年入职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药系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昆虫资源定位机制,以及昆虫学习对寄主选择及植物源农药活性的影响。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发表论文5篇。目前承担本科生课程有《植物化学保护》、《农药加工与配置》、《植物化学保护教学实习》。

赵晨 · 华南农业大学 团队教师

副教授

赵晨,副教授,女,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8-2013年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化学系就读,研究“分子天平”系列分子在非共价作用力测量中的应用,获有机化学方向博士学位。2013年9月起于美国阿克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分别与美国Goodyear轮胎公司、美国KratonPolymers公司及墨西哥DynasolElastomers公司等跨国企业进行合作,基于阴离子聚合法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应用前景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OrganicLetters及SensorsandActuatorsB:Chemical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2016年6月起就职华南农业大学,任首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导向农药分子的结构设计与合成。

林菲 · 华南农业大学 团队教师

副研究员

林菲,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7-2005年获得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士学位和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遗传发育与细胞生物学系进行访学。主讲《植物化学保护》和《农药学》等课程,目前从事农药生物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农药转运载体的筛选和功能研究,致力于利用遗传改良手段,从植物与农药的互作方面提高农药的利用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专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协同创新与平台环境建设国际合作领域项目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际合作等项目,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近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文章10篇,其中1区文章4篇。

程东美 ·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团队教师

副教授

1973.12,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硕士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同年在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参加工作,2012年博士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农药学专业。 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广东省植物重大灾害综合防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创新团队专题专家,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花卉病虫害防治创新团队第二期岗位专家。主要从事农药学、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8项,发表科技学术论文60余篇,参与“草坪保护学”本科教材的编写,主编或参编“鲜切花病虫防治小医生” “花卉病虫防治小医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写广东省地方标准3项。获广东省农业推广奖2项,东莞科技进步奖1项。

伍欣宙 · 华南农业大学 团队教师

副教授

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201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农药分析检测新技术开发、动植物有害生物化学防治的研究。针对质谱成像技术(MALDI-MSI)新型离子化方法的开发,利用质谱成像技术从微观层面上探讨植物受到外界虫害或破坏时的即时应激反应及递释规律,阐明植物昆虫对病虫害的防御机制。并对新型药物分子及导向农药进行设计研发,利用质谱成像技术对其在植物中的输导性与累积性进行可视化研究。擅长各种分析检测技术,特别是在GC-MS、HPLC-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技术(MALDI-TOFMS)、X-射线单晶衍射等研究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5项,以第一作者在化学顶级期刊JACS(IF:14.357)上发表论文。承担《植物化学保护》、《农产品安全检测》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徐进 · 广东海洋大学 团队教师

讲师

男,中共党员,山东济南人,博士,讲师,2018年6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2018年7月起在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任教,主要从事生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及害虫综合防治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承担《植物化学保护学》、《生物制药工艺学》本科生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教育改革项目1项,作为技术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相关知识

《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简介
化学与健康—智慧树网
植物化学保护
园艺植物病理学—智慧树网
植物化学保护(第五版)
园艺植物昆虫学—智慧树网
普通植物病理学—智慧树网
花卉学—智慧树网
插花与花艺设计(花道——插花技艺养成)—智慧树网
花卉装饰技术—智慧树网

网址: 植物化学保护学—智慧树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7846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标准丨新一届标委会成立,开启卫生
下一篇: “ 优雅花艺相约七夕”艺术插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