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农学院花生研究中心在花生耐盐机理研究中取得进展

时间:2020-04-19 16:17:34 来源:农学院

  近日,国际知名植物生理学期刊Physiologia Plantarum(影响因子3.000)在线发表了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花生研究中心团队完成的题为Green leaf volatile (Z)-3-hexeny-1-yl acetate reduces salt stress in peanut by affecting photosynthesis and cellular redox homeostasis的研究成果。该论文第一通讯单位为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郭润泽和青年教师闫恒宇博士分别为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司彤博士为通讯作者。

  顺-3-己烯基乙酸酯(Z-3-Hexenyl acetate,简称Z-3-HAC)是植物遭受机械损伤(如昆虫取食)后产生的一种挥发性物质。研究表明,这类物质的大量产生,能够诱导植物对后发生物胁迫的保护机制。然而,该类物质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中发挥的作用罕见报道。作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和重要出口作物,花生在农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作用,而在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方面,推动大面积滨海盐碱地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一条重要途径。课题组研究发现,通过对花生幼苗喷施Z-3-HAC外源物质,可以有效提高幼苗素质和耐盐性,促进盐碱地花生种植。

  本研究通过外源喷施Z-3-HAC对花生幼苗预处理,结合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外源Z-3-HAC显著上调了花生幼苗盐胁迫下叶片光合系统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水平。生理数据分析表明,Z-3-HAC还提高了叶片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系统相关酶活性,维持了叶片中较高的AsA/DHA和GSH/GSSG,以及叶片和根系中较高的K+/Na+,降低了盐胁迫对植株生物量造成的损失,有效提高了花生幼苗耐盐性。

  2019年6月,该研究团队首次从植物生理学和植株形态学的角度揭示了外源Z-3-HAC在缓解花生幼苗盐胁迫中的关键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著名植物科学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本研究是前期研究的深入和扩展,从植物光合作用和氧化还原平衡的角度阐明了Z-3-HAC增强花生幼苗耐盐性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为在大田生产中开发和利用Z-3-HAC及其类似物缓解花生盐胁迫、提高幼苗耐盐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编辑:郝晓宁    阅读:807

相关知识

“深圳拟兰基因组与兰花的进化”重大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
以春的名义赴一场花事之约
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花与科技”专题馆科技成果一览
湖南环境生物职院:关键技术结出林下经济“产业果”
2022第九届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济南)
北京植物园珍稀鸡蛋花被拄拐老太折枝 科研成果被迫中断
弱光环境制约水稻生产怎么办?川农大专家最新科研成果找到新思路
奋进开门红 共促福州市茉莉花产业研究院新年迈开新步子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 努力打造松北旅游文化品牌
中国园艺学会

网址: 科研成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78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2019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知识:
下一篇: 植物生理学中英文对照.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