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的母亲之花:诗人美萱草,盖谓忧可忘,人子惜此花,植之盈北堂

中国的母亲之花:诗人美萱草,盖谓忧可忘,人子惜此花,植之盈北堂

萱草花古诗五首,萱草可忘忧,为何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又是一年五月,迎来了母亲节。母亲节本是舶来品,外来的节日,但是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港澳流传进内陆之后,却以明确表达感恩母亲迅速流行。这是因为传统中国虽然注重孝道,但是还没有一个节日,属于母亲,向母亲表达真挚的眷恋和爱意。这种根植中国人内心的情怀,被一个特定的日子,点燃,在五月的和风里,思念母亲,祝福母亲,陪伴母亲,给母亲送上暖心的礼物,成为潮流,而这种潮流其实已经超越了西方母亲节本身,而蕴含了更多的中国式的情怀。

城市的人,往往会送给母亲康乃馨,百合,送母亲一些礼物,并且聚会。其中白百合高雅端庄,花色洁白,馥郁芬芳,往往是送给母亲的首选之花。看着母亲的笑脸映着五月的鲜花,这种互为感恩幸福的快乐,让五月充满了明丽温馨。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中国传统的母亲之花,极其像百合,且也是五六月份盛放,那就是萱草花。且古人的表达未必输给现代人,因为会为母亲的住所,种上一院子的萱草,开花如同金色的百合,摇曳在初夏的风里。那摇曳的花朵,低垂时,像母亲的细语叮嘱,盛放时,像孩子仰头的笑脸。

图片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诗经·卫风·伯兮

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周朝,一个女子,困守在家中,她的丈夫跟随君王出征,且是君主的前锋,战事前途莫测,绝望的女子心忧如焚,却也无计可施。

她说,怎么才能得到谖草,种在我住的房子里,因为我一想起丈夫,就心痛惊慌。

谖草,这两个字,就读萱草。谖的含义,是欺骗,使忘记的意思。

那么这种草,是不是这个女子幻想出来的呢?

离周朝不远的汉朝的解字百科《说文》里,就明确写到“谖草“就是“忘忧草”

而汉朝就已经将谖草写作萱草。且汉朝政治家文学家董仲舒,则明确萱草可以解忧,又名丹棘,是草本,野生鹿爱吃,用以解毒。

从中国草本的流传连续来讲,周朝这位女子所渴望得到的谖草,真实存在。

那么为什么古人认为萱草可以解忧呢?

实际是因为萱草里含有秋水仙碱,这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少量食用,“嫩苗为蔬,食之动风,令 人昏然如醉。”这实际是一种中毒现象,但是对于心灵和精神痛苦的人,或者愿意麻醉在其中,忘记现实的烦恼吧。

那么萱草在中医药中,有着利水,消肿,祛除湿热,令人轻身愉悦的功效。当然这个尺度只能是医术高明的医生掌握。

因为食用萱草中毒的事件,在当代也屡有发生。

比如萱草类可以吃的金针菜,如果不处理好,鲜吃,很容易中毒。

那么说起金针菜,就是黄花菜,大家记得的一定是它开如黄色或者金色百合的美。

图片

魏晋时代,医药也并不发达,一些拥有土地的文化地主,最醉心的就是在私家园林种植草药,这样的好处就是病了有所依赖。芍药,灵芝,合欢,只要是能弄到的草药,就使劲种植,当然还流行吃矿物质,比如五种矿物质组成的五石散,自然也就不会忘记萱草。

西晋的嵇康在《养生论》中说:“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

当时人们吃合欢树煮的汁液,喝萱草水,来达到调理身心,精神愉悦的目的,已经是很通常的做法。

不过嵇康本人性格怪异,后世研究他是吃多了这些带着毒性的草药和矿物质。

萱草忘忧这个的成语或者俗语,是伴随着当时医药不发达的社会状态而产生的。

在医药不发达的古代,庭院里种植草药,是最经济的方式。

南北朝时段,五月萱草开花,初夏清和,也正是人们花好月圆的舒适之时,夫妻和美,就流传此时佩戴萱草花,容易添丁进口,生男孩的传说。

萱草成为妇女闺阁庭院中特有的医药草本,且具有观赏佩戴之美。萱草又有宜男草的美称。

当然,家庭平稳富庶,女子和婉,庭院中一院子金黄色明丽的花开,是谁在此中不快乐呢?

萱草花也就和女性,母亲相关联。

到了唐朝,经济繁荣,人们相对富庶安定,庭院中多有种植萱草。且母亲和女性所住的地方,通常在内院北边,称为北堂。她们的生活范围没有男性那么广,起居通常是庭院户内。

人们多在庭院种植萱草,以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和有心。萱草开花美,且有所谓忘忧的药用价值。

图片

“昔时幽径里,荣耀杂春丛。

今来玉墀上,销歇畏秋风。

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

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唐初 · 陈子昂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

这首诗写的是秋天来到一个曾经繁华,但是如今却人去园空的魏家园林。

昔年在园子深处的小路边,种满了萱草,萱草花开,在草木中分外荣耀显眼。

但是我现在看到的,只是秋天的萱草,已经很萧条了。

萱草是常绿的草本,叶子依然有绿,也还有未开放的红黄花蕾。

但是这里的人,已经不见了,只有秋天的萱草缭绕,不再有人居住,有人欣赏。

那么这个园林,这个魏家哪里去了呢?

不用多说,是人世变迁,他们已经没落,或者这里住的老夫人,早已经谢世。

一种时代和岁月的更迭感,那种空,让人觉得感伤空旷。

图片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中唐 · 孟郊《游子行》

这是孟郊的关于母亲的名诗。

萱草就茁生在母亲的堂前,而我却要远行,去往天涯。

母亲靠着门,望着我的背影,又在无数的日子里,眺望路上,那是期待我回家的身影。

萱草花开了,那么美丽金黄的萱草花,那么让人忘忧的美丽和芬芳,但是母亲却有挥之不去的忧伤,她的眼睛里,没有绚烂的花开,只有无尽的牵挂啊。

没有任何一种药,可以治疗母亲的牵挂和忧伤。

忘忧草的萱草也不能。

除非是死亡。生命不止,对孩子的牵挂永不停止。

说是忘忧,可是那金色黄色的花朵,只是见证了母亲的慈悲,坚韧,柔和和悲伤。

孟郊最终回到母亲身边。因为最美的萱草花,是真实的彼此,相伴,慰藉。

萱草花是母亲之花,也是人子之花,因为传递着爱和相守,幸福忘忧。

图片

“诗人美萱草,盖谓忧可忘。

人子惜此花,植之盈北堂。

庶以悦亲意,岂特怜芬芳。

萱草岁岁盛,此乐安可量。“南宋 · 家铉翁 萱草篇《节录》

宋朝实际医药比唐朝有长足的进步,且建立了官方和民间的医疗体系。就算是治病,也有专门的药局药方药膏药丸,萱草实际就作为了观赏花卉。

也正是因为如此,萱草花本身在宋朝并不流行,但是流行的是用萱堂指代母亲。

人们祝寿,母亲,就称萱堂,有萱草的庭院。父亲就成椿庭,有长寿椿树的庭院。至于有没有这两种植物也就另当别论。

不过这首诗,应该是庭院内种植了萱草。

且写明了萱草代表母亲和人子之孝的含义。

诗人喜欢萱草,是说萱草可以忘忧。

而人子爱这样的花,是为了孝顺母亲,给母亲的庭院,种满美丽的萱草花。

这是为了让母亲长寿且表达爱意,不仅仅是萱草花有芬芳。

我希望萱草年年茂盛,因为这样的母慈子孝,不是可以用物质可以衡量的快乐啊。

图片

“万里黄萱好,风烟接路傍。

迹疏虽异域,心密竟中央。

染练成初色,移瓶得细香。

客愁无路遣,始为看花忘。”金 · 周昂《萱草 》

萱草在城市是作为观赏花卉和表达孝顺的母亲之花,爱母之花,但是在民间,在乡间,发展出了另外的产业,就是萱草可以作为染料的原料而大量种植。

这首诗写出了成片连绵的萱草花盛放时的壮观和美。

成片的黄花,那个风景好,无限花浪,都涌到了路边,就在脚下。

虽然北方难得看见萱草花,但是在这里看到,却震惊它的繁茂,花朵簇簇,紧密摇曳。

用它染就丝绸,是好看的黄的颜色,我摘下几只,放在瓶子中水养,一房间细细花香。

奔波在客途路上,有无限的忧愁烦恼,但是看到这样壮丽的花海,居然真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忘忧。

那如同金色百合的萱草花浪漫摇曳,绵延远方,那是初夏里视觉的壮阔和心情的辽阔吧。

图片

又到了一年母亲节,年年母亲节,看到百合花,我就会想起萱草花。

虽然市面上萱草花并不流行,但是给母亲亲自做一碗黄花菜羹汤,还是有余力的。

细细冲洗,反复煮,当一碗费尽心思的羹汤送到母亲面前,也算表达了那眷眷的爱母之心吧。谢谢你一生劳苦,愿你如萱草常青,萱花永金。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知识

母亲节!快带妈妈来宝山母亲花文化园,一览萱草花海吧
康乃馨是母亲花,其实是个误会,真正的中华母亲花,应该是它
【传统文化】中国母亲花
忘忧草,萱草花,从情爱到慈爱,中国母亲花的文化渊源
?萱草花,中国的母亲之花
【乡村振兴】塘湾村萱草的故事:带你了解中华母亲花
母亲的中西植物象征
#萱草花# 萱草,百...
萱草作为“中国母亲花”的文化内涵亟待挖掘
中国的母亲花是什么花,我国的母亲之花是什么花

网址: 中国的母亲之花:诗人美萱草,盖谓忧可忘,人子惜此花,植之盈北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7987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圣诞节给老师送什么花
下一篇: 母亲节边框萱草花素材图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