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技术】枸杞常见虫害识别及综合防治方法

【技术】枸杞常见虫害识别及综合防治方法

枸杞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多种虫害发生,常见的害虫有蚜虫、瘿螨、红瘿蚊、木虱等,这些害虫在枸杞挂果期发生较为严重,造成枸杞严重落果,同时对枸杞产量和品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枸杞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虫害的防治。那么我们如何来识别枸杞的害虫,并进行有效的防治呢?

一、枸杞蚜虫的识别及防治

1、为害部位:主要危害枸杞的顶梢、嫩芽、花蕾及青果等部位,吮吸汁液,使受害枝叶卷缩,幼蕾萎缩,生长停滞,严重时叶、花、果表面全被它的分泌物所覆盖,影响光合作用,引起早期落叶,造成枸杞减产。

蚜虫危害枸杞新叶造成新叶卷缩

2、发生规律:以虫卵在枝条上越冬,4月间枸杞发芽后开始为害,5月是蚜虫发生高峰期,大量成虫和若虫群集嫩梢、嫩芽上为害, 9月出现第2次高峰期。

3、防治方法:

(1)早春和晚秋清理修剪下来的病、虫枝条连同园地周围的枯草落叶,集中于园外烧毁消灭虫源。

(2)在蚜虫爆发初期,可使用黄色粘虫板捕杀有翅蚜虫,也可人工修剪或抹除带蚜虫的枝条。

(3)在蚜虫为害初期可使用国光毙克1000-1500倍或国光立克600-800倍叶面喷施防治枸杞蚜虫。枸杞蚜虫易产生抗药性,要注意交替和轮换用药。

二、枸杞瘿螨的识别及防治

1、为害部位:瘿螨主要危害枸杞叶片、嫩梢、花蕾和幼果,被害部位形成黄绿色圆形隆起的虫瘿,叶片严重扭曲,生长受阻,果实产量和质量降低。

瘿螨为害叶片,造成叶片扭曲

2、发生规律:一年发生多代,以成瘿在枸杞冬芽鳞片、枝条皮层裂缝处越冬。一般5月中下旬瘿螨开始危害新梢,一直到6月中旬为第一次危害高峰期。8月中旬瘿螨又转移到秋梢上为害,一直到9月份为第二次危害高峰期,11月份进入休眠期。

3、防治方法:

(1)选择健壮、无病虫枝条扦插育苗。

(2)冬季刮除树干皮缝中的越冬幼虫,春季剪除第一代幼虫为害的枝梢。

(3)为害初期可使用国光毙害克1000-1500倍或国光三杀1500-2000倍防治枸杞瘿螨。

三、枸杞红瘿蚊的识别及防治

1、为害部位:主要危害花蕾,造成花蕾畸形,使其不能开花。

红瘿蚊危害花蕾使其不能开花

2、发生规律:一年发生六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4月中旬枸杞现蕾时出现成虫,5月是成虫盛期,幼虫蛀食子房,被害花蕾成畸形,因不能开花而脱落。9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入土越冬。

3、防治方法:

(1)结合田间管理,浇水、松土,破坏其越冬环境,消灭越冬虫源。

(2)结合修剪整枝,将病枝残叶及时清除,防止向新生枝叶转移。夏季结合铲园去除徒长枝,防止红瘿蚊的滋生和扩散。

(3)为害初期可使用国光毒箭600-800倍防治枸杞红瘿蚊。

四、枸杞木虱的识别及防治

1、为害部位:枸杞木虱的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叶片、嫩梢上吸吮树汁,造成树势衰弱,早期落叶,影响产量和质量。主要以成、若虫在叶背把口器插入叶片组织内,刺吸汁液,导致叶黄枝瘦,树势衰弱,浆果发育受阻,品质下降,造成春季枝干枯。

枸杞木虱吸取叶片汁液

2、发生规律:以成虫在土块下、墙缝里、落叶中或树皮下越冬。四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枸杞开始抽芽开花时成虫开始大量产卵。8、9月为木虱大量爆发时期。

3、防治方法:

(1)在成虫越冬期破坏其越冬场所,清理枯枝落叶,减少越冬成虫数量。

(2)在春天成虫开始活动前,进行灌水或翻土,消灭部分虫源。

(3)在成、若虫为害初期可用国光毒箭600-800倍喷雾防治。

枸杞虫害在枸杞整个生育期都存在,而且发生很严重,对枸杞产量和品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们要根据枸杞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综合运用田间栽培管理、物理、化学等各种方法综合防治枸杞虫害,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枸杞虫害的防治。

温馨提示:

因枸杞品种、栽植区域、气候、管理水平和措施、树势等不同,枸杞虫害的发生和防治也有所不同。以上介绍的枸杞主要虫害发生、防治方法及具体用药方案仅供参考。国光致力于服务广大枸杞种植户,如有疑问,欢迎来电交流探讨。

国光“把质量和品牌建在用户心中”作为企业的行动指南,“助种植者实现愿望”作为我们的企业使命。咨询电话: 028-66876901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南方园林植物常见虫害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
时令植保‖三月常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春季花草11种常见虫害识别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植物虫害识别
花生常见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分析园林花卉常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doc
雷公藤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分析园林花卉常见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蔬菜虫害防治技术.docx
苹果园常见虫害见图识别及防治方法

网址: 【技术】枸杞常见虫害识别及综合防治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003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现代蔬菜病虫害防治丛书
下一篇: 《国内外金花茶物种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