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生姜连作土壤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进行了理化和生物性状的分析,并尝试建立了生姜连作土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同时,利用蚯蚓粪与哈茨木霉菌、两株放线菌(丁香苷链霉菌和球孢链霉菌)进行生姜连作土壤的调控,试验以盆栽和田间条件下进行。结果表明: (1)随生姜连作年限延长,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都大幅下降,土壤pH较低;土壤有机质下降。肉足虫数量高;鞭毛虫数量降低。食细菌线虫数量与蔗糖酶、脲酶、磷酸酶、pH等正相关,线虫总数量低。 (2)盆栽条件下,添加适量蚯蚓粪和适当的生防菌可提高生姜连作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尤其是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蚓粪用量增加则纤毛虫增加,添加放线菌的蚯蚓粪处理原生动物丰度高,哈茨木霉苗期促进了鞭毛虫的生长;苗期放线菌的作用小于哈茨木霉,收获期原生动物丰度超过哈茨木霉。 (3)田间条件下施用蚯蚓粪及含有生防菌的蚯蚓粪,可以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等酶活性,尤其以“蚯蚓粪+哈茨木霉+秸秆粉”处理提升幅度较大。同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pH,稳定在6.5左右。促进植物对全氮的吸收,提高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这种促进作用,在试验第三年更为明显。各处理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部分荧光参数也显著优于对照,说明处理与对照相比生姜的光合能力更强。 田间条件下,常规施肥管理(CK)土壤的肉足虫占优势时期较多。“蚯蚓粪+秸秆粉”处理纤毛虫的相对丰度在苗期两次高峰,第三年,纤毛虫和鞭毛虫增加。“蚯蚓粪+哈茨木霉+秸秆粉”处理优势类群由肉足虫向鞭毛虫转变。“蚯蚓粪+哈茨木霉+两株放线菌+秸秆粉”处理的肉足虫向鞭毛虫和肉足虫转变。第1-3年,蚯蚓粪处理依次以食真菌线虫、食细菌线虫和食真菌线虫、食细菌线虫为主。对照土壤则主要以食细菌线虫为主,植食线虫其次,尤其时植食性线虫在第一年和第三年收获期均占较大比例,这可能会促进线虫病的发生。蚯蚓粪+哈茨木霉+秸秆粉”处理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上作用较明显。 (4)常规管理更容易严重偏离健康或轻微偏离健康,一旦不消毒则开始偏离健康土壤,增加发病几率。添加哈茨木霉的蚯蚓粪更有利于土壤的健康,这主要因为哈茨木霉的拮抗作用所致。哈茨木霉和放线菌同时加入蚯蚓粪中,可能会因为两种微生物竞争作用的存在,对土壤的改良作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
相关知识
盆栽生姜
南京土壤所在连作障碍性土壤发生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
南京土壤所在连作障碍性土壤发生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药用植物的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我国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根际微生态视角下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机制和缓解措施研究进展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在调控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
连作地草莓设施栽培土壤障碍的处理
长期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肥改善西瓜连作土壤质量和多功能性,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科学家攻克福白菊连作障碍
网址: 生姜连作土壤生态系统调控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0244.html
上一篇: 福建:古田全功能生态调控设备助力 |
下一篇: 科学网—成果集装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