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插花,不仅仅是为了“好看”

插花,不仅仅是为了“好看”

一览扶桑

从日常开始,带你重新发现一个深度日本

1975年5月,日本第一次参加了在摩纳哥举行的每年一度的花卉展览会。那年兰尼埃亲王和格蕾丝王妃还健在,我们受到了亲王夫妇的热情款待。在展览会上我欣赏到了插花以外的、以花作为素材的花卉艺术,其作品之盛大精美超过了插花作品。我们在梵蒂冈还拜会了罗马教皇,经历了许多难能可贵的体验,并且认识了很多花卉造型艺术家。在与日本遥遥相隔的意大利,有这么多的艺术家从事花卉造型创作,而且当时有很多人以此为职业,使我感到了不小的意外。在意大利要成为一个花卉造型师是件很难的事情。首先要在专业学校学习两年,之后必须通过一个全国性的官方考试。而在日本,到现在也还没有全国性的考试。

意大利的花卉造型师们为了欢迎从日本远道而来的客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把从罗马帝国时代开始就在欧洲培育而来的各式各样的精湛技巧展示给大家。在日本长期从事插花艺术的人都有一种自负,认为我们日本人在花卉造型方面堪称世界第一。我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其实不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花卉作品技巧之精湛,造型之华美超过了日本的插花。正是有了这样一个机缘,我们才得以实现与法国凡尔赛宫的花卉造型艺术家们共同完成了插花与花卉造型的盛典。

新年,大阪阪急百货橱窗里的插花艺术(图|库索)

那么,插花与花卉造型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以心理意念为依归的日本插花是否能超越重视装饰效果的花卉造型呢?

我记得自己曾经也很轻率地说过插花艺术存在着日本精神之类的话。但是,那只是故作姿态说说而已,其实究竟什么是日本精神,我觉得当时自己完全不清楚。从那以后,探求日本的精神究竟是什么成了我的毕生课题,同时也成了我学习插花的基点。今时今日,我认为将插花艺术与花卉造型艺术来进行比较,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虽然,因为两种艺术使用的素材都是植物,所以认为两者非常相近,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两者似是而非,是完全不同层次的东西。我得出的结论是,插花艺术有着极其深奥的内涵。

以虎年意象为主题的橱窗插花(图|库索)

插花艺术是否只属于那些具有才能的特定的人群呢?我认为并非如此。在很多有关插花的著书中都说过,插花可分为“供花”、“教花”、“飨花”、“爱花”和“乐花”五个种类。对此我在这里做一下简单的说明,“供花”就是供奉在神和佛前面的花;“教花”是说通过学习插花来学习做人的道理;“飨花”则是招待客人的插花;“爱花” 是教导我们要通过插花,懂得爱护一草一木,并由此学会爱人;“乐花”就是插花人通过插花活动自己乐在其中。

日本花道的传统样式

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够注意的是,不要首先去考虑哪些花做出来的作品会更好看,并将此作为首要目的。虽说“供花”还是应选择鲜艳亮丽的花供奉在神与佛前面,但是更重要的是以怎样一种情感去供奉神和佛。“教花”也一样,比起讲究哪些花能插得更好看来,实际的教和学的过程更为重要。而“飨花”最主要的目的是表现主人招待客人的诚意,因而重要的不是插花造型之优美而是主人的心意。“爱花”最主要的是从花之美丽中获得慈悲之心。“乐花”更是只要自己认为满意就行,花插得美不美并不重要。这五种类型插花的共同之处就是,花插得好看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各自都有着其更重要的目的。

对于每一位从事插花艺术的人来说,想要创作出优美的插花作品是极为自然的想法。然而,仅凭这一点还不能够体现插花艺术的真实性。其实, 怀着某种目的,为了某种用途来进行插花创作是件很难的事情。你越是去考虑目的和用途就越是会碰到种种的掣肘。比如,在插花艺术界,我们在创作最居重要地位的庆典插花的时候,选择花材会仔细认真地考虑是否寓意吉祥。但是如果我们单纯地追求优美华丽,没有意识到社会上人们对于某些花材的忌讳而使用了这些花,那么这些插花作品就算再美丽,其结果不仅仅是与其目的和用途背道而驰,而且还会招来人们的反感。也就说,由于过于追求美丽,无视用于庆典的插花所起的作用是要受到很大制约的,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京都地铁站里的插花展示

这种事情不仅是在插花艺术界,我想在社会上相同的例子比比皆是。下面这个例子或许有点离题了。比如, 即便是在为了追求人类幸福而创建起来的现代高度文明社会,也出现了完全忽视人类生存的公害问题。本来其目的是为了追求人类幸福,理所当然必须要考虑到人类幸福不可侵犯这样一个制约。但是尽管有这样的制约,还是被无视了因此而引发了悲剧。这个例子说明了其结果大大偏离了当初要建设人类幸福生活的目的。怀着某种目的,为了某种用途来进行插花,与要想把花插得好看,这两件事情或许本来就是完全相反的关系。追求目的和用途就会产生某种制约,要发现这种制约并牢记在心,然后在这个因受到制约而变得狭窄的空间里尽量地表现自我,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但我认为这才是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美的途径,也是插花艺术能为社会所接受的唯一方法。如果将这种态度成功地运用于插花作品,不就可以给人们带来一个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世界了么?

京都迎宾馆里的迎客插花

一般来说,被称之为插花作品的东西是由花与花器构成的。虽然关于插花究竟是何时以何种形式诞生,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我想在插花还没有被像现在这样模式化之前的年代,人们亲近自然,热爱草木,是即兴随意地将花插入瓶中的。

插花是随着由佛前供花这一用途开始被模式化,逐渐发展为使用从中国传来的青铜花器。 在室町时代的足利义满时期,各种技艺百花齐放,插花也毫无例外地流行起来。而从中国传来的青铜有着充满大陆气氛的中国风格,形状奇异多姿。但时过境迁,到了足利义政时期的东山时代,插花用的花器融入了更多日本本土的情感元素,开始出现具有日本独特风格的花器。这些花器在制作上与足利义满时期的东西大不相同,其特征渐渐变得简单质朴,没有花样图案的东西居多。如果说我们现代日本人对花器的认识就是从那个时代培养起来的也不为过吧。以此为基础,之后又逐渐出现了竹器、备前烧、信乐烧等等插花艺术专用的花器。

在这里,我想探讨一下插花用的花器为什么会由充满强烈个性的青铜花器逐渐变得简单质朴的。

日式插花道具

我们在创作插花的时候,我想任何人都不会不考虑到花和花器之间的协调。花和器这两种完全不同物体的组合是插花艺术的宿命。花和器两者的自我表现越是强烈,作为作品的插花就会显得越不协调,越没有整体感。或许是因为日本人对于植物所具有的特殊情感与青铜所具有的固执而强烈的性格不相契合吧。 在日本,做到相互谦让是非常重要的,换而言之也就是要“相互体谅”。对于插花艺术而言这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花要考虑到器,花器也要体谅花。在插花刚诞生的时候,人们并不太注重花器,只认识到花的重要,没有考虑到花与花器之间的协调。插花作品在各种不同场合会与各种不同的物品相遇,如果没有这种“相互体谅”的思想那就称不上插花作品,我想这也绝非言之为过。

我在创作插花作品的时候,总是企盼着希望观赏作品的人们可以通过这种“相互体谅”能与我产生一种心灵与心灵的交流。这不仅是我作为一个从事插花艺术的人的自豪,也是我毕生的使命。

图书介绍:

(本文节选自笹川日中友好基金“阅读日本书系”之《花道的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社。除特别注明外,文中图片均来自维基百科,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

· 笹川日中友好基金 ·

官方公众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这7种花草,不仅仅美丽好看,而且都是药材,是治病能手哟
插花技巧:怎样插花好看
花是一种艺术——创意插花作品分享!
康乃馨怎么插花好看
玫瑰花怎么插花好看
花瓶哪种好看 花瓶插花技巧
插花花篮图片大全简单好看 插花花篮图片唯美
怎样插花才好看
怎么样插花好看
家庭插花有什么设计技巧?插花怎么设计好看

网址: 插花,不仅仅是为了“好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424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用一种花卉插成的清雅插花都是日式
下一篇: 日本插花作品欣赏——岁寒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