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一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公报。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订环境保护计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十三条 建设污染环境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确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书。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确资料。检查机关应为被检查机关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十五条 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作出决定。
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的确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第十八条 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限期治理。
第十九条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利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
相关知识
【中华网】“吾有所爱,其名华夏”——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举办爱国主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阿布扎比艾因花卉节展示了世界上最大的花束
销售停摆,地产营销如何破局?海花有约私董会112期嘉宾给出答案 4月30日,由海花有约私董会与中华网财经联合主办、中国不动产 金融行业 联盟与中国地产华表奖协办、首都城投与同观集团特别...
冲刺中高端国货美妆,花西子为何被认为“不值”?
潍坊首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书籍——《潍坊园林植物病虫图鉴》正式出版
驻马店开发区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进行时
书画家影像网|一朵花,在花园里是风景,插在花瓶中却是一种艺术……
荷兰销毁百万鲜花怎么回事?什么情况?终于真相了,原来是这样!
全国花圈店
8项量子通信行业标准拟立项,国盾量子牵头或参与
网址: 中华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5160.html
上一篇: 2019年环保法律法规、导则规范 |
下一篇: #环保普法#【中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