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村民正在双时助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采摘菊花 刘嘉豪摄
近几年来,延庆区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步伐。秋色正浓,延庆区花卉产业正值丰收期,青山绿水之间,在一张张甜蜜笑脸的映衬下,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永宁菊花:
漂洋过海远销日韩
金秋十月,永宁镇新华营村的北京双时助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菊花正式进入丰收季。“今年,我们合作社做了1000万株切花和6万株盆景,目前已经有70%的花卉产品被日本和韩国预定了。”北京双时助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时二小介绍道。
时二小所经营的这家北京双时助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合作社经营的方式,于2011年正式在新华营村落地。经过8年发展,合作社的规模已经从最初的50亩22栋大棚发展到现在的1000亩750栋大棚,种植范围涉及旧县、八达岭、永宁等乡镇的7个村。不断扩大的种植规模和逐年增加的种植品种,让合作社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切花菊种植基地,销往全国20个省市。延庆的菊花在国内市场走俏的同时,也漂洋过海远销到日本和韩国。
“目前,合作社菊花年产量可以达1000万支,种苗的年销售量也有2000万株,在北京市场上占据20 %的份额,出口日韩份额占年生产总额的 70 %,一整年下来,合作社的年销售额近1200万元,年利润300多万元。”时二小说。
日前,记者在位于新华营村的菊花种植大棚看到,菊花田里,田垄上的枝叶与花瓣交相辉映,各色菊花竞相开放,空气中弥散着淡淡菊香。工人们正在摘花、修剪、投入冷库装箱,一片繁忙景象。
新华营村村民朱利剑每天都会来到大棚内,精心打理花苗。“在这儿工作,我们每月的工资大概是3000到4000元,现在正赶上丰收的好时候,不用去外面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了!”朱利剑随手拿起一捧菊花向记者展示。
不仅是朱利剑,合作社在采摘季吸引了大量周边农户前来务工,成为不少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时二小告诉记者,切花菊每年7月进入采摘期,采摘期约为120天,期间每天用工可达60人左右,熟练的采摘工一天可采摘200扎左右,收入约200元。此外,合作社还采取经营入股、土地入股、薪酬领取等方式,以租金、薪金、股金等形式,带动低收入农户70多人就业增收,每人年收入可达4—5万元。
大庄科香草:
延伸产业链助农增收致富
自世园会落户延庆以来,巨大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在推进延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带动了现代园艺产业的飞速发展。在大庄科乡沙门村,有一片片芳香馥郁的薰衣草,这种喜光照、耐瘠薄的唇形科植物,花期长达半年,深紫色的颜色不仅给小山村带来了生机,还让村里人走上了致富路。
沙门村是大庄科乡最小行政村之一,全村25户,50多口人,村小人少年龄大,靠林果业维持生活,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致富门路,直到2017年香草产业落户沙门村。
2017年,大庄科乡党委政府与北京农学院深入对接,重点引进了香草种植项目。北京农学院还委派北京农学院副教授谷继成驻村指导,集成科技推广资金,大力支持香草产业链研发,将教授工作站、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落户沙门村。
产业落户为沙门村引来了“金凤凰”。谷继成介绍说:“沙门村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香草生长,而且在这种清洁干净的环境下生长出的香草,非常适用于生产精油制品和高档化妆品。”
为扩大产业规模,在世园会筹备阶段,沙门村在全村自有以及周边村流转的150亩土地上,种下了20万棵玫瑰天竺葵苗、2万多棵柠檬香茅苗和12万多棵薰衣草苗。世园会开园后,用沙门村的香草为原料制作的化妆品踏入了世园会的大门,摆上了中国馆内北京农学院的成果展示展台,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眼下,大庄科乡的香草产业已集生产观光、体验、教科于一体,发展得有模有样。今年,沙门村还建成3个温室大棚和16个地暖式三角棚,共完成育苗50万株,实现人均增收1.2万元。与此同时,以香草精油为原料的化妆品现在已在京东、淘宝等网站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育苗、种植、精油提取、香草制品制作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沙门村在打造香草产业的同时,还优先考虑低收入农户,并逐步扩大辐射范围。“我们不仅使用本村劳动力,景而沟村、霹破石村等村村民也在沙门打工,最多的时候有90多人同时劳作。今年黄土梁、沙门、景而沟3个村预计人均增收达1.2万元,其中沙门村人均增收可达4万元。”沙门村党支部书记闫贵发介绍说。
四海高山胎菊:
高质高量促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四海镇高山胎菊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逐渐扩大的茶菊种植产业,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四海地区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有效途径。
2005年8月,由四海镇菜食河村村民任志怀牵头,自发组织四海镇6个村100名种植户成立了北京四海种植合作社,主要种植林下菊花、玫瑰花和林下猪苓等,不仅为农户统一提供种苗、肥料,聘请专家组织农户进行培训,还统一收购农户种植产品进行加工、销售。
今年,合作社种苗繁育基地在22栋茶菊种苗繁育大棚里,种植了“玉台一号”和”“玉台二号”等多品种菊花,繁育出茶菊种苗200万株。此外,合作社还通过与北京农科院合作,以“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公司”的运营模式,在四海镇、珍珠泉乡的16个村发展102户社员,使种植茶用菊花面积达到了500多亩。
据四海镇副镇长王静介绍,四海镇是北京唯一一个种植高山胎菊的地区,今年发展胎菊种植面积近600亩,尤其是近几年,胎菊种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面积扩大了6倍。预计今年高山胎菊的亩产量达48万斤,总产量预计在35吨左右。
不仅产量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了。从2016年开始,四海镇围绕前山、楼梁、王顺沟3个村打造“菊花山谷”,截至目前,已经带动101户农民增收,其中辐射低收入农户60户,户均增收3000元。
此外,借助2019北京世园会召开的东风,“菊花山谷”还打造了高端民宿,在9月初到国庆节前的采摘期内,市民不仅可以住宿,还有机会借助“高山胎菊采摘一日游活动”,亲自体验胎菊采摘,参观大面积菊花海,激发旅游收入增长。在返璞归真的田园风光里,四海地区的产业正在走向融合发展。
花卉越来越靓,农村越来越美,农民越来越富。如今,延庆昂首阔步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花卉产业绘就的这幅锦绣画卷会越来越多姿多彩……
(记者 刘嘉豪 通讯员 武卉 符饶)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后世园,新精彩!2024成都世园会产业推介会举行,成都将这样发挥“后世园”效益→
世园会·中国馆:生生不息 锦绣中华[全景新闻]
世园花卉延庆测适应性
青山绘锦绣 贵州好花红
2019世界花卉大会在北京世园会举办地延庆召开
“后世园 新精彩” 2024成都世园会产业推介会举行
后世园 新精彩 2024成都世园会产业推介会举行
后世园 新精彩 |2024成都世园会产业推介会举行
推动产业发展,750亿元机会清单发布 成都这样发挥“后世园”效益
世园花开日国匠筑精品
网址: 世园效益凸显,花卉产业绘就延庆锦绣画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5520.html
上一篇: 详析: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
下一篇: “花花世界”成就美丽生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