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北方杜鹃园,虽然花期已过,但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树,远远望去,仍十分壮观。
西湖镇镇长叶小星介绍,北方杜鹃园由日照市水务集团与九仙山映山红苗业发展公司、厦门众昂农业科技公司合资成立日照市西子花卉苗木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管理,规划面积4800亩,一期3300亩,投资约5000万元,是环日照水库项目“一环、一带、一湿地、七园”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种植映山红、满山红等杜鹃花品种,打造集杜鹃花育苗、种植、花瓣加工、观赏、销售五位一体的农业“新六产”项目。
“目前,园区已投资2100万元,完成绿化80%,整理土地2300亩,整修道路12000米,铺设供水管网13000米、微喷5000余米,新建育苗盆栽大棚15000平方米,新育苗1500余万株,栽植杜鹃1800亩。”叶小星说。
据介绍,运营方将依靠一、二、三产结合的方式,将杜鹃园打造成为花园式的杜鹃花产业集聚区和开放式产业平台,集杜鹃花研发培育、电子商务、科创办公、资材展销、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科普培训等为一体的智慧型集锦式杜鹃花主题产业博览休旅园,建设“杜鹃花+”主题园区。
具体来说,一产方面,在规划区种植高山杜鹃、西鹃等映山红花的“五大品系”,并进行新品种研发培育,设置映山红盆景园等专类园,发展映山红小苗及盆景、年宵花销售产业。
二产方面,依托丰富苗木资源,发展杜鹃花深加工,开发映山红观赏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生态价值。同时将园区建设成花卉产业展销平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吸引杜鹃花或园林苗木企业入园抱团发展。
在三产方面,依托花卉种植生态景观优势,开发休闲观光功能,从单纯卖苗木向卖景观、卖生态延伸,打造花卉生态旅游品牌。
项目十分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在种植时,采用地膜覆地、水肥一体化模式,有效杜绝了化肥使用,改善了水源地土壤条件。在用工上,吸收了周边村庄十多个村庄的村民务工。“园区在忙的时候需要300多人,闲的时候也至少需要100多人,月均工资有1800元。”叶小星说,此外,贫困农户还可收到扶贫大棚租赁收入的分配;园区还免费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苗本,一年后每棵3元回购。这样下来,农户可获得租金、薪金、股金三项收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化玉军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