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当医术遇见芳香:芳自中华,香予人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医芳香疗法应用指南》

当医术遇见芳香:芳自中华,香予人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医芳香疗法应用指南》

《中医芳香疗法应用指南》(订购)

缪晓 赵琛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芳香疗法”一词的提出源于偶然。

  从事家族香水生意并长年研究精油医学特性的盖特佛赛(Rene Maurice Gatteffosse, 1881—1950)在被化学爆炸炸伤手部的情形下,把手迅速伸到旁边的一桶纯薰衣草精油中,发现薰衣草精油能立刻缓解灼热和红肿,甚至在康复后没有留下瘢痕。自此他便开始了对精油治愈功能的研究,并于1937年出版了《芳香疗法》一书,描述了利用芳香精油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一种辅助性的“自然疗法”。

  你知道吗?“芳香疗法”一词虽然起源于欧洲,但实际上中医芳香疗法的历史更为悠久。那么,中国传统芳香疗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呢?

芳香疗法知多少

  芳香疗法是一种以芳香精油为基础,在芳香疗法学的指导下,根据实际需要,通过香薰、按摩、吸入、沐浴等不同方法去使用植物芳香精油,经呼吸或皮肤等方式进入人体内部,调节人体生理系统,刺激人体自身的治愈平衡及再生功能,达到强身健体、改善精神状态的目的,并减轻、预防或治疗人体某些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芳香疗法和西医芳香疗法是目前盛行的两类芳香疗法。“芳香疗法”这一术语于1928年才由法国盖特佛赛提出,其法语为“aromatherapie”,转译为英语“aromatherapy”(芳香疗法)。芳香疗法是在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治病方法之一——草药疗法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印度时期。而在西方,西医芳香疗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提取植物精油,被化学合成精油取代,回归植物提取并开展临床研究的发展、成熟。

  “芳香疗法”一词虽起源于欧洲,但实际上中医芳香疗法的历史更为悠久。中国的香学文化源远流长,而在此文化的浸润下,早在五千年前,古人就通过“烧烟”“熏鼻”“浴”“枕”“带”芳香植物等方式来达到“芳香辟秽”的目的。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其载有:“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而芳香疗法从生活习俗发展到医疗手段的标志应该是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用淳酒二十升、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嚼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

  《黄帝内经》还将香佩法纳入“外治十八法”之中,可见在此时,人们已经在芳香疗法的日常运用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并由此逐渐发展出一套治病防病的理论体系。到了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太乙流金散烟熏、赤散搐鼻、辟温杀鬼丸香佩、粉身散作粉剂扑身、桃枝洗方外浴等外治方法可起防治瘟病的作用,并在“辟温”一节中做了详细记载,是对芳香疗法的进一步发展。《本草纲目》中也对芳香疗法的用药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介绍和创新。清朝吴尚先编著的《理瀹骈文》对芳香疗法的作用机理、辨证论治、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做了系统的阐述,使芳香疗法有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如今,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医芳香疗法也日趋完善,人们在使用芳香疗法治疗疾病时,融入中医“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的思想,将生活、养生及医疗紧密相连,根据“个体化”的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的人群、疾病和环境,采用不同的处方和芳香疗法途径,收获了良好的防病治病、美化生活、洁净环境和陶冶性情的效果。可以说,发展到今天,中医芳香疗法已经是一种同时作用于生理、心理,并可作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过程的综合性治疗手段,其疗效逐渐被广大医者和患者所肯定。

  目前,芳香疗法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许多权威的、国际性的芳香协会也相继成立。为了使芳香疗法的应用更加科学、规范,也为了培养更多的芳香治疗师,一系列严格的标准被相继制定出来。这些都意味着芳香疗法在当代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认可,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治疗手段。

中国传统芳香疗法的发展史

  传统芳香疗法是指将芳香气味的植物制成各种剂型和香品,达到防病治病、美化生活、洁净环境、陶冶性情目的的一种疗法。芳香疗法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等文明古国。

  殷商

  甲骨文中就有薰燎、艾蒸和酿制香酒的记载。

  周代

  有佩戴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

  秦汉以来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国外的香味药物也传入我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芳香疗法的内涵。距今约2200年的马王堆汉墓被发掘后,发现墓主人手中握有2个香囊,另在箱中发现6个绢袋、4个香囊、2个熏炉和1个绣花枕。香囊内有辛夷、白檀、茅香、胡椒、佩兰、肉桂等,均为芳香类药物。说明当时人们即用芳香疗法来防治疾病、辟秽消毒、清洁环境,且成为一种习俗。

  魏晋以来

  芳香疗法应用已成风尚。曹操曾给诸葛亮修书,并寄赠“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由此可以看出人们视芳香疗法为一种比较豪华的享受,香味药物显得十分珍贵,并成为馈赠的礼品。

  隋唐时期

  海陆交通发达,文化达到鼎盛时期,促进了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芳香疗法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宫室薰香、佩戴香袋、衣服喷香、沐浴香汤、妆锦香膏、品饮香茶等。值得一提的是李珣的《海药本草》收集了50多种芳香药物,成为第一本芳香药的专著。

  宋代

  芳香疗法达到了全盛时期,出现了专事海外运输贸易芳香药的“香舫”。许多芳香疗法著作涌现,如洪刍的《香谱》、颜持约的《香史》、叶廷的《名香谱》等。许多著名的方剂如丁香丸、沉香降气汤、苏合香丸、安息香丸、龙脑饮子等均出现在宋代。

  元代

  在对外经济贸易中,芳香药物仍是主要的商品,如胡椒、白檀、乳香等。

  明代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录芳香药近百种,分别在芳草、香木两类中详加考证和阐述,也详细记载了各种香药在“芳香治疗”和 “芳香养生”方面的应用。朱橚编纂的《普济方》中专辟了“诸汤香煎门”,辑录了明代以前的经验良方,有香汤、香茶、薰香、焚香、香脂等各种芳香疗法。

  清代

  清宫医药档案中,慈禧、光绪御用的香发方、香皂方、香浴方、香丸方等内容丰富,从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能详知清宫使用芳香疗法的实情。如香疗方“冷香丸”,食用的玫瑰洁露、木樨清露,日用的香囊、香串、香瓶、香珠、香枕、香鼎、熏炉等芳香制品和工具,是古代应用传统芳香疗法的生动写照。吴尚先《理瀹骈文》对芳香疗法的作用机理、辨证论治、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做了系统的阐述,使传统芳香疗法有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可见,我国芳香疗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代代相传。

  以上内容节选自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医芳香疗法应用指南》。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相关知识

中医芳香疗法应用指南
中医芳香疗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浅析
芳香疗法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芳香疗法及其实践应用
芳香疗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芳香疗法
什么是芳香疗法?在线播放免费听
深思芳香疗法与中医的关系(转)
中医与芳香疗法.pdf
芳疗知多少 | 神奇的中医芳香疗法

网址: 当医术遇见芳香:芳自中华,香予人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医芳香疗法应用指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565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国古代的哪本著作对芳香疗法的药
下一篇: 芳香疗法大百科 小小书坊::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