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树种生物入侵研究现状与进展
《林业科学》 2006年1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外来树种生物入侵研究现状与进展
郑勇奇 张川红 开通知网号
【摘要】:外来树种如果形成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会产生多方面影响,其中最严重的是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具有爆发性和长期性,且不可逆转。与其他种类的生物相比,外来树种的入侵具有很长的时滞,预测比较困难。我国引种的外来树种数量多,过去对外来树种的生物入侵研究很少,开展外来树种入侵性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估,制定统一的技术规程和标准,确定各种外来树种的入侵性等级,对我国林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我国在外来树种生物入侵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建立外来树种信息系统,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制定外来树种入侵评价标准与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建立外来树种监测及生物入侵早期预警系统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正确处理林木引种与生物入侵的相互关系,对外来树种进行生物入侵风险评估,制定生物入侵防范战略,可以有效地防止生物入侵的发生。同时也要针对树木的生命周期长、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特点,避免夸大外来树种的生物入侵风险,更好地促进外来树种事业的发展。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勇奇;张川红;外来树种生物入侵研究现状与进展[J];林业科学;2006年11期 2 唐龙;刘秋月;周庆诗;高扬;确定力量和随机性在生境可入侵性中的重要性[J];地球环境学报;2022年01期 3 王绍明,张霞,李裕,王刚植物群落可入侵性及其影响因子的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4年04期 4 李象钦;韦春强;潘玉梅;唐赛春;广西三种新记录归化植物及其入侵性分析[J];广西植物;2017年06期 5 曲晨晖;周建军;徐永福;宋小言;杨祎博;吴磊;湖南省7种外来植物新记录及其入侵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1年05期 6 杨晓楠;颜玉娟;王钟曼;曹嵛鑫;景观视角下湿地植物入侵性评价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20年01期 7 刘红彩;李永宝;冯水园;王纳;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植物群落可入侵性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21年03期 8 陈智明;朱彬;徐梅;林静;张翔;胡美玲;龙阳;入侵性害虫阿根廷蚁的形态鉴定[J];植物检疫;2024年02期 9 郑景明;马克平;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可入侵性关系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7期 10 许凯扬,叶万辉群落可入侵性及环境胁迫[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米茹;李香菊;入侵性杂草黄顶菊生育节律的初步研究[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郝建华;强胜;曹飞;刘倩倩;李淑顺;苏门白酒草的繁殖特征与入侵性的关系[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3 熊琳;王进军;紫茎泽兰替代控制的研究进展[A];庆祝重庆市植物保护学会成立10周年暨植保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倪丽萍;郭水良;论DNAC值与被子植物入侵性的关系[A];浙江省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郑勇奇;张川红;王豁然;林木引种与外来物种入侵[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6 于飞海;克隆生活史性状对植物入侵性的贡献[A];第七届长三角植物科学研讨会暨青年学术报告会摘要集[C];2018年 7 李香菊;张米茹;史伟;刘士阳;入侵性杂草黄顶菊生态学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张米茹;李香菊;入侵性杂草黄顶菊的种子发芽特性[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杨明挚;张汉波;吕霞;张婷;紫茎泽兰具有强入侵性的生理机制[A];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10 陈琪伟;如何让初中学生认识生物入侵——结合实际,开展调查,提出治理方案[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毅;珠三角不同植被类型与生境异质性对群落可入侵性的影响[D];华南农业大学;2020年 2 刘聪辉;基于多组学数据对福寿螺生物入侵机制的探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3 郝建华;部分菊科入侵种的有性繁殖特征与入侵性的关系[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王朔;表型可塑性与外来植物入侵性:量化方法、物种、性状及环境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22年 5 洪荣标;滨海湿地入侵植物的生态经济和生态安全管理[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6 黄聪;基于基因组数据的苹果蠹蛾入侵性评估与化学感受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9年 7 袁月;崇明东滩湿地芦苇与互花米草种群间关系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田耀华;紫茎泽兰入侵导致的土壤环境变化及其对不同物种的反馈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嘉鹏;利用组学数据检测昆虫的抗药性和入侵性[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2 诸葛燕辉;土壤微生物在植物多样性影响群落可入侵性中的作用研究[D];鲁东大学;2023年 3 陈鹏东;昆嵛山不同森林群落可入侵性的土壤成因探究[D];鲁东大学;2020年 4 柏桦;防治外来生物入侵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张洪霞;外来海洋生物入侵防控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6 付增娟;黑荆和银荆的生物入侵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7 李方兵;外来生物入侵防控的法律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2年 8 白琼;高中“外来生物入侵与防控”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 9 孟令玉;济南市生物多样性评价及与生物入侵关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10 任继珍;《生物入侵学》(1-2章)翻译实践报告[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云芬;较强的入侵性和环境适应性[N];云南日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陈玺撼 白璐;黄莺花有潜在入侵性,也需小心[N];解放日报;2021年 3 本报记者 房琳琳;防治外来生物入侵拖不起[N];科技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尚武 喻文杰 实习生 曾楚禹;外来生物入侵后患无穷[N];湖南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郄建荣;外来生物入侵致年损失1200亿[N];法制日报;2010年 6 孙贤迅;中国遭受外来生物入侵形势严峻[N];中国贸易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杨晓平;我国生物入侵 损失574亿元[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8 记者 韩牙琴;防控生物入侵 维护生态安全[N];福建科技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黄抗生;中国:阻击外来生物入侵[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沈汝发;全力阻击外来生物入侵[N];福建日报;2007年
相关知识
外来生物入侵的管理与控制
外来生物入侵的管理与控制..ppt
外来生物入侵的管理与控制.ppt
我国外来生物入侵与防治措施
我国海洋外来生物入侵现状、监管问题及建议
外来生物入侵管理与控制.ppt
生物入侵与外来入侵物种的控制
生物入侵的研究与几种外来入侵动物.docx
中国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现状及控制对策
外来生物入侵管理和控制.ppt
网址: 外来树种生物入侵研究现状与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