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打铁花

打铁花

历史渊源编辑本段

“打铁花”是一项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最初,每年春节前,五门工匠们为祭祀老君爷、火神爷而举行祭祀活动,并在晚上打铁花庆祝,以展示本行业的气派并表达对事业发达兴旺的期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打铁花”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形成了不同的式样。明清时期,因官方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确山铁花达到了鼎盛,并从原来的工匠开业庆典扩展到一般性的喜庆活动,如还愿、升迁、嫁娶、高中、建宅节日等。在本土流传过程中,确山铁花不断吸收多种艺术元素,逐渐形成独特表演风格。尽管在战乱和灾害的影响下,确山铁花曾经濒于灭绝,但在杨建军的努力下,自1988年开始,确山铁花再次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主要活动编辑本段

在表演前,需要先架设一个高达一丈的二层八角大棚,高度分别为4米和1.5米,称为“花棚”,其顶部铺满新鲜柳树枝并系上各种烟花、鞭炮和起火装置。此外还有一根丈余高的杆子称为“老杆”,和挂有长鞭和大型烟花的“设彩”。附近还有一座熔化铁汁用的熔炉,用来将生铁烧成铁汁待用。打铁花者使用一根拳头粗细、尺多长、顶端掏有圆形坑槽的柳树棒,棒中盛有铁汁。在打铁花过程中,打花者头戴反扣着的葫芦瓢进行防护,赤裸着上身,手持上下两根棒,快速往返于熔炉和花棚之间,棒中的铁汁冲向花棚,遇到棚顶的柳枝后迸散开来,点燃了花棚上的鞭炮和烟花,铁花飞溅,流星如瀑,鞭炮齐鸣,声震天宇。技高者能一棒击中老杆,点燃最高处的烟花和长鞭,称为“中彩”。其中,2021年春节期间,开封万岁山景区的“打铁花”表演备受关注,火红的铁水被打上天空,引来观众阵阵欢呼。作为开封著名的传统民俗节目,打铁花是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黄河流域十大民间艺术之一。在表演过程中,王家铁水打花第六代传承人王军带领下,使用生铁制作铁水,并通过舀铁水和击打完成了铁花表演,美轮美奂,十分壮观。

传承保护编辑本段

打铁花技艺历史悠久,表演气势磅礴,场面宏大。打花艺人在千余度的铁花中赤膊上阵而能进退自如,不被烫伤,现代烟花的灿烂夺目和传统绝技的神秘惊险交织在一起,令人叹为观止。它涵容了道教文化、商贸习俗、民间工艺等丰富的内容,为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护打铁花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确山县文化馆获得“打铁花”项目保护单位资格。并有诸多传承人致力于对这一千年绝技进行传承和展示性保护工作,其中杨建军自筹资金20多万元组建了确山铁花民间表演队,并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之一,为打铁花的传承价值做出了杰出贡献。

同时,打铁花的传承人还不断创新,如开封打铁花艺人王军则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将民俗元素舞火龙融入其中,并创新出“铁花火龙”表演节目等,为这一传统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社会影响编辑本段

据说,确山铁花有一个远古的传说:在豫南大旱的年代里,大家自愿捐钱修建一座庙宇,并打算在庙内铸造一口大钟。为了准备铸造大钟所需的铁汁,各家各户便把自己家中用不着的铁器拿到场子上,交给铁匠熔化成铁汁。可是就在这时,一群乌鸦飞来树上呱呱乱叫,怎么也不肯走开,闹得铁匠们束手无策。正当困惑之际,场子上突然走出一位老人,他拿起两根柳木,蘸了些熔化的铁汁,然后向上一击,将铁汁溅起了十几米高的金色火花,如同美丽的焰火一般照亮了整个天空,乌鸦只好慌忙逃走。在场的人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震惊了,但等他们反应过来时,老人已经消失了。这个传说证明了确山铁花源远流长的历史,起源于北宋,盛行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最初,确山打铁花活动充满道教色彩和行业特征。在宋代,道教崇尚明师,确山县境内的老乐山曾是道教圣地之一,与武当山、泌阳铜山并称为中原道教三山。社会上的五门工匠(金、银、铜、铁、锡),与道士们共同庆祝祖师“太上老君”。因此,工匠们和道士们有着至亲至近的关系。

相关知识

打铁花那么美,会烫到打铁花的师傅吗?
非遗传承打铁花
打铁花的起源(打铁花的来历)
河南省确山“打铁花”民俗文化研究
打铁花非遗之jizhi浪漫中国传承文化打铁花表演团队 视频
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
【有声手账】中国好手艺㉒:打铁花
不一样的烟花 千年绝技打铁花
西安打铁花表演时间表(附购票入口)
中国非遗“打铁花”的震撼之美

网址: 打铁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579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葫芦——中国独特的特产(葫芦的历
下一篇: “一站式”学生社区| “五彩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