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4年
收藏 |
论文排版
卢嫦 翁国杭 雷祖培 郑而重 林瑞峰 开通知网号
【摘要】: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 caboti)是我国特产珍禽,其栖息地为海拔800——1400米的常绿阔叶林。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通过采用当地阔叶林的建群树种及黄腹角雉的食物树种对区内部分人工针叶林进行了试验性的更新改造。结果表明,在保留林分中阔叶树种成分的情况下,采用人工促进自然更新方式能较快地形成林地的郁闭,郁闭后的阔叶林层次复杂,植物种类丰富,改变了人工针叶林树种单一的状况,也为动物及昆虫特别是黄腹角雉的活动及栖息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极好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这项措施不但能人工营造黄腹角雉的栖息环境,拓展其栖息活动范围,也可以使不同的栖息地块间形成“链接”,促成黄腹角雉不同野生种群之间的交流。此外,更新改造后形成的阔叶林,在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等方面的生态功能都优于针叶林,且不易发生森林病虫害及森林火灾,同时更新改造中也实现了人工林的利用价值,产生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的综合效益。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高凡;亚洲象栖息地修复及食源地建设试验示范研究[D];云南大学;2022年 2 张钦;基于OpenLayers3的自然保护区规划辅助平台的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雷雷;郑方东;李佳琦;林莉斯;雷祖培;章书声;浙江乌岩岭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适宜栖息地的选择[J];生态学杂志;2019年10期 2 郑光美;我国的特产珍禽——黄腹角雉[J];野生动物;1986年04期 3 卢敏勇;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22年06期 4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现身三清山:林间觅食 不惧游人[J];环境与生活;2022年08期 5 郑方东;黄腹角雉:乌岩岭的“吉祥鸟”[J];广西林业;2014年10期 6 张雁云黄腹角雉[J];生物学通报;2003年03期 7 潘碧秀走近世界濒危鸟——黄腹角雉[J];野生动物;2003年02期 8 程松林;廖章文;黄腹角雉 院士关注30年[J];森林与人类;2019年10期 9 翁瑞来;环境好不好 鸟儿最知道[J];福建林业;2024年01期 10 万物和谐 护灵助盛——浙江省黄腹角雉抢救保护基地[J];浙江林业;202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卢嫦;翁国杭;雷祖培;郑而重;林瑞峰;黄腹角雉栖息地的人工营造初探[A];浙江省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张雁云;郑光美;R.Sumner;黄腹角雉的人工授精[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邓文洪;郑光美;栖息地破碎化对黄腹角雉分布模式的影响及保护对策[A];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博野;李立;张雁云;黄腹角雉再引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张雁云;郑光美;浙江乌岩岭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种群生存力分析[A];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张雁云;郑光美;常崇艳;陈晓端;郝如;王赟;黄腹角雉的人工授精研究[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7 李立;桂小杰;朱开明;段文武;笼养条件下黄腹角雉繁殖性能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A];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桂小杰;黄腹角雉保护生物学研究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生存力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方东;乌岩岭保护区黄腹角雉栖息地植被类型及植食性食物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2 吕盛寒;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福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时空利用行为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3 刘园园;人工繁育黄腹角雉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海华 翁卿仑 翁旭欧;泰顺:中国黄腹角雉之乡[N];温州日报;2010年 2 全媒体记者 童梦宁;黄腹角雉种群数列为武夷山国家公园考核指标[N];江西日报;2023年 3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通讯员 李娟;拯救“一级国宝”黄腹角雉[N];湖南日报;2022年 4 记者 包璇漪 报道组 夏安安 林小勇;泰顺成“中国黄腹角雉之乡”[N];浙江日报;2010年 5 记者 翁卿仑;黄腹角雉育雏全记录[N];温州日报;2010年 6 沙默 翁旭欧;给黄腹角雉更好的“家”[N];温州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文峰 通讯员 张兴林 邱鹏;首批人工培育黄腹角雉“放生”[N];湖南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徐黎明 实习生 宁娟霞;山里装录音仪 听珍稀鸟类唱“美声”[N];江西日报;2018年 9 记者 林赛君;不去乌岩岭 可观“吐绶鸡”[N];温州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吴洣麓;189种濒危鸟呼唤你的亲身照顾[N];北京科技报;2007年
相关知识
桂林5处栖息地入选《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我国首批!桂林5处入选
上海南汇东滩鸟类栖息地营造工程的生境评价
生物多样性知多少?在韶关,这里有......
提升大熊猫栖息地质量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成都今年完成大熊猫栖息地人工修复1420亩
现代公共建筑室内花园景观营造初探
候鸟迁飞路线主要栖息地现状与管理进展
水生动物栖息地
新乡土景观视野下的“闲花野草”营造美学初探.docx
机构介绍
网址: 黄腹角雉栖息地的人工营造初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6477.html
上一篇: 栖息地保护对鸟类保护的重要性 |
下一篇: 陆生植物叶片特征及花的形态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