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过春节的日子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呢?如果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通鉴》做出了回答:
司马光先生写道:“大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历纪坏废,宜改正朔。’”(《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699)汉兴初期,百业待兴,袭用秦历,已很不适应工作的需要。于是大臣们建言:自古以来,朝代更替,都要改革历法,而现在的历法太乱,汉朝立朝已有102年,现在改正朔,建新历正是时候。于是,汉武帝接受了大家的建议,下指示要兒宽与博士赐等开会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改用夏历最为合适。于是汉武帝在五月份下诏,命令大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共同制定汉朝的“太初历”并下诏执行,其主要内容为:以正月一日为一年的开头;汉朝以土德得以兴旺发达,所以黄色作为国家标志性颜色;以“5”为吉祥数字,就像现在数字有“8”就吉利一样,不足五个字的要加足,如:“丞相印”要加成“丞相之印章”;确定各类官员职务名称;制定协调官方音律;确定祭祀宗庙的仪式、百官礼仪等。并将其作为国家常规,流传后世。(P699)
《太平御览》对此作了更为详细的记载:“乃定东西,立晷仪,下刻漏,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举终以定朔晦分至,躔离弦望(日月之历)。” ((《太平御览·时序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49)大典星射姓(姓射名姓)等上奏汉武帝,说他们不会计算,要招募一些专门研究历法的人,更加精确地制定“太初历”。“乃选治历邓平及长乐司马可,酒泉侯宜君、侍郎尊及与民间治历者,凡二十余人,方士唐都、巴郡洛下闳与焉。都(负责二十八宿距度)分天部,而闳(负责推算历法)运算转历。乃诏迁用邓平所造八十一分历律,罢废尤疏远者十七家,使校历律昏明。宦者淳于陵渠复覆太初历,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陵渠奏状,遂用邓平历,以平为太史丞。”(引文同上)以上的记述不是很难懂,如果说《通鉴》作了宏观上的记载,《太平御览》则使用技术人员,作了专业方面的描叙。如“立晷仪,下刻漏”等,洛下闳还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制作了“浑仪”,用于测验日月运行。最后,废黜其它17个历法方案,确立邓平的“太初历”,所以,有人将邓平说成中国太阳历之父。
《太初历》已经失传,虽然也不完全科学,以后的执行中也有中断,干扰不断,但作为一月一日为一年年初很少变化(王莽改过),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至今已有2118年。
太初元年以前实行的是什么历法呢?《通鉴》记载:“初,齐威、宣之时,邹衍论着终始五德之运;及始皇并天下,齐人奏之。始皇采用其说,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始改年,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旌旄、节旗皆尚黑;数以六为纪。”(P235) 当初,齐威王、齐宣王的时候,邹衍研究创立了金、木、水、火、土终而复始的“五德相运”学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齐国人将此说奏报给他。始皇采纳了这套学说,认为周朝是火德,秦取代周,从火不能胜水来推算,秦应是水德。于是开始下令更改岁历,新年朝见皇帝与庄贺典礼都从十月初一开始,以十月初一为元旦,也就是春节;衣服、旗帜、符节等都崇尚用黑色;计数以六为一个单位。
根据《太平御览》记载:传说颛顼就设置了管理天地历法的木正重和火正黎两个官职。后来三苗叛乱,两官被废黜,加之一月或一年剩余的天数不好处理,往往出现失误。到尧时重设管理历法的官吏,舜、禹照此办理。“至周武王访箕子,箕子言大法九章,而五纪明历法。”((《太平御览·时序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49)后来周武王访问箕子,箕子说出了大法九章,以岁月日星辰为五纪明确历法。到了春秋五霸时期,历法官员丧失了五纪,继承他们工作的子弟也四处分散。有的逃到夷狄逃脱了战乱,所以有条件记录了“黄帝、颛顼、夏、殷、周及鲁历。”(引文同上)
上面所说的皇帝、颛顼属于传说时代,不可能有历法。夏历即今之农历,民国时期称“阴历”。夏朝大禹即位,以建寅月为岁首。黄帝时“始作甲子,岁纪甲寅,日纪甲子而时节定。”( 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卷一三皇编》) 早在黄帝之时,就制定了天干地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为天干,干即干;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字为地支,支即枝。取天干与地支中各一字依次相配合形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直到壬戌、癸亥共60次,名为六十花甲子。以十二地支安排在每个月里叫月建。夏朝以寅月为岁首,故称建寅,以一月为正月;商朝以丑月为岁首,以十二月为正月;周武王即位,“以建子月为正月”,即今之十一月,上调两个月。前面我们说了秦朝以亥月为岁首,以十月为岁首。
我国历史学家黄现璠先生认为,夏以前的历法都只能是传说,真正实行历法在商朝,很有道理。他说:“我国历法之发生,有谓始于尧,即以《书经·尧典》有‘历象日月星辰’之语为据。又同书《甘誓》之云:‘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即夏正、殷正、周正)《大戴礼记》中亦有《夏小正》一篇。再孔子常谓‘行夏之时’。有论者据此又谓历法始于夏。实则历法之发生,应有一个大前提,即必在农业普遍兴盛于世之后。此证诸世界古国如埃及、巴伦比之历史,斑斑可考。夏人普遍尚过着渔猎畜牧生活,焉能有历法。《书经》、《虞书》、《夏书》都是后人伪作,所言历法,自不可信……孔子托古改制,言必称三代,故以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并列,而不知殷周虽有辂冕,夏则无‘时’。三正之说,或许始于战国时人为改革历法而做的宣传……故历法之发生,不始于畜牧时代之夏,而始于农业兴盛之殷。”(黄现璠;《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86-359)既然,商朝才形成农业社会,那么夏历是后人伪作是可以相信的,所以,汉武帝最早钦定今天春节的日子就确定无疑了。相关知识
春节期间开花的花草有哪些
春节:年轻的古老节日
中秋是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作文(精选24篇)
有财又有爱的日子 接完财神 你买花了吗?
春节的历史演变
春节的来历,春节的由来
关于春节的对联大全集
春节开花的花卉,这几种很好养
春节鲜花祝福语150句
网址: 今天春节的日子是汉武帝钦定的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7190.html
上一篇: 四季如春和四季更替你更喜欢哪一个 |
下一篇: 去燕还回,枯柳还青—— 时光匆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