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山望水、读书吃饭,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让你定义一本书,你会如何回答?
我想,它可能是“人生况味 阅读之间”
"
“匠心读韵”全区职工经典文学作品
朗读比赛展示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职工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热爱并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同时,引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推动“书香镇海”建设,从而不断提高全区职工特别是产业工人的思想道德境界和文学艺术素养,为全区职工在推动镇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更加出彩凝聚强大正能量。根据镇海区第三届职工读书节活动安排,区总工会在全区职工中开展了“匠心读韵”经典文学作品推荐朗读比赛,得到了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截止7月底共收到作品60余篇,现将作品进行展示。
“阅读原文”投票给您最喜欢的作品编号吧。
书香镇海
ZHENHAI BOOK DAY
镇海区中心学校工会
张怡芳
51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感悟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节选(稍有改动)。选文字里行间流露的自信、执着、热忱以及不忘初心的沉静都令人心动。深处幽谷的百合花不受世俗的束缚,心存梦想,并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使自己的生命更完美。百合花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感悟。百合花的成功使我们意识到:人生道路上也要像百合那样有信心,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执着的追求,这样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有酸甜,有苦辣,但我都会怀着坚定的信念走下去,风雨无惧,去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淡淡的百合花,却因为怀着坚定的信念而美丽,朴素的不能再朴素的语言,却因为信念成为人生箴言。
每一段岁月都有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动听的歌里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慢慢弹奏,不论时间如何变迁,我心中的百合定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镇海区实验小学工会
李贝尔
52《兰亭集序》
感悟
《兰亭集序》的作者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这篇文章是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风雅集会时创作的,文章记叙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文章体现了作者的哲学观,他认为生是快乐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但人生之乐短暂,人生也很短暂,想到这里,作者不禁发出了“岂不痛哉”这样的感慨。他强调 “今后”的人们面临的人生困境与现在的人们是相同的,而感受也是相同的。今天我们“有感于斯文”,但不要仅仅伤感于生命的悲剧色彩,更要珍惜一切美好的东西。《兰亭集序》的总体情感是积极的,它不同于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而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积极的处事态度也值得当今的我们去学习。
傅志威
53《兰亭集序》
感悟
《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它不仅倾倒了后世第一流的书法家如虞世南、欧阳询、等,也成了普通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书的必经之路。当然它的完美,不仅仅在于字面和书法的极度华丽与典雅,更在于它的精神内核:用极度华美的笔触来书写人世间最永恒的悲哀———生命无常,万物易逝。
看王羲之的原稿,刚提笔时笔势工整内敛,但到最后转为挥洒不羁。原因可能是微醺时的恣意,但更可能是不胜心中之苦的放纵。整篇序贯穿着一种叹年华、惜光阴的情感,同时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对人生价值的肯定。“斯文”给我们的启示首先应当是珍惜时光。岁月的长河裹扶着历史的洪流,每个人在其中都是最不起眼的那一粟。但另一方面,它带给我们的更应该是一种乐观与清心的人生态度。正如曹植《空引》以“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结尾,也许这种慷慨激昂的豪情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既然岁月易逝,何不秉烛夜游?行乐须及春,其内涵更应该是及时奋斗。
放下那些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更短暂的忧愁,既然人生苦短,更要乐观面对。有时候,越是汲汲于欢乐,欢乐离我们的距离反而越远。若有一颗平和的心,从平凡中发现美好,那么又何须为人生短暂而叹息呢?
朗读人
邱天天
54《致橡树》
感悟
《致橡树》是现代作家舒婷创作于1977年的一首爱情诗。但在我看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首表达女性追求自由,呼唤平等的人格理想诗。作者用“木棉”来象征现代女性:枝干挺直坚韧,顶天立地,仿佛一个屹立不倒的英雄。颜色是鲜红色的,这仿佛是无畏的英雄在奋斗中洒下的斑斑血迹。木棉还是一种倔强洒脱的花,她从来不需要绿叶的衬托,也不依附其他树木。哪怕连它的坠落也分外的豪气!木棉还被誉为“英雄花”,象征着女性具有外柔内刚之美。
作为新时代觉醒的女诗人,舒婷告诉女性们,你们不应该永远软弱,而是应该具备男子汉一样的英雄气魄、热情奔放和生机勃勃,你们也可以像光、像火一样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你们也有追求独立平等爱情的权利。这首诗不仅在当时,甚至在当代仍对女性有启示意义。
镇海区精英小学工会
朗读人
张卡妮、王晶、赵丹、高丹、史超、杨敏莉、周海娟、高旭杰、顾元敏、王艳飞、王楹
55《祖国,我爱你》
感悟
我们的祖国是一位饱经苦难、历经百年沧桑的母亲。过去苦难的中国,犹如一条沉睡的巨龙。而现如今,我们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爱国需要英雄,但爱国不止是豪情壮举,特别是在当今的和平年代,爱国有很多方式,爱国需要的是点点滴滴。祖国已在我心中,已成了烙印,无论在哪儿,都不会忘记我的祖国那响亮的名字——中国。
镇海张和祥小学工会
徐丹
56《春天的小雨》
感悟
朗读作品节选自《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整篇文章都是通过描写春雨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美好、无私,引发我们喜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在配乐朗读过程中,屋外亦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虽然如今是梅雨时节,但我仿佛随着作者置身于这场春雨之中,感受着春雨滴到头上、脸上、身上时的些微凉意,顿时少了一丝暑气。
戴妍
57《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感悟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首先是写出“四月天”这一意象,以春风轻灵、春光明媚、春色多变等四月天的季候特征;最后诗人直抒情意,概言“你”就是“爱”,就是“暖”,就是“希望”。而在抗疫期间的抗疫战士们就是我们的爱和希望。
朗读人
顾朦朦
58《夏天的雨》
感悟
作者笔下的雨,如此酣畅淋漓,让我深切体会夏天之雨的境界,如此个性鲜明,毫不拖沓,正如苏东坡一则关于"不亦乐乎"的感叹,大致意思是说在夏日燠热难耐之时,大汗淋漓,好风四起、电光耀目、大雨携狂风倾盆而注,都是一连串的"不亦乐乎"。
朗读人
刘良婷
59《海上日出》
感悟
《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尽管作者"常常"早起看日出,可还是神情专注、满怀欣喜,以十分急切的心情等待着日出辉煌时刻的来临,可见作者看日出,向往光明的强烈愿望。也正因为作者观察时的全神贯注,才写出了海上日出特有的景象。
作者笔下的红日出海图壮观、辉煌,给人以启迪。这也是作者热爱光明的喜悦心情的表白。最后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也是对文中大量"奇观"事实的精辟概括,海上日出的景观"奇"在何处?"奇"在它显示了光明的力量如此之伟大!
镇海区炼化小学工会
朗读人
张银萍
6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感悟
这是海伦·凯勒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语句,该书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前半部分主要抒写了海伦变成盲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她以一名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我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在物欲横流、喧嚣嘈杂的社会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剂“心灵鸡汤”或许能成为我们精神食粮中无尽的美味,激励人们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来源:基层建设部
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世界十大经典自然文学作品:第一知名度高,寂静的春天上榜
《我想把这个世界读给你听》:与西方经典文学来一场心灵对话
全市职工插花比赛举行
古代文学作品有哪些?
呈贡开展第二届职工插花比赛 300名职工“竞技”花艺
汉语魔方社团开展“推广普语之风 传承经典之韵”阅读分享会
唱响“五月鲜花” 尽展职工风采
匠心之美在花间绽放!2024年昆明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花卉行业竞赛在呈贡举行
杭州“匠心提质绣杭城”绣出四条风景线献礼亚运倒计时100天
上海市民职工海派插花大赛总决赛今日举行,优秀作品抢先看
网址: “匠心读韵”全区职工经典文学作品朗读比赛展示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7564.html
上一篇: “童心颂祖国,妙笔绘中华”——胜 |
下一篇: 镜头下的“锦绣澜湄”——“锦绣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