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子村蜂蜜自动化加工流水线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张茜 通讯员 黄锐 报道:灌装、喷码、贴标、装箱……10月29日,记者在位于茅箭区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营子村的蜂蜜加工车间看到,蜂蜜自动化加工流水线正繁忙运转,一瓶瓶印有“中华小蜜蜂蜂蜜”字样的产品正匀速“走”下生产线,香甜的味道弥漫整个车间。
据悉,茅箭区于2019年被中国蜂产品协会授予“中国多花(中蜂)蜜之乡”称号,是全国首个中蜂蜜之乡。境内山清水秀、林密花香,森林覆盖率高达87%,养蜂条件优越,中华蜜蜂养殖历史悠久。
“现在村里统一把蜂蜜收购给加工厂了,生产出来的瓶蜜、勺蜜漂亮又大气,不愁销路!”营子村村民李德全大爷笑眯眯地告诉记者。据了解,营子村蜂蜜加工车间于今年9月5日正式投入运营,是由茅箭区产投公司与营子村共同打造的,产品包含勺蜜、瓶蜜等多种类型,日产量超1000公斤。茅箭区采取“区属国资平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农户”的产业联盟联动模式,加强产销对接,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近年来,茅箭区大力发展中蜂养殖产业,率先成立十堰首个县市区级蜂产业链、县市区级蜂业协会、蜂产业联盟,真金白银支持蜂旅产业全链条发展。同时,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大力实施林相改造,扩建蜜源种植基地,发展以连翘、五倍子、紫玉兰、樱花、刺槐为主的花卉苗木8万余株,丰富蜜源植物资源,生产优质蜂花粉,提升蜂产品品质。该区生产的绿色纯天然、品质上乘、营养丰富的蜂蜜深受消费者青睐。
为进一步提升蜂蜜品质,茅箭区在茅塔乡王家村引进智慧蜂场。通过每个蜂箱上安装的白色智能监测盒子,可实时查看蜂箱的温度、湿度、音量和重量等数据。“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蜂蜜的品质,而且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茅箭区蜂业协会养蜂技术员王强介绍,原来一个人只能管理200个蜂箱,现在可以管理400多个蜂箱,管理效率提升了一倍。
目前,茅箭区共有26个村发展了中华蜜蜂养殖产业,中蜂养殖规模达到14000群(箱),发展蜂场96个。截至目前,已产出蜂蜜13405公斤,初步形成了蜜蜂养殖、蜂产品加工、蜂文化研学旅游、蜂疗康养美容、蜂产品餐饮等业态相融合的全产业链条,年生产蜂产品200多吨,蜂产业链总产值4000多万元。
相关知识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华溪村乡村振兴背后的生态故事
开展中蜂养殖培训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房山区启动果花蜂产业物资发放工作,助力产业恢复和发展
房山区启动果花蜂产业物资发放工作,助力产业恢复和发展 — 新京报
茅箭区加快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观察
蝶舞蜂飞花正艳 乡村沃田绘新景
2024年国际蜂联亚洲区域研讨会在北京密云启幕
兰花产业促发展 乡村振兴动力强
【乡村振兴】“多肉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民乐: 兰花产业多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网址: 茅箭区大力发展中蜂养殖产业:乡村振兴有“蜜”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8306.html
上一篇: 河北定州用活林下资源 一地生“两 |
下一篇: 山东恐龙蛋李子树苗种植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