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安全隐患多,管理难;老旧设施多,环境改善难;居民矛盾多,自治服务难。这些治理难题,如何一一破解?
老旧小区治理,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盘龙区茨坝街道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将老旧小区改造和基层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精准施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小区环境好、院落治安好、邻里关系好、居民言行好……如今,茨坝街道老旧小区处处焕发出新气象。
党建引领绘出“同心圆”
“楼上住户长时间发出噪音,严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多次上门劝说,对方不听还起了争执,我们也无法,社区能不能帮帮我?”日前,农科院家属区居民张阿姨来到青松路社区寻求帮助。
群众事是大事。面对群众这一诉求,社区网格员联合社区民警立即到住户家中进行调解,经过1小时的说理,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握手言和。
茨坝街道推行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网格长、党小组长兼任楼栋长、党员中心户兼任网格员制度,将各项工作融进网格体系,实现党建引领下的“一网统筹 多网合一”治理模式,打通多网融合服务壁垒。
此外,还制定完善网格党支部工作职责、议事制度、小区党建工作清单,“就地取才”选拔热爱社区事业、善于整合资源、会做群众工作的优秀人才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划定责任区,织牢织密直接服务群众的“熟人网络”。
居民参与激活“邻治理”
10月上旬,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协商”会议在青松社区劲松里小区召开。茨坝街道、青松路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等20余人,对污水管主管堵塞导致粪水外溢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后,围坐在一起把小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摆开,畅所欲言谈想法,集思广益寻良策。
经社区与居民协商达成一致,以共同出资的方式解决堵塞问题。经过居民自筹及使用社区专项经费,彻底解决了污水主管堵塞问题,居民出行方便了,环境也改善了。
茨坝街道成立居民自治小组、物业管理委员会,选举产生物委会成员参与治理。同时,打造小区居民“议事厅”,开展院落居民会议,让居民们“议一议”,拉近邻里关系,激发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积极性。
“在院坝党支部、物委会、居民自治小组的共同监督下,整治了小区违搭违建、垃圾乱堆、车辆乱停乱放、高空抛物、不文明养犬遛狗等乱象。”青松路社区五级治理专职副主任刘雪娟说。
阵地建设筑牢“法治墙”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这是茨坝街道普法员的宣传口诀,也是社区居民牢记于心、外化于行的警示句。
走进花渔沟社区普法广场,道路两侧栏杆上挂着形式各样的普法小黑板,写满普法小知识,很是显眼,群众普法有了新“课堂”。
茨坝街道以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为依托,通过积极探索开展法治宣传阵地建设,使法治宣传教育真正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在辖区居民群众休闲娱乐时,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茨坝街道“防范电信诈骗”“法助维权”“健康义诊”等普法主题活动相继开展。“我闲着都来普法广场转一圈,不知不觉学到了法律知识,还可以和邻居们唠唠家常。”带着孙子散步的居民刘奶奶笑着说。
环境改善提升“幸福感”
走进茨坝街道青松路社区红梅里小巷,空气清新,路面干净。蓝天绿树与青砖红墙间,乘凉的人三三两两,老年人买菜归来谈笑风生,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
500米背街小巷,是居民的“幸福走廊”。“从前,老旧小区居民没有休憩地,如今,想下楼走走,居民有处可去。”说起青松路社区红梅里小区改造前后的变化,居民陈启义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茨坝街道以“幸福红梅里”为主题,对小区环境进行提升改造,将道路改造为以历史文化、绿植、健步、休憩为主题的林荫小道、涂鸦走廊。原本脏乱差的小区变得“四季有花赏,时时有花香”,不但美化了环境,还增强了居民幸福感,提升了居民自觉爱护身边环境的意识。
从老旧小区环境、设施的改善,以及洋溢在居民脸上的笑容,能感受到茨坝街道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的努力。茨坝街道将继续以小切口撬动老旧小区治理大课题,用现代社区精细治理为居民描绘“幸福地图”。
记者刘会芳报道
相关知识
对标未来社区!看余杭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如何“乘风破浪”——浙江在线
“党建+自治” 小区院落治理的鲜花在八角井盛开
改出“高颜值”造出“幸福感”——漳州市创新机制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江汉区花楼水塔街道:老旧花坛变新颜 共同缔造有良方
焕新蝶变!这个小区升级改造完成,居民乐开了花
满春街道长堤社区:党建引领融合治理 小区花坛换新颜
修路面、整花坛!丰台这个街道打出治理“组合拳” 刷新社区“新面貌”——
敦化新闻网 街道送花美小区 扮靓环境展新颜
党建引领 治管并举 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北京花园老旧小区改造为例
兰州老旧小区凌乱菜园变花园 居民植绿靓化城市“里子”
网址: 茨坝街道老旧小区的治理之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1963.html
上一篇: 环境保护宣传口号(精选150句) |
下一篇: 改善环境的建议书 改善环境建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