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现代景观形态原型及案例解析

现代景观形态原型及案例解析

  现代景观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然而,创造这些作品的灵感从何而来?作品形态从何而来?法国学者巴赞曾在《美术简史》中写道:“若想正确地认识人类最古老的精神表现方式,必须从原始艺术创作的最初冲动中寻根溯源。”笔者试图把一些作品还原,寻其创作的根源及作品的形态原型,因为原型的事物具有震憾心灵的力量。现代景观从古典园林演化至现代开放式空间,再到现代开放式景观、大地艺术,其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深化与扩展,开放性已成为现代景观的基本特征。从现代景观的形式原型和早期形态可以看出,现代景观强调视觉艺术形象和环境生态绿化,与之相对应,现代景观形态原型包含空间形态原型和环境生态原型。

1、空间形态原型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的节奏及欣赏景观的角度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换而发生变化,而景观的空间形态更趋于整体化。受现代艺术和现代摄影、现代雕塑和大地艺术等当代艺术的影响,空间形态原型分为图案式、场景式和雕塑式三种。

1.1 图案式

图案式的原型包括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现代艺术又分为现代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风格派、绝对王义和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艺术。同时,当代艺术中的解构主女和极简主义艺术也是图案式景观的原型。
在讦多现代景观作品中,图案式设计运用得较为广泛,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形式。

(1)科帕卡巴纳海滩

位于里约热内卢的科帕卡巴纳海滩是世界最著名的四大海滩之一,海滩边缘曾经与一幢幢的建筑紧紧相连。为了在城市与大海之间创造过渡区域,政府人工填海修建了海滨大道——大西洋大街(图1)。
布雷马克斯对这块长约4km的地段进行了景观设计。由于受停车场入口和地下服务设施的限制,景观设计主要以开放、宽阔的步行道为主,在土壤深度足够的情况下才种树。
人行道的设计主要采用了富于视觉变化的图案,用马赛克作为铺装材料,颜色以本地常用的白、黑和可可棕(红)为主。从高空俯瞰,人行道是系列连续的抽象的图案,自然而流畅,没有两个图案是一样的,非常引人注目,减轻了人们视觉上的单调感。
紧靠海滩的步行道,设计师用黑和白的马赛克拼成了抛物线状的波纹,与海浪相呼应。现在这已经成了科帕卡巴纳海滩的标志。
步行道上,树木常被四五株地种植在一起,在炎炎的烈日下为人们提供了宜人的树荫。树下成组地布置着一些座椅,为行人提供休憩的空间。

1.2 场景式

场景式设计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且震憾人心灵的景观画面,它源于设计师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动态姜的认识,通过抓住转瞬即逝的东西,给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以及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历史的怀念,与传统园林的“寓情于景”有异曲同工之妙。

(1)特茹河和特兰考河公园

这个公园的规划是一个与1998年里斯本国际博览会相关的环境设计项目。公园内有一个污水处理设施,但面临着诸如疏浚港口、处理垃圾和废弃物等许多问题。设计者啥格里夫斯建议利用这些废弃物进行地表的塑造,使这个地区平坦的地表形成隆起的变化,创造出起伏的地形(图3)。新月形的土丘好像风蚀沙丘的形状,与附近的山脉和谷地一起,让人联想到被风吹动着的涟漪的水波。从河边的自然形态到远离河岸的清晰的人工设计,地表的形态在逐渐变化。但河边的沼泽地被保留了下来,作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草地及规划中的设施,包括码头、节日广场、儿童游戏场、高尔夫球场、马术场、网球场、排球场、露天游乐场、商店和咖啡店等,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场所。原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将被更新,规划还通过软泥消化,植物吸收、光台分解和表层)中洗等  系列处理方法对污水、废弃物进行处理。

(2)南湾公园

南湾公园位于曼哈顿岛的最南端,是巴特利公园的一部分、在南湾公园的后面,一边是高耸入云的世界贸易中心,另一边是自由女神雕段及大西洋。当时的纽约市没有什么比作为人工要素的南湾公园与它周围的自然环境的冲突更加突出的了,为此,巴特利公园城管理机构组织了一个由艺术家、建筑师及景观设计师组成的合作队伍,为个新的低层住宅社区从那些可怕的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下“逃脱”出来,提供了一个庇护场所。
设计理念来自于对自然海湾及北大西洋海滨的研究结果。依据这些研究结果,园林设计师从所有的海湾中提取了相应的空间要素,创造了一个海湾的原型(图4)。
沿海种植着多枝干的稠密刺槐林,遍布着广阔的海濉草地,蔷薇对应着线形的海堤墙及未加刻意修饰的人工海滨环境——类似沙丘的地势和个由散布的岩石组成的南湾“内海岸”,使人感受到这是一片受保护的自然海岸。在水中布置的木桩及树林隐喻了支撑公园的梁与墩的底部构造。较高的步行道与较低的游步道沿海岸逶迤延伸,时断时续,引导着人们前往水滨,亦为人们观赏滨水区和自由女神像提供了不同的观赏空间。

(3)“新门”

“新门”原先为一片废弃地,现正被重新改造成州立公园和休闲场所。基于原环境的无序的情况,设计者Ireland创造了一个壮观的雕塑性景观,给环境注入了活力。他将散弃在地上的混凝土碎石板构筑成了两面巨大的石墙,这两面石墙逐渐围合成一条通向“永不妥协”之湾的狭窄通道。“新门”在周边的荒凉与混乱中突起,“讲述”着原始的伟大,令人不禁想起纽格兰格(Newgrange) ——一个爱尔兰石器时代的由4000吨岩石构建而成的蔓地(图5)。

(4)树木和“灵魂的墓地”

这个项目用地为中世纪教堂的花园所环绕,因此被定位为“托洛萨市已故市民的最好的‘灵魂墓地’”。
教堂南、北两部分的风格截然不同。北部是一片人工林,这里将被建设成为一个梦幻般的地方以与自然融为一体。巨大的锯齿状岩石被打了许多孔,以给阿卡迪亚教区的干枯的大树提供庇护所。而树上悬挂着的电线和探路灯,仿佛树叶般。教堂的南部以前是宫殿式花园。“灵魂墓地”的内涵通过路面铺装得以体现,对祭拜的人来说,与人体尺寸相仿的混凝土板仿佛是墓园中的墓碑。
这一区域设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以最简洁的万法创造了“空”的形式,准确地把握了人们精神上的感受并加以体现(图6)。

(5)格里弗特公园

在乌得勒支格里弗特公园的方案中,格里弗特河与个地势较高的池塘趸汇。在不同水位的交汇处,瀑布倾泻而下,设计的创意之处就在于:如果地面无法“承受”水的冲击就会“开裂”。水上的护栏使步行道畅通,游客在行进的同时可触摸到溅起的水花;护栏下方的斜坡中断并且在水流弯转向河流的地万逐渐平缓,步行道也顺流而设(图7)。

(3)“结合”

女艺术家塔哈的灵感来自于大海退潮后在沙滩上留下的层层波纹,丘陵地区典型的农业景观——梯田,海边岩石上沉积的贝壳,鸟类的羽毛,以及自然界中各种层叠的天然物。因此,她的作品大多为各种形式的复杂台地,曲线的,直线的、折线的,层层叠叠,形成有趣的和独一无二的硬质景观。20世纪80年代,塔哈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凯斯威斯顿大学设计了个叫做“结合”的红褐色花岗岩台地雕塑:分别平行于两条道路的台地的两个部分以定的角度相交,  半有跌落的泉水,一半是旱地,成为戏水和休息的场所。如它的名称所暗示的,水台阶和旱台地的结台不仅对应于周围道路的轴线,而且还象征着学校历史上的两次台并(图10)。

(4)“时间之岛”

大多数大地艺术作品地处偏僻的田野和荒原,很少有人能够亲临现场体验它的魅力,而且有些作品因其超大的尺度只有从高处才能看到其全貌,因此,大部分人是通过照片、录像来了解这些艺术品的。在一个高度世俗化的现代社会,当大地艺术将自然的纯净和原始宗教的神秘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憾,它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然也有不少振奋人心的作品并非远离人境、难以接近。1994年-1997年德国画家霍德里德和睢塑家施拉米格基于飞机起降的瞬间产生的灵感,在新建成的尊尼黑机场附近创造了大地艺术作品“时间之岛”,这是个在300m×400m的大地上犁出的图案,像田间的耕地,像东方园林中的砂纹,像儿童堆积的沙丘,更像是大地上的音符。当飞机飞向蓝天,或是缓缓降落时,飞机上的乘客都能看见这个富于动感的地标,从而产生诸多的遐想,亦加深了对慕尼黑的美好印象(图11)。

2、环境生态原型

二战后,当景现行业的工作领域和范围由小尺度或孤立的花园和公园急剧扩展为复杂的有机联系的社区、城市、郊区和区域的范围时,景观设计师的任务和责任就逐渐转变为帮助人类合理地进行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为人类创造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师的重要性和肩负的使命日益增加,景观设计与生态科学更加密不可分。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环境保护主义和生态思想的影响,更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如反映生物的区域性;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它自然资源;依靠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日光、自然风和降水;选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是注重对乡土植物的运用;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并利用废弃的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减少维护的成本,加强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挥自然自身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的痕迹。这些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万面。这些现代景观设计的原型即“基地原型”,是源于对基地的现状、历史与自然生态的理解而进行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生态保护.即环境生态原型。

2.2 华盛须州RentOn水园

华盛顿州RentOn水园(Water works Gardens)工程是一项集生态和艺术于体的工程。水园内原有一块湿地,位于一个废水处理厂旁边,每当暴雨来临的时候,周围道路和停车场的污水、雨水便汇集于此,如果进行人工排污处理,不仅代价昂贵,还会破坏原有的湿地,这与生态原则相违背。于是水园的建设定位为以自然的方式处理污水、雨水,体现自然系统的自净能力,增加湿地,创造花园空间:污水、雨水被引导注入11个池塘,待其中的颗粒状污染物在池塘中沉淀后再流到湿地,最后通过呈带状种植的湿地植物如莎草.灯芯草、黄鸢尾、红枝山,茉萸等的分解得以完全的过滤,同时净化过的水成为了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水源(图14j。艺术家的介入使整个花园有了独特的美感,花国就像一株繁茂的植物,池塘就像叶片和花,小路恰似植物的茎;一条小径曲折穿过池塘和湿地,并与园外的步行路相联系;水缓缓地流经5个种植着一些大型花卉的花园空间,其中还有一个奇妙的岩洞,洞窟的表面镶嵌着彩色的石块和卵石,地面的图案就像巨大的植物,从地下生长到墙上,寓意着水通过净化得到再生的过程(图15]。这生态花园充分地体现了自然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和能动性。

3、小结

现代艺术思潮如抽象艺术与超现实主义,使景观设计在讲究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景观的形态艺术,并成为图案式形态的原型。无论古典园林还是现代景观,其设计灵感大都来源于自然,而自然的景观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季节的变换,草木的荣枯,河流的盈、涸  往往使得自然景观最美丽的一刻稍纵即逝。现代景观设计可通过新的理念和手法将之“定格”下来;同时,受历史主义和文脉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景观注重对意义或场所精神的追求,它们或通过直接引用符号化了的“只言片语”的传统语汇,或通过隐喻与象征的手法将意义隐含于设计中,使景观带上文化或地方印迹。这就是场景式景观原型的两个方面。
大地艺术是对景观设计领域一次全新的开拓,它和现代雕塑艺术都使人们找回了许多长期被忽视甚至缺失了的传统元素:地形设计的艺术化处理、超大尺度的景观设计、雕塑的主题化、新的造景元素的引人等,都使景观产生了奇特的效果,并成为雕塑式景观的原型。
生态理念的引人使现代景观设计师不再把景观设计看成是一个孤立的造景过程,而是整体生态环境的部分,并考虑其对周边生态影响的程度、范围及方式,加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它们成为环境生态原型。
当然,现代景观设计作品中,图案式,场景式,雕塑式原型及环境生态原型并是不孤立地存在的,而是其中二者或三者的综台运用,图案式是景观形态的平面构图形式,场景式、雕塑式及环境生态原型则丰富和充实了作品的功能与内涵。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张振文.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继承与创新[J].世界建筑,2003,(11).
[3]张晋石.布雪·马克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梅尔,等著,王晓俊译.园林设计论坛[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5]张红卫.哈格里夫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6]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李正平.野口勇[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8]王晓俊,等译.玛莎·施瓦兹[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苏龙,男,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为北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金云峰,男,现为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4年9月20日
出版日期:2005年2月5日<                            

相关知识

现代园林景观案例范文
翡翠如意雕刻原型:探究其植物种类及相关艺术价值
绿色设计景观案例(精选5篇)
现代园林设计案例范文
广场水景观设计及形态特征
庭院景观风格及案例说明资料.doc
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例6篇
考点解析
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文
花卉设计案例.pptx

网址: 现代景观形态原型及案例解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299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谈园林设计手法中的“隔”
下一篇: 浅谈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