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竹山县山银花栽植管理技术

竹山县山银花栽植管理技术

竹山县山银花栽植管理技术

竹山县山银花栽植管理技术

熊 飞

山银花主产于湖南省、四川省、江西省等地,与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等地出产的北方金银花同属忍冬科植物,均以干燥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凉血化瘀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热、瘟病初起、疮疡疔毒、红肿热痛、便脓血等症。

山银花在湖南省隆回县种植面积较大。经过多年持续发展,目前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2016年,湖北省竹山县政府组织部分干部赴隆回县考察,随后将山银花作为中药材重点发展品种引进种植并获得成功。实践证明:与鄂西北山区当地金银花相比,山银花具有花蕾分布集中且蕾期较长,产量高、易采摘,成本低、效益高等诸多优势。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择优良品

种与适种区域目前湖南省隆回 县 已 培 育 出 湘蕾 一 号 、 二 号 、三 号 、 四 号 、 五号等各具特色的优良山银花品种,其中湘蕾一号、二号适宜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种植;三号、四号、五号适宜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中低山区种植。在实际种植时,应根据当地海拔、坡向、气候等条件,先选择2~3个品种试种,通过观察、比较后再确定最佳推广品种。

从外地购进的种苗,在长途调运过程中要注意保湿、降温,防止外层种苗风干或内部种苗上烧,导致栽后死苗严重。大面积推广阶段,最好在当地建设育苗基地,就近扦插或嫁接育苗,确保栽植成活率。

二、选择适宜地块和土壤

山银花虽耐寒、耐旱、耐瘠薄,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人工栽培想要获得高产、高效,必须选择适宜地块和土壤。最好将山银花种植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向阳坡地;反之,地势低洼、荫蔽潮湿、土质黏重或过于瘠薄的地块不宜种植,山区沟槽田排水不畅、容易渍水,不能用于栽植山银花。

三、整地施肥与合理密植

基地和地块位置选定后,面积大时要进行整体设计,先规划好机耕路与作业道,清理地表后将土壤深翻炕垡,拣净树根、乱草和石块等杂物。冬前开窝施肥,行距2米、窝距1.5~2米(折亩开窝160~220个),窝宽、深各30~40厘米,每窝基施土杂肥5~7千克或饼肥0.25千克。若无有机肥,也可窝施优质硫酸钾型复合肥0.15千克,随后将肥料与窝内土壤混匀,上盖一层碎土防止肥料挥发、流失。

山银花可秋季栽植,也可在春季栽植,以秋季栽植为佳。栽 植 前 先 将 种 苗 适 当 修剪,嫁接口以上留2~3个节、2~3片叶,留1条主蔓作为主干培养 , 其 余 侧 枝 、 弱枝、叶片全部剪掉,以减少水分蒸发。如 果 是 嫁 接 苗 , 栽前还需用刀片将捆绑在嫁接口处的薄膜划开,以免影响生长。

苗栽植前,将其根部用50~100毫克/千克生根粉溶液和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泡8~10个小时,以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每窝栽健壮种苗1株,栽时注意将苗扶正,使根系保持舒展,先用细碎表土回填将根部盖严,再用底层生土回填至嫁接部位,然后踩实并浇足定根水,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后盖一层碎土防止表土龟裂。栽后在树盘覆盖直径1~1.2米的地膜,可起到增温保温、保墒保肥、抑制杂草的作用,有效提高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四、加强管理促生长

山银花移栽成活后需加强管理,促其快速生长,早成园、早投产,避免重建轻管、前建后荒。具体措施如下:

1. 中耕除草

一般在春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多雨年份还要在杂草生长旺盛的夏季除草1~2次。中耕除草时注意幼苗根际周围宜浅,远处可稍深,靠近根部的杂草需手工拔除,避免损伤根系,影响植株成活与生长。秋季中耕时,还要对根际实施培土,用土覆盖嫁接口,确保植株安全越冬。

山银花花蕾

2. 及时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根据植株长势和生长发育需求,及时追肥。追肥要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因地、因树配方施肥,确保养分供应及时、充足、均衡。一般在春季新梢萌发前和秋季越冬前各追肥1次,幼树可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适当增加追肥次数。投产后的山银花,需根据植株对养分需求逐渐加大肥料用量。盛产期的山银花,还需在春末夏初现蕾前,用0.4%尿素+0.1%硼肥或其他商品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为花蕾生长及时快速补充养分。另外,山银花对氮肥、磷肥需求量相对较大,在春季新梢萌动前施氮肥,现蕾开花前施磷肥,可促进植株生长,提高花蕾产量。具体操作是,一般结合中耕除草,沿树冠滴水线开环状沟,沟深约20厘米,将有机肥与化肥混合均匀后撒入沟中,随后盖土以防养分流失。

3. 整形修剪

山银花需抓好整形修剪,塑造适宜树形,才能保持通风透光良好,便于管理、采摘,获得高产高效。

山银花整形方式有多种,大部分采用单干冠状树形。其整形修剪方法是:种苗栽植后,在其旁边垂直向下插1根长130~150厘米的竹棍,将主蔓绑缚在竹棍上作为主干。山银花缓苗后,将主干以外的萌芽、枝蔓全部抹除,集中养分供主干生长。待主干长到50~60厘米时摘心、打顶,促进侧芽萌发分枝。植株生长1年后,在主干离地面30~40厘米高处,选留3~4个生长方向不同的分枝培养作为第一层主枝,其余分枝全部剪掉。下一年再在第一层主枝上方10~30厘米处,选留3~4个不同方向的分枝培养作为第二层主枝。以后每年均按照此法逐级蓄留分枝,最终使整个植株高度达150厘米,有12~15个主枝。按照此法修剪树体成型后,每株有1个明显的主干,每级有3~4个主枝,整个树形呈冠状。山银花修剪时间,主要在冬季和夏季。冬剪在11月至翌年2月进行,重点剪去枯枝和影响树形的交叉枝、徒长枝。夏季在6~9月摘花后进行,主要是剪去过密枝、病虫枝、细弱枝,同时摘心、打顶、抹芽。

山银花蒸汽杀青

4. 抗旱排涝

山银花虽耐旱性强、耐湿,但持续干旱对其生长影响较大,土壤过湿对其影响更大,会造成植株长势衰弱,长期渍水则会直接导致植株死亡。极端恶劣气候对现蕾开花的山银花影响较大,持续干旱、雨水过多、湿度过大,都会造成花蕾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鄂西北山区夏季旱涝灾害发生频繁,要提高山银花产量与品质,重点要抓好抗旱排涝。苗栽植当年,遇持续干旱要及时浇水,防止因土壤严重缺墒导致死苗。苗栽植成活后,遇持续干旱仍要注意抗旱。盛夏多雨季节,遇暴雨或持续降雨,低洼高湿地块要注意及时疏通沟渠、排涝防渍。现蕾开花期遇持续干旱,要设法浇水抗旱。

烘干的山银花成品

五、抓好病虫害防治

山银花病虫害较少。人工栽培条件下其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白绢病、白粉病、褐斑病、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咖啡虎天牛、金银花尺蠖、豹蠹蛾、银花叶蜂等。

根腐病病菌从根部侵入,可向植株上部蔓延,多表现为整株发病。轻者叶片颜色变浅,随着病情加重叶片逐渐发黄、脱落,严重者整株枯死。高温、高湿情况下此病发展较快且危害加重。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该病有逐年加重趋势。

白绢病通常发生在植株根茎部或茎基部。病部先生出白色菌丝,随着菌丝蔓延、病情加重,病部逐渐腐烂,最终形成褐色小菌核。在高温多雨季节、低洼高湿地块,病情发展较快,菌丝可蔓延到下部枝叶。病株叶片较小,整株褪色。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嫩茎。叶上病斑初为白色小点,后扩展为白色粉状斑,后期整片叶布满白粉,严重时叶片发黄变形甚至脱落。茎上发病产生不规则褐色病斑,茎上生白粉。花上染病后扭曲,严重时脱落。

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高温条件下病菌繁殖加快且发展迅速。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小斑,后发展成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叶背有灰色霜状物,干燥时病斑中部易破裂,发病严重时叶片提前枯黄脱落。

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嫩梢。该病多从伤口侵入,初发病时在下部叶片背面产生锈褐色微隆起的小疱斑,疱斑破裂后散发出锈色粉末,早期发病不易被发现。后期叶片上产生暗褐色的疱斑,湿度高时病斑上有粉红色的黏状孢子团,最终病斑融合成片形成穿孔,导致叶片干枯脱落。

对山银花病害,要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一要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抗病品种;二要注重种苗质量,选用不带病的健壮种苗;三要选择适宜区域和地块,栽前精细整地;四要合理密植、适时修剪,保持通风透光良好;五要科学施肥,多施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促植株生长健壮;六要注意抗旱排渍,尤其是多雨季节要抓好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七要抓好冬前修剪与清园消毒;八要适时进行化学防治。对根腐病、白绢病等根部、根茎部病害,可用恶霉灵、根腐灵等对症药剂进行灌根;对白粉病、褐斑病、炭疽病等茎叶上发生的病害,可用多菌灵、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甲霜•锰锌等对症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对山银花虫害,可通过冬前合理修剪、清除田间杂草与枯枝落叶、冬前翻挖土壤等措施,破坏害虫生存环境,降低虫害基数。如果害虫发生量大,可采取糖醋液诱杀、杀虫灯诱杀、黄板诱杀等办法,或喷施吡虫啉、啶虫脒、印楝素、苦参碱等对症杀虫剂进行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山银花在花蕾期不可喷施化学农药,此时需改用动物源、植物源或微生物农药,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六、及时采收与采后处理

山银花最佳采摘时间为花蕾上部膨大、略带乳白色,下部青绿、含苞待放时,最好在晴天上午,趁花蕾成熟或接近成熟时采摘,这样的花蕾不易开放,颜色好、香气足、药效好。下午采摘,应在太阳落山前结束。采下的花蕾要放在透气良好的竹筐、提篮中,避免翻动、挤压,运回后及时晾晒或烘干。切不可将采下的花蕾用不透气的塑料袋盛装或堆积过厚,否则鲜花会因密闭发热变色,影响产品质量。

采收的新鲜花蕾,一般采取日晒干燥。晾晒器具要洁净,摊放要薄,厚度以不超过3厘米为宜。山银花不能在烈日下暴晒,否则干燥过快影响质量。晾晒初期不能翻动,待晒至八成干后再翻动。当天采收的花蕾最好在当天晒干,没有晒干的花蕾夜间应遮盖或者架起,次日再继续晾晒。晒干后的花蕾,先封严置于干燥的室内,待返潮后再移至室外晾晒半天到1天,除去枝叶、杂质等,包装严实后贮藏于阴凉干燥处,注意防潮防蛀。

如果花蕾采摘后天气不佳,需设法烘干。烘干时先将温度控制在30~35℃,烘干2小时后再升高到40℃左右烘干5~10小时,然后将温度保持在40~50℃烘干10小时,最后将温度升高至55℃将花蕾烘干至足干(含水量12%以下)。花蕾未干时不能停止烘干。

除按照传统技术烘干外,近年来很多地方采取杀青烘干。其方法是先使用蒸汽或滚筒杀青机将新鲜花蕾杀青,然后再用烘干机烘干。此法比晒干的花蕾绿原酸含量明显要高,同时高温还可杀灭病菌、虫卵,便于山银花长期贮藏。

收藏

举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山银花整形修枝技术
中药材山银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山银花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山银花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山银花繁殖方法
一种山银花快速繁殖方法
山银花食用功效及药用价值
山银花施用什么肥料好?
山银花养殖方法注意事项
竹山县将新栽20万株景观植物实现“春有花,夏有果,秋有色,冬有景”

网址: 竹山县山银花栽植管理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450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雅叔松果DIY :老梅迎春
下一篇: 奈李种植技术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