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君子兰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解放思想 哪些人哪些事不能忘记
本报记者 刘昕 摄影 郭亮
长春,君子兰。联系这两个名词,很多人会想起20多年前那场"疯狂"。小小君子兰,在当时的长春动辄数万甚至十几万元。最终,爆涨大潮在行政高压下消于无形。而今回顾那段岁月,最清晰的音符是一声叹息。
故事:“为啥没答应皇冠车换君子兰”
阳春的午后,郭凤仪坐在自家花窖里,桌上的一壶清茶与满地的君子兰,像往常一样陪他度过这个下午。
长春养兰界,无人不晓郭凤仪,因为这个名字与一段君子兰佳话联在一起。“那是20多年前的事。”68岁的郭凤仪笑着说,1985年1月,一位来长春的香港客商提出,用一辆最豪华皇冠轿车,换郭凤仪一盆最好的君子兰“凤冠”,却被拒绝。
"当时出于两方面的考虑。"郭凤仪回忆,“一是我不知道这盆‘凤仪'究竟值多少钱;二是当时脑子里还有阶级观念,认为香港客商是资产阶级,不想让这盆花到他们手里。”
历史具有惊人的嘲讽。拒绝香港客商的郭凤仪,心中想着阶级差别。可他没想到,1985年下半年风云突变,“凤冠”贬值了,郭本人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亦被有关部门审查。
潮涌:长春提出发展“窗台经济”
记者采访郭凤仪的日子是4月17日,23年前的这一天,天津的“长春君子兰展”刚落幕。
对于这些时间节点,与郭凤仪一同接受采访的长春养兰人牛俊奇,记得分外清楚,他们都是长春君子兰由鼎至衰的见证者。
郭凤仪说,改革开放后,君子兰交易在长春日益活跃。1979年,他卖了瑞士表,用180元买颗“二年生的花苗”,“这价钱轰动了长春养兰界。”
上世纪80年代初,君子兰价格一路走高。为此,长春市出台“16条”,要求每盆君子兰售价不超200元。1982年,“16条”让长春君子兰市场陷入低潮。这年,郭凤仪做了一件至今津津乐道的大事,在长春养兰人看来,“老郭做的那件事,成全了君子兰。”
“"1982年开春,我牵头办了抢救国宝大熊猫的君子兰义展捐款。”郭凤仪说,把君子兰往熊猫身上靠,是为让花展通过政府审核,“义展门票收入17000多元,我们把钱送到农业部,一位副部长接待了我们。”
这次义展,让长春市领导看到长春市民对君子兰的热情。长春市提出,发展“窗台经济”,号召市民家家户户利用现有条件,养殖君子兰。
君子兰渐渐进入灿烂时节。
奇价:一盆好兰能买几栋房
那段历史,长春市民穆先生有着恍如昨日的记忆,“钱太好赚了,想赚小钱,就在市场东头买苗再到西头卖。”
“实情是这样。”牛俊奇说,1984年起,长春几个主要君子兰市场分布在长春站附近、朝阳公园、老圈楼、光复路、永春路、红旗街、万宝街、清华路等地段,拿着钞票采购君子兰的人们在市场里比比皆是。
1984年下半年,长春市政府的态度愈加鲜明:支持群众靠君子兰发家致富,每户至少要栽3到5株。同年10月11日,君子兰成为长春市花。随后,长春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取消原来所有的“限价令”。这座城市领导的远大设想是:利用君子兰发展经济,赚取外汇。
终于,市场里风光无限的君子兰等来了明媚的政治春天。1984年12月4日,《长春君子兰周报》创刊发行,头版头条引用当时的国务委员陈慕华一句话:大力发展花卉事业。
随着政治层面的认可,各种君子兰经济实体纷纷开张,天价君子兰的传闻不绝于耳。“我手里卖过的君子兰最高价是5万元,朋友中也有卖10多万元一盆的。”郭凤仪说。
一个可资参考的数字是,郭凤仪说那时长春的楼房价格大概每平方米280元。
联合报道:扬子晚报、新安晚报、辽沈晚报、羊城晚报、华西都市报、北京晚报、钱江晚报、新闻晚报、山西晚报、大河报、楚天都市报、今晚报、齐鲁晚报、新文化报
新文化报独家供稿搜狐网,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王玲玲)
相关知识
八十年代的君子兰到底有多疯狂?
长春现标价3000万元“东方明珠一号”君子兰
【调查】长春市花君子兰成鞍山“最美符号”
长春君子兰:在品质传承中吐露馨香
君子兰“花魁”叫价3000万
文化赋能,长春君子兰节开幕吸引全国养兰人
长春市花君子兰亮相农博会
长春君子兰
长春市花君子兰,你必须了解一下!
寻常百姓家中的君子兰,一度比金条还珍贵
网址: 忆23年前长春君子兰热潮 一盆好兰能买几栋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5135.html
上一篇: 云南八大名花杜鹃花 |
下一篇: 茶花来历及殖方法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