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oc(17页珍藏版)》请在师客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习目标:1.知道湿地的概念和我国的分布状况。2.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掌握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3.理解湿地的综合治理和保护的措施。(难点)1湿地的概况(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2)类型(3)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4)在我国的分布: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2“地球之肾”(1)湿地的价值(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特别提醒(1)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2)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
2、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3湿地资源问题(1)问题的产生(2) 4保护湿地(1)保护湿地资源的必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2)湿地保护措施我国开始在长江流域实行以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为内容的治理措施。(1)湿地就是被浅水覆盖的土地。()(2)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湖滩面积大,水浅。()(3)我国东部地区多咸水湖和盐湖湿地。()(4)西藏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
3、气净化器。()(5)湖泊环境恶化后,水灾频发的原因是()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源减少提示:(1)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滩涂、沼泽、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等。(2)鄱阳湖在冬季湖滩面积大,湖水浅,成为迁徙鸟类重要栖息地。(3)我国东部地区多淡水湖湿地;东北地区多沼泽湿地;海南岛和福建北部沿海多红树林湿地。(4)湿地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而不是大气中的有毒气体。(5)B湖泊环境恶化后水灾频发,主要是因为湖泊蓄水能力下降,调蓄功能降低。湿地及其功能材料2020年2月2日是第24个世界湿地日,湿地日主题为
4、“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由于兼具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特点,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生态类型,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显示,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湿地的美称包括“资源的宝库”“生命的摇篮”“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地球之肾”“鸟类的乐园”等。问题1(区域认知)什么是湿地?提示: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问题2(综合思维)湿地有哪
5、些作用?提示:湿地具有提供水源、涵养水源、净化水体、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归纳总结 1湿地2湿地的作用3洞庭湖湿地对长江流域的重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洞庭湖湿地水域与陆地交替,气候适宜,水草丰茂,适于各种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旅游观光洞庭湖碧波荡漾,湿地风光秀美,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调蓄洪水洞庭湖区水域面积大,丰水期蓄洪,枯水期补给长江,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航运洞庭湖南连湘江、沅江、澧水等河流,北通长江。长期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水运通道提供农副产品洞庭湖区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农产品为轻工业提供原料“三看法”判断一地是否为湿地一看
6、水位,湿地水位应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如海洋不属于湿地,但滩涂等属于湿地。二看水体,湿地水体应为液态水,属水陆之间的过渡带,如青藏高原上的冰川不属于湿地。三看成因,湿地可以人工形成,如三峡水库、长江中下游的稻田。1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米2米1米)、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防风固沙净化水质涵养水源塑造地貌ABC D(2)若用无植物的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B山水口流速明显减慢C山水口的含沙量增加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B(2)C第(1)题,湿地不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该系统也
7、没有塑造地貌的功能,但湿地能涵养水源,净化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即净化水质。第(2)题,若没有植被,则出水口的排水量有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将减少;由于土壤缺少植被保护,则水土流失加重,出水口的含沙量将增加。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材料2017年12月46日,“湿地保护体系国际研讨会”在海口召开。会议回顾了我国湿地资源现状、开展的工作和保护成效,特别是2016年11月1日,中央深改组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标志着湿地保护工作从“抢救性保护”到“全面保护”转变后的进展。同时强调,中国湿地还面临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对湿地、水、土地、生物资源的需求还
8、将长期存在,湿地立法缺失、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支撑薄弱、湿地保护管理能力不强等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制约湿地工作健康发展,到2020年湿地面积稳定在8亿亩任重道远。问题1(人地协调观)湿地面积的减少,对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提示:气候失调,旱涝灾害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2(人地协调观)保护湿地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提示:禁止开垦湿地,退耕还湿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归纳总结 1湿地减少的原因2洞庭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3湿地的保护(1)保护湿地的措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伐;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等。(2)洞庭湖“变”大的措施与其带来
9、的效益2读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完成(1)(2)题。(1)甲湖湖面比20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主要原因是()湘江等河流的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淤塞湖泊围湖造田气候异常,降水减少湖滨土地沙化A BC D(2)治理乙湖污染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该湖流域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达标排放减少网箱养殖面积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 节约用水A BC D(1)A(2)A第(1)题,甲湖为洞庭湖,位于长江沿岸,比20世纪缩小近一半主要是上游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江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缩,以及围湖造田造成的。第(2)题,治理乙湖的水体富营养化,
10、主要通过减少营养物质的注入和加快净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题目【典例】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每当来到贺兰山下的银川,都会被那一片片迷人的湖泊湿地和悠闲的水乡风光所打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如今从黄河灌区逶迤而来的一条条水渠,将湖泊湿地重新连通,塞上湖城风采得以重现。材料二“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和“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1)银川湿地对当地环境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2)分别分析20世纪60年代、90年代造成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的原因。(3)近年来,贺兰山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呈明显好转趋势,当地可能采取的
11、措施有哪些?思路点拨第(1)题,银川湿地最主要的效益是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第(2)题,银川湿地储水量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农业和城市建设占用湿地,即围湖造田和围湖造陆。第(3)题,由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可知,贺兰山及其周边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的措施即治理荒漠化采取的措施。答案(1)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大气环境。(2)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因人口增长要解决吃饭问题,围湖造田发展农业。20世纪90年代城市建设加快,围湖造陆。(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保护天然林,封山育林、育草;发展节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等。(任答三点即可)1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思维模板问题表现危
12、害产生原因治理措施产生效益2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思路问题思考方向答题思路水土流失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旺盛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湿地萎缩自然原因气候变干,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人为原因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气候异常,生物演化人为原因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生物多样
13、性减少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人为原因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3.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思考方向答题思路工程措施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技术措施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农业技术措施主要
14、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通过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客观上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什么?(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哪些?(3)从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类措施来看,图示治理措施有哪些类型?(4)下图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将各项的代码填在图中相应的空格内。 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解析第(1)题,
相关知识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课件第2章
湿地植物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第6单元 第3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doc
【新书推荐】2024年第6期
第二章、农业植物害虫害螨 第2节:昆虫的分类 10等翅目
【生态】关爱湿地 保护湿地
第2章 个体生态学
环境保护与土壤保护
崇左市木棉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价值的评估
网址: 第2章 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5229.html
上一篇: 湿地及水生植物种植设计 |
下一篇: 黔西南水生花卉护理「四川省优苗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