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儿(丹麻土族花儿会)保护实践总结

花儿(丹麻土族花儿会)保护实践总结

自2004年8月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已成为拥有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名录和优秀实践名册最多的国家,赢得了缔约国的赞誉。我国履约以来,用《公约》思维观照当下非遗传承保护实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一、保护现状

互助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项,其中就有丹麻土族花儿会非遗保护项目,近年来,互助县文化馆组织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等全国性非遗展示展演活动20次,组织参加“中国原生态民歌大赛”,举办了互助县非遗项目传承人、民间艺人参加的花儿大赛、花儿演唱会、花儿(民歌)歌手邀请赛、非遗宣传日活动等;邀请互助县各专家开展项目研讨会、座谈会等,对非遗的保护提出宝贵意见;录制了部分民间艺人的音频资料,这些培训、演出、座谈等活动对非遗保护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探索性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依托民间花儿传习所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互助县依托节会全力推动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产业链;连续举办丹麻土族花儿会,邀请省内花儿歌手参加,形成了以歌会为载体,普及花儿演唱艺术,营造保护花儿的社会氛围。

二、保护措施

(一)丹麻土族花儿会的保护机构

按照《公约》要求对丹麻土族花儿会进行保护、弘扬和展示。

1.建立政府主导机制。非遗保护坚持政府主导,发挥财政、文化等部门的优势,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每年将保护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考核,加大对项目的保护力度,形成由政府监督、主管部门督促、业务部门具体实施、文化乡镇协助的常态化管理模式,共同推进非遗保护工作。对非遗保护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及时制定部门政策和规章,积极筹划制定出台《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研究制定非遗名录项目分类保护规划。

2.建立保护传承领导机制。互助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办公室,统一协调非遗保护工作,共同负责实施非遗保护工作。办公室设在互助县文化馆,通过与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专家、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完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二)丹麻土族花儿会的保护情况

1.调查搜集及资料档案存储工作。根据项目保护需要及年初制定的保护计划,每年在丹麻花儿会、五峰寺花儿会期间组织下乡宣传演出30次,扩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了解、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达到全民保护的预期目标。搜集整理即将丢失的原生态花儿曲令60首,土族情歌200首,收集了400多首老花儿唱词,并打印乐谱;邀请传承人及民间艺人录制了高清WAV格式音频资料达40小时,出版《油灯下的思念》花儿专辑。

2.开展项目培训工作。每年针对即将丢失的土族花儿曲令开展了8期为期20天培训班,邀请马明山、湛民升、席恒雄等传承人授课,每期参加人数达到50人。互助县文化馆针对群众需求,还专门成立了一支50多人的花儿合唱团,及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也为土族花儿的传承起到积极作用。

3.开展传习传唱活动。花儿作为当地群众最喜欢的民间文艺形式,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传承活动。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车展演,以花车形式将互助县非遗项目展现给广大群众,既丰富了内涵又增加了可看性;在互助“二月二”威远擂台赛期间,组织了规模宏大富有特色的文(花儿)武(武术)擂台赛,有意识地将传统威远擂台庙会逐步复原,邀请互助县24名本土花儿歌手举办了为期4天8场次的“群星花儿演唱会”,通过举办活动搭建民间唱家交流的平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在文化广场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宣传活动,以悬挂横幅、制作宣传展板、编印非遗文化宣传彩页、制作和播放非遗文化宣传片、丹麻花儿会舞台展演等形式,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六月六”传统集会期间,与互助县丹麻镇政府联合举办丹麻土族花儿会歌手邀请赛,参加比赛的花儿歌手众多,观众达到12000多人次,提高了赛会水平和花儿爱好者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县域内各类大型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民歌荟萃”专场演出,邀请7个县的花儿唱家、曲艺唱家参加,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联合青海省电视台完成了“攒劲花儿,心疼少年”全省花儿大奖赛互助赛区选拔赛,吸引花儿唱家及爱好者50多人,观众达5000多人次,既起到宣传和保护非遗项目花儿的作用,又活跃了节庆期间互助县群众的文体活动氛围。为鼓励青少年传承和发扬土族花儿,互助县花儿大赛特设立了青少年参赛组,小学生、中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传承效果良好。

4.扶持传习所及民间团队开展传承工作。扶持花儿传习所6个,在丹麻花儿会所在地,成立了花儿传习所,由丹麻镇政府解决屋舍,互助县文化馆给予一定资金扶持,由民间艺人负责开展传习工作,传习所成为丹麻地区花儿艺人及爱好者重要的活动场所。为进一步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土族花儿艺术,从而挖掘和培养大批民间艺人,壮大队伍,打造青海土族花儿文化品牌,成立了互助县文化馆花儿艺术团,成员达120人,花儿艺术团的成立,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了“丹麻土族花儿”。

5.出版非遗丛书《丹麻土族花儿会》及土族花儿光盘。经过这几年的保护,文化馆收集了大量的花儿相关资料,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土族花儿,2019年出版了非遗丛书《丹麻土族花儿会》,这本书较为齐全地介绍了丹麻花儿会的渊源、表现形式以及土族花儿曲谱、唱词等内容。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学唱土族花儿,精选12首土族曲令,由传承人演唱细致记谱,在没有改变土族曲令的基础上,制作了花儿伴奏,并准备出版纯土族花儿光盘,以便于年轻人学习、传唱。

6.推进非遗进景区活动。

(1)开展景区非遗项目展演,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在景区实现非遗展演常态化,扩大非遗品牌在景区的影响力。结合本土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季节性的节庆活动,实现文化与旅游相融合,丰富文化旅游品牌项目,将土族花儿创作编排为歌舞作品搬上舞台进行展演。

(2)举办非遗进景区项目培训班。根据旅游发展需求,在旅游景区举办土族花儿培训班,极大的丰富了旅游景点的非遗文化内容,提高了景区管理人员的非遗文化业务技能。

(3)举办非遗进景区项目文化宣传活动。为充实景区文化活动,加强非遗项目宣传,举办非遗进景区文化宣传活动。互助县文化局与旅游局在旅游景区互助县小庄村联合举办了“非遗进景区•花儿天天唱”文化活动,邀请互助县本土花儿歌手和优秀民间艺人进景区传唱。通过此次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到小庄村旅游,提升了旅游文化品位,扩大了非遗文化宣传面,健全旅游文化活动机制。

7.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1)举办非遗文化进校园宣传演出活动。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推进到学校,互助县文化馆开展“非遗进校园——让孩子了解身边的文化”主题活动,举办了6期土族花儿巡演,使全体师生更深层次地了解了花儿。

(2)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大会。为将这一活动开展的更好、更快、更稳,文体局与教育局联合下发《互助县非遗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互助县民族中学、丹麻镇中心学校、东沟乡中心学校、东山乡中心学校、五十镇中心学校等5所学校为非遗进校园试点学校,组织安纳歌舞团为学生们送非遗节目演出。

(3)设计编印了非遗进校园项目《土族花儿》校本教材。为将非遗文化推进学校第二课堂,邀请专家老师设计了学生们爱看的非遗项目文化动漫图片,编写了通俗易懂的文字,编辑成非遗项目校本教材送进学校,为学生学习提供教材。

(4)举办非遗项目师资力量培训班。为加强非遗文化在学校的保护与传承,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与教育部门联合举办了非遗项目音乐类师资力量培训班,邀请著名土族音乐家、花儿传承人马占山对各中小学音乐老师进行培训,通过学习,老师们可以更深入了解和掌握互助县本土文化和传统音乐,从而通过课堂传授,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热爱。

(5)组织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有的学校根据自身学习条件,在学生兴趣小组第二课堂中开展了花儿兴趣班,邀请花儿传承人进学校、进课堂为学生们传授技艺。通过学习,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习优秀民族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又丰富和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拓展了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空间。

(6)与教育局联合组队进试点学校调研。为回访自非遗进校园启动仪式后,各试点学校非遗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情况,文化馆与教育局联合组队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调研活动。通过调研,了解到各“传承教学基地”的基本情况,他们都能够积极落实《非遗进校园实施方案》相关工作任务,并将非遗文化作为学校特色文化来抓,将非遗传承与学校第二课堂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社团由相关特长老师专门辅导,每周有固定授课时间;利用黑板报、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活动宣传弘扬本土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对身边传统文化的兴趣。

总之,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互助县文化馆认真贯彻《公约》的相关要求,积极开展丹麻土族花儿会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互助县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解决问题,继续开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工作。(供稿: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

相关知识

花儿(丹麻土族花儿会)保护实践总结
传承人马明山展示土族花儿魅力
【花儿文化】浅议临夏州花儿传承与保护
【花儿】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儿”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全文)
老爷山花儿会的历史渊源
初夏游览丹樱生态园,生命也像花儿一样美丽绽放
甘肃“花儿”文化资源整合与品牌建设研究 戚晓萍 文化发展 丝绸之路 研究报告 甘肃 2015 【简介
幸福像花儿一样——《白连长的两次婚礼》创作手记
丝路记忆·花儿临夏:“场景还原”下的花儿研究

网址: 花儿(丹麻土族花儿会)保护实践总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55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公认最难养的4款花卉及把它们养活
下一篇: 成都“花痴”斥资百万建花园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