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全面推动绿美大亚湾建设

全面推动绿美大亚湾建设

大亚湾区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统领,深入实施绿美大亚湾生态建设大行动。以自然禀赋为基础,以山体、河道、交通干道、滨海海岸、城市绿岛为基本骨架,以重点地段为节点,全面推绿美大亚湾建设。

目前,全区共林业用地面积15.04万亩(其中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11.32万亩),森林覆盖率44.38%,森林蓄积量62.41万立方米。区内动植资源丰富,有维管束植物201科628属1127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物种5种;有内陆野生动物27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物种2种,国家Ⅱ级保护物种34种。区内已建成公园绿地面积633.3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3平方米,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86.3%,其中综合公园6座、专类公园15处、社区公园20处、街旁绿地及游园80处。

全力推进“六大行动”

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以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林质效为目标,逐步有序对石化区北部山区和临深片区主要山脉等区域的桉树林、纯松林、低效林进行树种结构调整和更新改造,选择相对集中连片、交通条件便利、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营造高质高效乡土阔叶混交林,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对本次新造幼林进行抚育,改善林分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蓄积量。集中连片打造功能多样的高质量林分和优美林相,进一步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碳汇能力,增加森林碳储量。到2027年底,全区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万亩,到2029年底,完成新造幼林抚育2万亩。

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一是推进绿美城镇建设。结合城市更新,开展四旁植绿活动,推进留白增绿、拆围建绿、见缝插绿、立体植绿等方式增加城市绿地,加强主体绿化美化,建设公共绿地和美丽庭院。到2027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以上,绿地率36%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以上。二是推进绿美乡村建设。突出保护乡村山体田园、河湖湿地、原生植被、古树名木等,积极开展荒山荒地荒滩绿化,鼓励引导村民充分利用村头巷尾、屋前屋后的闲置土地,见缝插绿,种植蔬菜、瓜果、花草、树木等,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等小生态板块。建设森林乡村、绿美古树乡村,按照一条绿化景观路、一处乡村休闲绿地、一个庭院绿化示范点、一片生态景观林的标准,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到2027年,建设1个樟浦绿美古树乡村。三是推进绿美园区建设。以“改善环境、提升形象”为主线,采取补绿提质、厂区绿化、消除裸露地等方式逐步提升园区及周边景观美化水平,石化园区内规划栽培三角梅等本地知名花卉,助力提升石化区整体形象。将绿美园区建设与打造生态工业示范园、绿色低碳示范园、园区循环改造等统筹规划和同步推进,助力园区降碳固碳。

实施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一是推进绿美保护区建设。编制《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巩固提高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水平,积极开展铁炉嶂、笔架山、大亚湾市级森林公园勘界立标和总规编制等前期工作。二是推进绿美海洋建设。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和广东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基础,统筹海洋生态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加强海岸线、海岛的管理和生态治理修复,大力推进海岛公园、生态化海堤、滨海湿地、魅力沙滩、活力人居海岸线、入海口净化美化、海岛绿化、海洋牧场建设。三是推进红树林建设。坚持尊重自然、科学修复的原则,有序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管理。将大亚湾国家级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打造成省自然教育基地,满足自然教育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意识。

实施绿美通道品质提升行动。在惠深沿海高速、惠大高速、一号公路、惠大铁路、区内主干道等主要两侧山体营造提升森林景观带,增强森林景观和生态功能,提升碧道森林景观。开展北环路以北石化区段山体生态修复,让山体重披绿装、重展绿颜。构建大亚湾郊野径、远足径体系,全面推动小鹰咀环线、虎牙小环线等郊野径示范线路建设;加快推进淡澳河文旅综合体暨旅游基础设施、铁炉嶂森林旅游综合体暨旅游基础设施、坪山河两岸景观、滨海碧道等4条生态廊道建设,让森林融入城乡,让人们贴近自然。到2027年,全面提升区内主要通道、碧道森林景观。

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推进重要古树名木视频监控和保护工程建设,开展古树名木资源监测调查,按照“一树一档”的要求,对古树名木进行动态管理。强化古树群保护,推进樟浦古树公园建设,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境,落实管护责任,及时抢救复壮濒危古树名木,创新开展古树名木救护保险,为古树名木提供风险保障。建立健全古树名木分级管护制度,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迁移破坏古树名木行为。在城乡建设和城市更新中,最大限度避让古树名木,促进古树名木与城乡基础设施和谐共存,留住乡愁记忆。到2027年,抢救复壮辖区内古树名木57株及后备资源42株。

实施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的表率作用,积极调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力量,营造青年林、巾帼林、志愿者林等主题林,赋予植树造林文化内涵。创新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要求各街道和村委会、村民小组组织自身力量对历年建设的森林村庄绿地进行除草、松土、施肥、浇水、修枝,积极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拓宽认种认养认捐渠道,建立一批“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通过媒体宣传、举行“爱绿护绿”、“森林健步行”等植树节主题活动,让义务植树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企业,提高群众参与绿化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通义务植树最后一公里,广泛开展关注森林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绿美大亚湾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到2027年,符合条件的义务植树基地应建尽建15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

积极开展三大重点工作

促进林业产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合理利用和挖掘森林资源,拓宽林业生态价值实现途径,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提升森林、林木和林地综合经营效益,推动林业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做精以森林康养、森林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为社会提高更加优质的生态旅游产品。到2027年,建成森林康养基地1家。

挖掘绿美大亚湾文化价值。深入挖掘绿色生态产品文化内涵,繁荣发展生态文化,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出具有代表性的惠州特色的生态文化产品,孵化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加强大亚湾滨海特色生态文化传播与推广体系建设,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场所,通过森林文化展示、岭南文化植入、道路系统优化、景观改造提升等,建设高品质的自然教育基地,打造自然教育特色品牌,提升地方知名度。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加强森林巡护、督查,强化林地使用和林木采伐监管,推动天然林保护与公益林管理并轨。强化林业行政执法和司法协同联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压实各级森林防火责任制,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加强森林防灭火队伍建设,完善林火远程监控系统。以松材线虫病、薇甘菊和红火蚁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为重点,统筹林业生态灾害修复系统治理,实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通过保护现有森林,减少毁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碳排放。到2027年,新建生物防护林带20.27公里,抚育维护40.54公里,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松材线虫病防控面积1.89万亩次,薇甘菊防治面积1.8万亩次。

此外,大亚湾区着力提升绿美大亚湾生态建设治理水平,通过全面落实林长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造林绿化机制三项举措,全力推进绿美大亚湾生态建设行动,为大亚湾高质量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和国内一流开发区,为惠州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和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目前,绿美大亚湾建设卓有成效,狮子山公园项目已列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省级示范点,同时也是学党史为民办实事、区重点项目,备受广大市民关注。据悉,该项目是以百姓家门口公园为建设理念,遵循“保护优先、适地适树、生态自然”的原则,按照“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开展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42公顷,其中水体面积9.423公顷,绿化面积122.77公顷,园路49161.00平方米,园建铺装面积45569.04平方米,园林建筑2631.30平方米。主要实施内容包括入口建设、休闲平台、休闲广场、景观节点、应急通道、水体整治、配套服务建筑等。该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下来,大亚湾区将加大推进力度,确保2024年6月如期向市民开放。

来源:大亚湾发布

相关知识

【绿美城市】推动“五道”建设 打造绿美梁河
【大亚湾花卉批发】
大亚湾鲜花,广东省大亚湾区鲜花配送,惠州大亚湾鲜花速递服务
加快公园城市建设,打造山海连城绿美深圳
双柏县——绿美校园建设扮靓校园
四川省甘孜州全面推动数字林草建设工作
建设现代优美花园城市!惠州生态修复规划出台
种下一棵树,守护一片绿!江海区管护三措并举推动“绿美净”成常态
绿美云南建设典型经验
“政府+高校”探索“绿美大院”建设新路径,树木也有“家庭医生”

网址: 全面推动绿美大亚湾建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641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新加坡:从“花园城市”迈向“花园
下一篇: 绿色低碳种植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