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牡丹花期、花色及花香的变异研究

牡丹花期、花色及花香的变异研究

牡丹花期、花色及花香的变异研究

【摘要】: 本文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Adr)为主要研究材料,对其花色、花期、花香等数量性状进行研究。以13个牡丹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了单朵初花期、单朵盛花期、单朵凋花期、单朵总花期、花瓣相对含水量、花瓣数、瓣化雄蕊数、总花瓣数、花径等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数量遗传分析;采用便携式色差仪对牡丹花色进行数量化,并将结果对供试的牡丹进行了聚类分析,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花色表述的不精确性,达到了对牡丹花色描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对牡丹总花色素含量和花色表型数据运用进行了相关性法分析,探讨总花色素含量与表型之间的联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香味物质,探明牡丹花香气味的主要成分、不同花色牡丹香味的差异及其香味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牡丹花期和花瓣性状均有着比较丰富的变异,遗传变异系数在0.1278~0.2398之间,其中单朵总花期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单朵盛花期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小。花期各性状重复力在0.3218~0.5074之间,属于中等遗传控制性状;花期天数与花瓣相对含水量呈极显著正向遗传相关。在表型相关方面,单朵盛花期与花瓣相对含水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单朵初花期与单朵总花期、单朵凋花期与单朵总花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花期各性状与花瓣数量及花径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对供试的60个牡丹品种花色数量化之后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分为四大类:红色系、紫色系、白色系、粉色系。其中红绿属性a*值介于17.99~25.27,黄蓝属性b*值介于11.8~25.25属于红色系;红绿属性a*值介于51.38~54.94,黄蓝属性b*值介于37.99~46.85属于紫色系;红绿属性a*值介于38.02~46.68,黄蓝属性b*值介于30.63~40.05属于粉色系;红绿属性a*值介于10.10~18.36,黄蓝属性b*值介于40.36~53.84属于白色系。不同色系的牡丹花色L*与a*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b*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随着花瓣亮度的增加,花色红度增大而蓝度减小;a*与c*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红度的增大,彩度也随之增大。总花色素方面,四个色系的牡丹品种L*与TA呈显著的负相关,a*与TA呈极显著的正相关,TA的增多导致了花瓣亮度的降低和红度的增大,并且总花色素含量红色系>紫色系>粉色系>白色系。供试的紫色品种共检测出来17种挥发性物质,红色品种共16种挥发性物质,粉色品种共15种挥发性物质,白色品种共19种挥发性物质,四个色系相同的挥发性成分为乙醇、叶醇、α-蒎烯、β-蒎烯、3-蒈烯。每一色系均由一种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物质,白色系与粉色系为乙醇。对含量相对较高的6种挥发性成分进行方差分析,α-蒎烯、香茅醇组间、组内含量的差异性极显著,β-蒎烯组间相对含量差异性显著,组间实际含量差异性不显著,叶醇、苯乙醇、香叶醇组间、组内的含量差异性均不显著。初花、盛花、凋花期所含花香成分种类有所差别,盛花期几乎含有初花和凋花含有的所有挥发性成分,初花期和盛花期都含有少量的香茅醇和香叶醇,但是到了凋花期却没有检测出来这两种挥发性成分;大根香叶烯与β-蒎烯只在初花期出现了少量,在盛花期和凋花期都没有出现;对甲氧基苯只在盛花期的时候出现了少量,随着花朵的开放,花瓣慢慢释放对甲氧基苯,不再产生对二甲氧基苯。三个花期都含有的挥发性物质为乙醇、叶醇、α-蒎烯是三个花期共同含有的挥发性成分,说明乙醇、叶醇、α-蒎烯的产生是伴随着整个花期的,在牡丹整个花期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们在不同花期的相对含量是不同的,并且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也是不同。在三个花期都有一种或者两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最高,初花期的香味浓度主要是由乙醇与α-蒎烯所控制,盛花期香味浓度则是由乙醇、α-蒎烯与3-蒈烯共同控制,而凋花期的香味则是由乙醇和叶醇所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1234187246572142592

相关知识

园林学院在月季花色花香性状研究取得新进展
红山茶组若干物种及品种花色苷组分变异及其在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牡丹花色性状的研究进展
研究发现康乃馨花色花型花香的调控密码
大丽花花朵形态及花色的遗传充数异研究
我国科学家发现了调控睡莲花色花香合成的关键基因
研究发现:康乃馨花色花型花香的调控密码
OPR精选 张启翔团队解析菊花花色突变体花色变异的分子调控机制
花色多样性与变异的研究进展.PDF
小龙门林场夏季野生花卉花色资源调查与研究

网址: 牡丹花期、花色及花香的变异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693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康乃馨开花时间.pptx
下一篇: 康乃馨的开花时间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