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型理论是中国兰花鉴别与欣赏唯一的理论依据与方法,是艺兰家数百年来艺兰经验的结晶。瓣型理论遵循的是中国兰文化的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原则和物以稀为贵的商业原则,它的核心是瓣形“端正、厚重”和品种“稀有”。瓣型理论是中国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瓣型理论的基本内容
瓣型理论的基本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涉及到国兰鉴别的标准和方法,而且还包涵了国兰欣赏的理论依据和欣赏态度。
(一)正格花、变格花及正格变异花
瓣型理论将花型分为:正格花,是指兰花花朵外轮花瓣数是三瓣的、且具备一定花艺的兰花品系,花朵的一柱二轮六瓣格式结构保持不变。变格花是指兰花外轮花瓣数不再保留三瓣的兰花品系。正格变异花是指兰花花朵外轮花瓣数仍保持三瓣,但花瓣质地或内论花瓣数目发生变化的兰花品系。
兰花品位之高低的排列顺序是正格花、正格变异花和变格花。正格花是中国兰花欣赏的主流品系。正格变异花和变格花统称为奇花或奇瓣花。
(二)瓣型分类和鉴赏
1、瓣型的分类:春兰瓣型有梅、荷、水仙,蝶、多瓣之分。具体为:
梅瓣,外三瓣短圆、质厚,形似梅花花瓣。捧瓣起兜,瓣端起白头。唇瓣舒展、坚挺而不后卷。宋梅为梅瓣中的代表品种。
水仙瓣,外三瓣比梅瓣长,且瓣端稍尖。捧瓣有深兜或轻兜,唇瓣下垂或后卷,汪字为水仙瓣之代表。水仙瓣变种有梅型水仙和荷型水仙。梅型水仙特征是:外三瓣比梅瓣稍长,主、副瓣收根紧,主瓣尤其明显。捧瓣起兜或起微兜。西神、翠文等为梅型水仙。荷型水仙特征是:外三瓣较阔近似荷瓣,捧瓣起兜或微兜。龙字、水仙大富贵为荷型水仙。
梅瓣与水仙瓣其实是起兜兰花品种的两端,中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若按“浅兜”“软兜”“硬兜”前后排列的话,“浅兜”区域为水仙瓣集中区,“硬兜”区域就为梅瓣集中区。而中间的“软兜”区域为上品水仙瓣与上品梅瓣的混合区。在这个区域里,外三瓣长脚拖舌者为水仙,外三瓣短圆小舌者为梅。最优秀的花品是介于“梅”与“水仙”之间的“梅形水仙”和“荷形水仙”。宋梅有时就开“梅形水仙”或“荷形水仙”。在“浅兜”前面的叫“滑口水仙”。在“硬兜”后面的叫“拳头梅瓣”,也叫“三瓣一鼻头”。“滑口水仙”和“拳头梅瓣” 是起兜兰花种的两极,都是下档品位花。另外,有些外三瓣特别圆整的花,虽然捧瓣不起兜,或是蚌壳捧,如“西神”,或是猫耳捧,如太极、珍珠仙,或捧瓣虽起硬兜,但由于外三瓣长脚尖头,如苏州春一品等,也都列入水仙之列。
荷瓣,外三瓣肥厚、宽润,收根放角,形以荷花花瓣。捧瓣不起兜,似微开蚌壳,唇瓣阔大,前挺后卷都有。荷瓣花型分大、中、小型。春兰郑同荷属大型荷瓣花,环球荷鼎属中型荷瓣花,翠盖荷属小型荷瓣花。
蝴蝶瓣,分外蝴、里蝴两类。
副瓣下半部唇化的叫外蝴。唇瓣化深入副瓣1/2处,称全蝴。两副瓣后翻的全蝴称飞蝴,是蝴蝶瓣中的佳种,如五彩蝴蝶,小蝴蝶。副瓣下面呈细狭或断续唇瓣化称半蝴,外三瓣和捧瓣狭长的半蝴称为草蝴,半蝴与草蝴观赏性不很强,极少留种。
两捧瓣唇化的蝶瓣称里蝴,也称蕊蝶。历史上蕊蝶不被重视,因此,留种较少。从欣赏角度而言,外蝴品位应高于里蝴。
多瓣,花瓣(包括唇瓣)数量超过六瓣,达到七瓣、八瓣甚至几十瓣,分为牡丹型、菊瓣型、树叉型三类。其中,七瓣至十六瓣一般称为为牡丹型花,如绿云;十六瓣以上为菊瓣型花,如余蝴蝶;花瓣不在同一部位生出,而像树枝一样层层生出的叫树叉型花,如步步高等。
蝴蝶瓣和多瓣统称为奇瓣。
2、花色的鉴赏
中国兰花花色以绿色为主,也有少量其它颜色。分为红花系列、黄花系列、绿花系列、青花系列、紫花系列、复色花系列等。
关于花色的鉴别,《兰言述略》有“金为贵、绿为文、赤为武”之说。传统国兰花色的欣赏标准是:金为贵、红为稀、素为珍、绿为上。黄分金黄、淡黄、老黄、土黄,金黄为最;红分腓红、大红、桔红、粉红,腓红为最;绿分嫩绿、黄绿、老绿,嫩绿为最。不论何种颜色,花色都以色纯、俏丽为美。
凡唇瓣上不带异色色块的都称为素心瓣,简称素瓣。一般的素瓣兰外三瓣、捧瓣为绿色,唇瓣为白色。兰花的色素大都集中在唇瓣上,因此,一般来说唇瓣若无红色色块,外三瓣及捧瓣也就都不会有色块出现。当然,有时也会出现特例,如赤壳素等。一般的素瓣兰按唇瓣色泽可分为绿胎素,白胎素,黄胎素,桃腮素(舌根两侧有红晕),刺毛素(舌苔上隐约有细微红色)。素心瓣苔色以绿色为贵。
3、花瓣的多艺性
同时具备瓣型与花色双艺以上的花瓣称为多艺品花,是自然杂交的结果。如素梅,素荷,素水仙,素蝶等。
朱克柔在《第一香笔记》将兰分为八品:“水仙素第一,荷花素第二,梅瓣素第三,水仙瓣第四,绿梅瓣第五,红梅瓣第六,团瓣素第七,超瓣素第八。”
杜筱舫在《艺兰四议》和袁世俊的《兰言述略》中是同一分法:“梅瓣素第一,水仙素第二,荷花素第三,梅瓣第四,仙瓣第五,荷瓣第六,团瓣素第七,超瓣素第八,柳叶素第九。”
屠用宁在《兰蕙经》里将兰分为:“梅瓣素第一,水仙素第二,荷花素第 三,水仙荷花,荷花水仙皆为上品。”
吴恩元在《兰蕙小史》将兰分为:“上品:荷形水仙素、梅素、荷花素、梅瓣、水仙瓣、荷瓣。次品:超瓣素、蝴蝶素。下品:皱角梅、皱角水仙、素心、超瓣、蝴蝶。”
这里的梅瓣素、水仙素、荷花素、蝴蝶素就都具备型、色双艺。老种极品绿云也是因为既是荷瓣又是多瓣而闻名于世。
(三)蕙兰的“五门八法”
由于蕙兰每杆的着花朵数远超春兰,花朵也没有春兰之完美。为了细分品种,蕙兰的蕊形还有“五门八法”之说。
五门是:巧种门、挢角门、官种门、癃放门和行花门。八法是:蜈蚣钳、大平切、小平切、瓜子口、石榴头、官种形、滑口形和杏仁形。
1、巧种门
蜈蚣钳,花蕾二片副瓣合拢成钳形。舒瓣后有紧边、瓣肉厚,合背硬捧,这种开小舌梅者居多;如分窠大舌,水仙瓣者少;如分窠软捧,开大舌梅者居多,为上品中第一,例如潘绿、程梅等。
大平切,平边厚肉。大舌,分窠捧心者居多。如分头合背、硬捧,小舌梅者为少。这种形式在梅瓣、水仙瓣中都有,为上品中第二,例如上海梅、元字仙等。
小平切,三瓣稍长,平边圆头。分窠捧心,大舌者居多;如合背硬捧,小舌者少。水仙瓣大多出于这种形式,为上品中第三。例如小荡、大陈字等。
2、挢角门
瓜子口,宽边文挢,花开水仙瓣者居多,开梅瓣者少。属上品中第四。
石榴头,宽边武挢,飞捧、方缺舌,此类梅瓣、水仙瓣都有,为上品中第五。例如蜂巧、蛾蜂梅、朵云等。
3、官种门
官种形,捧兜浅而厚。
滑口形,微有浅薄捧兜。
杏仁形,宽边蒲扇捧、舌小。这类多为水仙瓣,属上品中第六。
4、癃放门
俗称油灰块。含苞待放时,先见捧心,且形似僵粘整体。外三瓣舒瓣时卷边挢角,不能舒展平整。凡属这种形式,捧瓣全合硬者居多,亦有分头合背。如捧瓣与唇瓣粘连成一块,俗称为三瓣一鼻头,是梅瓣、水仙瓣中最劣开品。
5、行花门
凡花蕾锐尖、狭长,舒瓣后,花瓣都呈尖狭鸡爪状,这种形式俗称为粗花或行花,是不具瓣型的一般兰花。但,如花蕾稍短,上搭深,有时亦能有一般性荷瓣出现。
许齐楼在《兰蕙同心录》中认为:“花以荷形水仙为最,梅形水仙次之,官种水仙又次之,他如跷角水仙而非质糯肉厚者品最下。”
(四)兰蕙鉴赏之三十六字诀
瓣型鉴赏三十六字诀为:“主正、根收、肉厚、质糯、拱抱、肩平;宫圆、舌舒、点聚、鼻隐、兜软、捧紧;莛高、杆细、花秀、色俏、香幽、韵清。”
前十二字是对花朵外三瓣的要求:
主正,主瓣要“上挺盖帽”,挺立正直。
根收,收根使花瓣显得空灵,瓣形富于变化。荷瓣的花瓣特别讲究收根放角。
肉厚,即花瓣肉质要厚,起紧边。指花瓣外缘完整、内扣起白边,保证花瓣内含而不外翻。只有肉厚才能保证瓣形端正、久开不翻瓣。
质糯,即花瓣质地致密、透亮,如玉石一样,表示温柔、大方。
拱抱,外三瓣端部要向花心内折呈拱抱状,不能凹凸不平,更不能翻转。
肩平,是指两副瓣必须左右对称且成一字状。忌两瓣向下坠落,显得神气不足、无精打采。
中十二字是对花朵内轮各瓣的要求。
宫圆,即中宫要圆整,捧、舌、鼻结构严谨,比例、位置要恰当。保证兰花内轮完美。
舌舒,舌形必须圆整舒展,位置必须中正。
点聚,舌瓣之红点、红块必须集中。
鼻隐,即兰花的柱蕊要藏而不露,要细小。鼻隐才能保证宫圆。
兜软,兜软硬适中,“白头”要恰到好处。兜太深“白头”太多是“拳头梅瓣”,兜太浅又成为“滑口水仙”。
捧紧,左右两捧必须抱紧,忌拆捧,俗称“开天窗”。只有捧紧,才能“藏鼻”,才能保证“宫圆”。
后十二字是对兰株整体的要求。
莛高,即花杆要高出叶面,花杆高,既保证花朵开放时不受叶片的影响,花开自如,又使整朵兰花显得亭亭玉立,高雅脱俗。
杆细,即花梗要又细丰又圆,俗称灯心草。高莛细梗大花,落落大方,尤如潇洒公子、大家闺秀。
花秀,花朵要舒展秀丽,花朵开向必须平视微向上,既不仰天,也不俯地,显得精力充沛,落落大方,昂首挺胸,气宇轩昂。花朵平视微向上之态显示不亢不卑之势。若俯开,则显得精神不足,若仰开,则显得盛气凌人。
色俏,花朵颜色要纯净、俏丽。
香幽,香气温雅和顺,时有时无,浓淡恰到好处。要是说瓣型是兰花的容貌,花色兰花的肤色,幽香则是兰花的灵魂。
韵清,整株兰花,花、叶完整,颜色青翠充满生机,给人以清秀,淡泊,高尚,超脱之感,尤如出浴美女,又如正人君子。从清新的花叶里品味到美的韵味,在幽雅的香味中体会到高尚的品位。
(五)开品与神韵
瓣型理论强调兰花的开品。国兰的开品好坏处决于花容、花格、花守和人工养护等原因,其中花容、花格、花守是兰花开品好坏的内因,人工养护是兰花开品好坏的外因。所谓花守好,是指兰花初开时的形态与花谢时形态保持基本不变,特别坚挺。若初开时开品不错,但几天下来,或翻瓣,或落肩,或拆捧,或色变老,不再保持兰花初开时的花容、花格和神韵,即谓之花守不保。
方时轩在《树蕙篇》写道:“若夫久开不谕,则又花之守也。然格易见而品难知。就其品中之合抱,尤为要紧。其始放含而日久向后者,开泛也。有始向后或五指直抓,而隔日便含者,武放也。有初开平肩而开久转向上鸢肩也(记今谓之飞肩)。有初开平而开久渐落者,开落也。故须挨五六日后,其品可定。然鲁一变而齐者易,齐一变而鲁者难矣。”“予有怨蕙歌云:‘盖棺论定岂惟人,蕙未开残莫认真,无限情怀无限恨,被他小草误三旬。’盖统蕊、萼、花而言之也。”由于人们将国兰之花守与人之操守相提并论,因此花守也成了品评兰花优劣的重要标准。兰花如人,初时不管如何风光,到时若晚节不保,终究不是好花。
兰花作为盆栽艺术的一种也有她特别的意景和韵味,兰花的色、香、形仅仅是兰花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蕴涵在兰花主体内部的美性和精神气象才是兰花的意景和神韵。品味兰韵,就是品味兰花的神韵,就是对兰花的外型欣赏和与兰花内涵文化的心灵沟通。
韵者,含蓄而不显露之意味也。所谓神韵,就是风神、气韵,是表现人和物的精神气质、风度韵味,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味在酸甜之外”。其特点是含蓄蕴籍。
从美学角度看,兰花的质洁,韵清,香幽,姿静显示的是一种空灵美。从心理学角度看,兰花的花品、骨格、花守、神气、风韵则是赏兰人运用想象将兰花之美“心灵化”内心世界“具象化”后所焕发出的一种炫目的艺术灵光。
国兰的个性是朴素、低调、文雅、幽香,它“无人亦自芳”的精神,被人们称为花中君子。而它俏丽、潇洒的花姿、高洁、淡泊的风韵更为人们带来无限美好的精神愉悦。
需要说明的是瓣型理论的瓣型分类只适用于春兰与蕙兰。其它如建兰、寒兰、墨兰等只能作参考而不全适用。然而瓣型理论“开品与神韵”所强调的意境,则完全适用于所有兰花品种的鉴赏。
总第140期
更多请进入《艺兰网》
相关知识
园林设计发展趋向浅析
云南野生莲瓣兰资源研究进展和科研思考
兰花的瓣型之美
瓣型花的审美价值
国兰和洋兰的区别
月季历史的演变过程.doc
国兰之美
国兰的悠久历史文化及赏兰、鉴赏
国兰鉴赏要素诠释
兰花的艺术:多艺品与赏兰的演变
网址: 国兰瓣型理论的基本内容、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向(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7943.html
上一篇: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打造城市绿色之城 |
下一篇: 看看醉蝶花种子怎么卖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