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女孩子的缘故,从小我就喜欢植物,每每看到什么花花草草,都要停下脚步观赏一番。但像大多数人一样,我对于植物的了解也仅限于花店的那些花花草草。
初拿到这本《植物的故事》时,只是粗略地翻看了一下,发现里面有好多插图,但是并没有像其它介绍植物的书那样,把植物插图弄成绚烂的彩色,而是很古旧的感觉,再仔细一看,原来这些插图并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植物,而是一些几千年前的有关植物的书籍里的插图。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心里隐约觉得这肯定不是一本我们常见的介绍植物的书,再看作者是一个英国人——安娜·帕福德,英国《独立报》园艺版记者,曾经写作《郁金香》、《植物拍档》等多部作品,第一感觉就是想来这本书不会很通俗。
果不其然,这并不是一本普通植物爱好者爱看的通俗读物,当然这与我们对于西方历史的隔膜以及对于植物学历史知识的欠缺有很大的关系,书中的内容并不像翻译过来的书名《植物的故事》那样的通俗易懂。说它是植物的故事,并没有错,但是并不准确,就像你说苹果是水果,是正确的,但是水果的特征苹果可不一定都具有那样。书中涉及的不仅仅是植物,也并没有简单地介绍植物的生长地、生活习性等,植物只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围绕着如何为植物命名、有关植物的书籍、植物插图的绘制以及书籍中植物的描述法,从公元前370年到公元后1705年,从古希腊哲人迪奥弗拉斯图写到英国植物学家约翰·雷,从初识植物到为植物命名再到为描述植物而发明植物双命名法,这本书的时间跨度之大,人物涉猎之多,内容涉及之广都是其它同类书籍很难比拟的。
难能可贵的是,围绕着如何为植物命名、植物书籍插图的绘制等内容,作者以文字的方式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长长的画卷,顺着作者的笔触,你不仅能了解书中所提到的人物的植物情怀,更能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例如提到德国草药之父奥托·布伦费尔的《活植物图谱》,作者先从早期的人文主义者说起:“他们先是被死气沉沉、墨守成规的中世纪经院哲学打得一败涂地,而后又被随之而来的逻辑学和神学教宗束缚了手脚。中世纪的欧洲充斥着无知和愚昧、血腥与暴力,人性受到压抑,思想受到禁锢……幸运的是,16世纪时意大利人在帕多瓦和比萨这两座城市建立了首批植物园,植物学者有更多的机会近距离地观察植物。他们不但制作了首批压干植物标本,更重要的是,第一标准专业级植物书于此时出版发行,由‘德国草药之父’奥托·布伦费尔著作的《活植物图谱》(1530年)更是其中的代表读物。”这样几句话就把当时奥托·布伦费尔写作《活植物图谱》时的社会背景交代得很清楚了。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虽然这并不是一本通俗读物,但是作者的语言却是比较通俗、随意的,读起来就像是作者在和你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样,朴实无华。迪奥弗拉斯图是作者比较推崇的一位植物学家,她在书中说到,在迪奥弗拉斯图生活的85年里,他的伟大著作很多,《植物问考》这本关于植物方面的伟大著作也仅仅占了他所有著作的5%而已,“然而在雅典,你根本找不到任何关于他的纪念碑,即使到城郊基菲西亚区那间著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寻找,你也照样一无所获。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上,所有的雕像唯独没有他的身影。在雅典中心公园内,植物博物馆前大门紧锁。”作者大有为迪奥弗拉斯图打抱不平的意思,可是笔锋一转,“或许以后,当你看到那些在春天破土而出的芍药花的嫩叶时,你会想到他,因为这是他最先定义了‘芍药’这一名称,并被后人沿用至今……我们又怎会忘记他!”通过这样一段话,作者对迪奥弗拉斯图的赞美之情也就跃然纸上了。
此书除了语言平实之外,我比较欣赏或者是一般读者都喜欢看到的就是里面有一些关于植物的小故事,水仙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花,每到春节时家里总要买上几株,放在家里,芳香四溢。但是你知道水仙花是怎么命名的吗?是谁第一个把水仙叫成了水仙呢?读了《植物的故事》我才知道,命名水仙花的就是迪奥弗拉斯图,水仙原名那喀索斯,这个那喀索斯是希腊神话中河神与林间仙子的儿子,出生后,母亲得到神谕,她的儿子长大后将成为一个美男子,但是他会因为迷恋自己而死,如果他想长命百岁,就绝对不能看见自己的样子,虽然父母作了很多准备,但是他还是在一池净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从此迷恋不已,最后当他扑向水中时,化为了一株美丽的鲜花,从此这种生于水畔、顾影自怜、苍白静寂、忧郁伤感的纤弱小花就被取名为“那喀索斯”,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水仙花。
读了《植物的故事》,你肯定不会只了解有关植物的故事,你会知道更多的故事中的故事……
《植物的故事》,安娜·帕福德(英)著,周继岚、刘路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6月出版,定价:59.90元
《科学时报》 (2009-4-23 B2 科学 文化)
相关知识
考古植物学
考古植物学,Archaeobotany,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
科学网—国际古植物学基金会使命、目标和任务(中文版)
科学网—古植物学基金会工作目录Foundation of Palaeobotany Catalogue
科学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该如何资助古植物学项目?
科学网—关于多渠道设立中国古植物学发展基金的建议
科学网—从盲目到长相依——我的古植物学情缘
科技考古5生业考古.pptx
科学网—一段不该被忘却的中国植物学研究史
科学网—中国植物学史上几个先锋人物轶事
网址: 科学网—植物学的考古之旅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8742.html
上一篇: 水产名词委成立水产养殖名词审定分 |
下一篇: 香哇?她们“妖艳儿”了三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