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白洋淀湿地的生态意义

白洋淀湿地的生态意义

  新闻纵深:您这个小组研究题目叫做“白洋淀湿地鸟类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为什么选择白洋淀、选择鸟类作为研究科目?

  侯建华:目前,对湿地的保护研究是世界生物学的热点,而鸟类是热点中的热点。因为一个区域生态环境的好坏,有多种指标可以衡量,但鸟类是最直观的指示动物。

  白洋淀动植物种类丰富,既是天然博物馆,又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在这片湿地上,可以进行连续的、系统的观测,研究该地区动植物演变规律,寻求可供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有巨大发展前途的动植物基因资源,同时也可以进行珍稀物种的人工培育和繁殖等方面的研究。

  新闻纵深:作为华北最大的湿地,白洋淀主要有哪些功能?

  侯建华: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湿地,对维持华北平原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仅以生物多样性而言,作为华北地区湿地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白洋淀生物种类繁多,水生低等植物———淡水藻类植物多达9门、11纲、26目、55科、142属、406种,27个变种。淀内常见的大型水生植物共47种,鱼类资源也很丰富,共有54种。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资源为鸟禽的栖息、生长和繁殖提供了良好场地。根据粗略统计,淀内鸟类曾多达16目46科192种,其中属于国家和省级保护的鸟类187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丹顶鹤、白鹤和大鸨。

  新闻纵深:白洋淀干淀对于生物的影响有哪些?

  侯建华:注入白洋淀的河水由于水面展宽、坡降变小,水中泥沙等杂质发生沉淀,因此淀区水质得到改善。另外,白洋淀水域辽阔,水量较大,淀水常年流动,水体交换量大。这些是白洋淀水生生物丰富的主要原因。而一旦缺水干淀,这些条件基本就不存在了。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天然来水量陡降,加之水体污染,致使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大量减少,同时耐污生物数量大大增加,使生态系统处于危险的退化之中。例如,上世纪70年代以来水体污染致使鱼类品种减少,且优质鱼呈小型化、低龄化趋势。1983年干淀后,淀区鸟类大幅度减少,1988年重新蓄水之后,水禽种类有所增加,但斑嘴鸭、水雉、大雁、野水鸭等数量仍然较少。

  由于缺水干淀造成的白洋淀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使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

  新闻纵深: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这种情况有没有好转?

  侯建华:前几年,经过大量补水,白洋淀缺水状况有所缓解,但水位一直都不够高,因而白洋淀的生态也一直处于“挣扎恢复期”。不过总体而言,目前白洋淀生态系统恢复得不错,生物种类、数量都大幅增加。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在观测中发现,有上百只天鹅来到这里停息,另外还有大量鹤、鹭类禽鸟在这里栖息。

  新闻纵深:白洋淀的湿地保护应该如何进行?

  侯建华:在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基础上,湿地的管理应该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保护湿地资源、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中心,确保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在具体做法上,首先要确保水体无污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生植物、动物的健康成长,也才能保持食物链的完整。

  其二,要尽量减少人为的破坏。现在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过量捕猎的现象要少了很多。但是只有这样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注意不要打扰动物。

  实际上,白洋淀已经成立了自然保护区,当务之急,是要把有关法律法规落实到位。比如说,在保护区的核心区,一定要保证没有任何人类活动,保证里面的一草一木都不能动。科学实验要在缓冲区进行,而生态旅游、特色项目推广一概要拿到实验区。

  整理/本报记者徐国栋徐华

  被访专家: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侯建华


相关知识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白洋淀入淀流量变异程度分析
湿地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
白洋淀水生生物资源环境调查及水域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启动
白洋淀水生生物资源环境调查及水域生态修复【河北日报20180613 2版】
湿地生态保护现状及湿地生态和资源修复策略研究
【湿地水生花卉】
种植荷花的季节性、芦苇大面积种植/白洋淀水生植物公司
黑龙江省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探讨
水生植物 湿地

网址: 白洋淀湿地的生态意义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980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国家林业局:将推动建立湿地生态效
下一篇: 河南平桥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驳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