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树木群落夏季微气候特征及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年05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华北树木群落夏季微气候特征及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晏海 王雪 董丽 开通知网号
【摘要】:选择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8个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其夏季日间微气候效应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采用不舒适指数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植物群落对人体舒适度影响的差异,最后分析了群落冠层特征对微气候和不舒适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高温天气里,植物群落可显著降低空气温度和光照强度,提高相对湿度;与对照点相比,植物群落内的日均降温强度为1.6~2.5℃,增湿强度为2.9%~5.2%,遮光率为61.0%~96.9%;与对照点相比,植物群落都能降低一定的不舒适指数,降低不舒适指数率为2.5%~4.3%,不同植物群落间降低不舒适指数率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不同树种的微气候效应具有差异。最后通过对微气候因子、不舒适指数及群落冠层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说明树木的冠层特征(叶面积指数和冠层盖度)对群落的微气候因子和不舒适指数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杰;柳俊吉;艾乔;刘青;重庆市滨江公园与桥下公园夏季热舒适度对比测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12期 2 李佳妮;朱丹莉;王娜;潘剑彬;城市绿道植物群落空间人体热舒适度研究——以北京三山五园绿道为例[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22年06期 3 杨岑;彭尽晖;胡茜雅;植物群落调节微气候舒适度能力及其影响因子——以湖南省怀化市公园绿地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2年12期 4 崔艳秋;刘伊;刘晓玥;校区内不同下垫面材质对空气温度的影响[J];建设科技;2023年01期 5 周烨;植物营造微气候效应研究综述[J];低温建筑技术;2022年12期 6 张思涵;徐丽华;城市绿地植物对热舒适影响的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23年07期 7 唐品川;罗丹;孙冰;王嘉楠;郝泽周;罗水兴;陈步峰;唐艺家;刘晓天;何继红;何俊勇;裴男才;广州绿道系统木本植物多样性与生长特征分析[J];生态科学;2023年04期 8 杨诗敏;易慧琳;吴友炉;骆金初;代色平;谭广文;基于ENVI-met的二沙岛公园植物群落空间微气候模拟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23年06期 9 刘爽;林程扬;谭丹;陈彩霞;成夏岚;湛江5个园林树种夏季微气候研究[J];生态科学;2023年05期 10 陈茜;侯欣欣;不同景观要素对城市公园微气候的影响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3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锋;郑松发;陆钊华;陈燕;李鹤;珠海淇澳岛红树林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研究[A];湖泊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第四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虹;区位因素对绿地缓解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与实证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秦仲;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夏季温湿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3 张哲;深圳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温湿度效应及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4 晏海;城市公园绿地小气候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语晗;北京三山五园地区园中园微气候营造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3年 2 明晓玉;校园不同植被类型康养效应时空特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23年 3 肖硕凌;郑州市居住区气候宜居环境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23年 4 黄智鹏;微气候视角下北京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23年 5 邱天;更新背景下的城市湖泊景观环境热舒适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3年 6 冯宁叶;城市滨水公园的热环境效应与影响因子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22年 7 杨志明;深圳较场尾及周边植被生态及其小气候效应与景观评价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2年 8 司艳萍;南岛森林康养基地微环境效应及其景观构建研究[D];海南大学;2022年 9 宋明辉;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绿量结构特征及微气候效应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22年 10 陈家硕;延吉城市绿地温湿效应及其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D];延边大学;202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良美;黄玉源;黎桦;李建龙;王佳卓;南宁市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局地小气候效应关系分析[J];广西植物;2008年02期 2 曹丹;周立晨;毛义伟;李胤;刘益宁;王天厚;上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夏季小气候及舒适度[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8期 3 刘娇妹;李树华;吴菲;刘剑;张志国;纯林、混交林型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J];生态学报;2007年02期 4 吴菲;李树华;刘娇妹;林下广场、无林广场和草坪的温湿度及人体舒适度[J];生态学报;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海;王雪;董丽;华北树木群落夏季微气候特征及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2 张亮亮;汪永振;园林植物群落对夏季微气候特征的影响[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3 王憬帆;北京夏季植物群落对人体舒适度影响比较研究[J];山西建筑;2018年02期 4 王爱霞;任光淳;秦亚楠;半干旱区城市广场树木形态对微气候的影响研究[J];风景园林;2020年07期 5 张晓璇;李克克;蒋文伟;基于人体舒适度的居住区微气候实测与模拟研究——以杭州市玫瑰苑居住区为例[J];城市建筑;2021年09期 6 侯懿莘;公园微气候与人体舒适度关系实测研究——以泰安市泰山区的岱庙北广场为例[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年08期 7 郭君仪;彭历;李彬;社区公园典型植物群落夏冬季小气候适宜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8年32期 8 胡海辉;张思琪;杜佳月;校园绿地春季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效应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年04期 9 卫玺玺;晁鑫艳;郑景明;唐可欣;毛奥平;万龙;周金星;环境因子和地理距离对贺兰山东、西部植物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年期 10 彭书婷;王秋雪;黄柳菁;植物群落构建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J];山东林业科技;202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憬帆;彭历;北京地区夏季不同植物群落对人体舒适度影响比较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王晓红;刘晖宇;朱江江;南渡江流域“近自然”植物群落构建的应用模式探讨[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3 叶蓁;黄玉源;董家华;“近自然”植物群落理念在滨海生态空间优化的应用研究[A];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9年 4 赵冬琪;赵晓龙;吕佳骏;寒地公园典型植物群落单元微气候效应模拟研究——以哈尔滨市斯大林公园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会论文集[C];2017年 5 韩友吉;陈桂琛;周国英;祝存冠;王顺忠;青海大通山热水地区高山冰缘区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丛日晨;赵黎芳;张宝鑫;冉潇;松栎混交植物群落在北京城区的建植研究[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7 姜仕军;Gilen Bernaola;北半球不同环境中钙质超微植物群落对白垩-古近纪生物大绝灭事件响应的差异[A];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暨和政化石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6年 8 郭君仪;社区公园典型植物群落夏冬季小气候适宜性以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比较研究——以石景山区古城公园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C];2018年 9 王长庭;龙瑞军;曹广民;王启兰;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和物种组成沿环境梯度变化的研究[A];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王福龙;刘宏涛;基于自然群落结构的湖岸带植物群落配置初探[A];中国公园协会2015年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哲;深圳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温湿度效应及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2 罗媛媛;湖南秋季植物群落色彩特征分析及评价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3年 3 郝杰;放牧、刈割和氮添加对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生产力和稳定性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22年 4 吴晓妮;不同恢复方式下滇中植物群落的土壤碳库积累特征及其影响机制[D];云南大学;2022年 5 曾胜兰;道路建设对路边植物群落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6 罗燕江;退化和恢复中的植物群落[D];兰州大学;2006年 7 付文龙;乌江与汉江上游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构建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21年 8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9 许华华;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微气候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 10 珊丹;控制性增温和施氮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克;杭州市5个公园植物群落微气候与人体舒适度关系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21年 2 王丽雯;植物群落空间特征对微气候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 3 张思琪;基于室外热舒适评价的寒地城市公园植物群落优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 4 胡梦玲;干旱区典型公园植物群落环境效应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21年 5 王怀瑾;河北承德市武烈河植物群落景观配置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22年 6 樊益扬;景园植物群落形态定量研究[D];东南大学;2019年 7 陈明壤;南宁市人民公园植物群落及夏季温湿效应研究[D];广西大学;2023年 8 李园园;矿区重建植物群落小气候效应及模拟[D];中国矿业大学;2021年 9 娄娜;围封、降水和植物多样性改变对蝗虫与植物群落互作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 10 陈媛;耦合理念引导下的城市山地植物群落景观营造研究[D];东南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云芬;构建丰富次生植物群落有助于森林可持续利用[N];云南日报;2018年 2 田晓燕 林凤斌;凸显植物群落景观和水景特色[N];河北日报;2007年 3 董少东;京城将复原“本地”植物群落[N];北京日报;2004年 4 季卫民;湖北发现两种植物群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本报全媒体记者 滕佳;一方山水成就一大产业[N];团结报;2024年 6 本报记者 黄莹;仅仅0.4mm,保温透气 营造室内健康微气候[N];中国建材报;2017年 7 记者 王梅;辽宁确立三个晚三叠纪植物群落[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8 邱晓华;城市绿化应重视地带性植物群落[N];中国花卉报;2004年 9 张双虎 徐锐;横断山脉植物群落起源于三千万年前[N];中国科学报;2020年 10 本报通讯员 叶建刚;多重技术解析立体微气候[N];中国气象报;2024年
相关知识
城市园林绿地微气候效应及其对人体舒适度影响研究
绿地对城市微气候影响研究现状
基于微气候舒适度的公园休憩空间景观优化
半干旱区城市广场树木形态对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公园微气候调控与舒适度评估
广场和草坪夏季微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研究
乔木覆盖率对公园夏季微气候舒适性的调节作用
街谷绿化空间对城市微气候改善的效益相关研究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对微气候的改善初探
城市公园景观要素的微气候相关性分析
网址: 华北树木群落夏季微气候特征及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9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