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上蚧壳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来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时间:2021-05-07 13:48:56 浏览次数: 1580 字号:[ 大 中 小 ]
园林郎中
蚧虫是城市园林绿化中“五小害虫”之首,种类多、危害大,其主要种类有紫薇绒蚧、草履蚧、桑白盾蚧、吹绵蚧、龟蜡蚧等。
1.紫薇绒蚧
危害植物:
危害紫薇、石榴等
危害时期:
一年发生3-4代, 在3月底4月初就能发现第一代若虫危害,每年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以及8中下旬至9月份为若虫孵化盛期。绒蚧在温暖高湿环境下繁殖快,干热对它的发育不利。
危害特点:
紫薇绒蚧危害花木后,其排泄物能诱发煤污病,影响 花卉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观赏。
2.草履蚧
危害植物:
海棠、樱花、无花果、紫薇、月季、红枫、柑橘等花木。
危害时间:
草履蚧是最早发生的介壳虫,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是其发生的高峰期,草履蚧上树后,具有较高的抗药性。
危害特点:
若虫和雌成虫常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叶片和枝杆上,吮吸汁液危害,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早期落叶。
3.吹绵蚧
危害植物:
柑橘、油桐、苹果、梨等林木和果树。
危害时期:
每年完成2-3代,一般4-6月间发生严重,温暖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虫害的发生。
危害特点:
常群集在叶牙、嫩芽、新梢上危害,发生严重时,叶色发黄,造成落叶和枝梢枯萎,以致整枝、整株死去,即使尚存部分枝条,亦因其排泄物引起煤污病而一片灰黑,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4、龟蜡蚧
危害植物:
苹果、柿、枣、梨、桃、杏、柑桔、李、芒果、石榴、 无花果、枇杷等。
危害时期:
一年一代以受精后的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繁殖速率快,繁殖数量多,3-4月开始取食,4-5月陆续产卵。
危害特点:
初孵若虫多寄生在叶子上。翌年很少寄生于叶柄、嫩枝、树干上。在叶子上固定数小刚后开始分泌蜡质,至半个月左右形成星芒状蜡被,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排泄蜜露常诱致煤污病发生,削弱树势重者枝条枯死。
5、桑白盾蚧
危害植物:樱花、桃树。
危害时间:
1年发生2代,第1代若虫发生期为5月至6月中旬;第2代为9-10月下旬。以雌成虫越冬。
危害特点:
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干汁液,偶而有危害果、叶者。削弱树势,重者枯死。
由于蚧壳虫的排泄物在通常情况下会诱发煤污病的发生。所以建议大家在防治的过程“病害虫害同时防治”。
介壳虫防治技术
1、冬季植株进行修剪,消灭在枯枝落叶杂草与表土中越冬的虫源。
2、加强植物检疫。蚧壳虫极易随苗木的调运传播。如松突圆蚧。
3、掌握施药时期,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避免长期施药,既浪费污染环境还造成蚧壳虫产生抗药性。
4、在若虫孵化期用“蚧清”800-1000倍液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该时期虫对药物比较敏感,用量少、效果好;之后形成很厚的“铠甲”,药液难穿透,虫龄老抗性强则影响防治效果。建议添加柴油或有机硅以增加药效!
5、根部埋施“地虫清”辛硫磷等。对于株距比较近的绿篱,可以采用挖沟施用。
6、枝干冬季涂白防蚧防冻。
当然,对于蚧壳虫的发生时间并不是一定的,这受当年的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温暖潮湿的天气更加有利于虫害的发生。以河南为中心,向南可能会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向北则推迟半个月到一个月。
相关知识
常见十种蚧壳虫识别及防治技巧
如何防治花卉上的蚧壳虫?
【植保】 蚧壳虫的危害与防治
苗木病虫害: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蚧壳虫”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常见十种蚧壳虫识别与防治技巧
园林花卉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论文
蚧壳虫如何预防?
木病虫害: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蚧壳虫”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花卉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pdf全文
园林花卉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网址: 园林上蚧壳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00145.html
上一篇: 心爱的花花被害虫危害!有办法 不 |
下一篇: 月季春季7种高发病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