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是棕榈科植物,高10多米。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地区还槟榔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槟榔花果期在3-4月,此时期易发生炭疽病、叶斑病、红脉穗螟、蚧壳虫、椰心叶甲等病虫害,需要及时进行防治。2020年3月下旬,飞手对海南省东方市的槟榔进行病虫害防治。
作业时间2019/3/22作业地点海南省东方市作业地形平地气温22-30℃
天气多云槟榔高度8-9 米作业地背景所用机型T16飞行速度2 米/秒相对作物高度4 米作业行距
5 米
亩施药量4 升槟榔高度XR110015VS作业参数 药剂有效成分亩用量作用43% 戊唑醇悬浮剂20 毫升防治炭疽病、叶斑病0.3% 苦参碱水剂100 毫升防治红脉穗螟4.2%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60 毫升防治红脉穗螟、蚧壳虫、椰心叶甲亩施药量100 毫升补充营养
用药信息
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苦参碱是一种生物农药,对人畜低毒,是广谱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和红蜘蛛。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种广谱性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甲维盐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具有很高的活性。此次用药不仅可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还兼顾补充营养。
槟榔炭疽病感病叶片初期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圆斑,继而变褐色。重病叶变褐枯死,破碎。花穗发病时,首先在雄花的小花轴上表现黄化,而后很快从顶部向下蔓延至整个花轴,引起花穗变黑褐色回枯,雌花脱落。在高湿条件下,上述各发病部位产生朱红色粘液状孢子堆。
槟榔叶斑病,叶片上发病初期出现褐色小点,后期扩展为不规则形状或长条形褐斑,。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传播。植株生长势弱易发病。此病在苗期小叶上发病特重。
红脉穗螟属鳞翅目害虫。主要钻食槟榔的花穗和果实,偶尔也为害槟榔心叶。幼虫钻入槟榔的佛焰苞,被害花苞多数不能展开而慢慢枯萎。已展开的花苞,幼虫把几条花穗用其所吐出的丝缀粘起来,隐藏其中,取食雄花和钻蛀雌花。幼虫可从果实的果蒂的附近的幼嫩组织入侵,钻食果肉,被蛀果提早变黄干枯而造成严重落果。
椰心叶甲是入侵物种。该虫对不健康的树及4-5年的幼树为害严重,为害部位仅限于未展开的叶内,一旦心叶展开,成虫即分离并寻找合适的椰树。干旱有利于此虫的发生。强风可降低寄生蜂对此虫的控制作用,在高雨量的情况下,此虫虽发生但并不造成危害。
相关知识
【技术指导】当前槟榔保花保果管理措施?省植物保护总站专家来支招
槟榔与假槟榔
抚管要点:槟榔保花保果技术
枇杷花果期的管理技术要点
葡萄花果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百香果花果期的管理要点
草莓花果期病虫害防治要点
槟榔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草莓花果期白粉病,3...
猕猴桃花果期的管护技巧
网址: 槟榔花果期在3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01280.html
上一篇: 为了潜心研究水培盆栽,收藏了这1 |
下一篇: 可以在水中养的花,有的看上去很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