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玫瑰糠疹的病因

玫瑰糠疹的病因

流行病学

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青年与成年人居多,大多发生在;10~40;岁。

病因

玫瑰糠疹的病因尚不明确,怀疑与病毒感染有关,细胞免疫反应也可能参与了本病的发生。精神因素、免疫力低下、药物因素等可能使玫瑰糠疹的发病风险增大。

1、本病多在春秋季节发病,有时有群发性,病程自限,较少复发,因此怀疑与病毒感染有关。某些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性很大,但至今未确切证实。

2、也有人认为与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有关,但都未被证实。

3、研究表明细胞免疫反应参与本病发生。

1、年龄

10~40岁的人群更易患病。

2、精神因素

应激状态、精神压力过大或高度紧张的人出现玫瑰糠疹的风险较高。

3、免疫力低下

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是玫瑰糠疹发病的高危因素,如骨髓移植、应用免疫抑制剂等。

4、药物

部分类型的药物可导致玫瑰糠疹的发病风险增大,如甲硝唑、特比萘芬、卡托普利、可乐定、奥美拉唑、羟氯喹、秋水仙碱以及部分抗生素等。

5、怀孕

怀孕期间出现玫瑰糠疹的概率较高。

6、过敏

过敏体质者玫瑰糠疹发病风险较高。

7、其他类型皮肤病

患有脂溢性皮炎、寻常型痤疮者,发病风险较高。

8、自身免疫性疾病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可能使玫瑰糠疹的发病风险增大。

症状

玫瑰糠疹典型症状为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斑丘疹。在皮损出现的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可有一定差异。患者多有瘙痒等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在发病前出现一定的前驱症状,比如全身不适、低热等。

1、前驱症状

部分患者可在皮疹出现前表现出一定的前驱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低热、头痛、嗓子痛、关节痛、食欲低下等症状。

2、皮损症状

(1)初起皮损:主要表现为孤立的玫瑰色淡红斑,椭圆形或环状损害,直径可迅速扩大至2~3cm,边界清楚,上覆细小鳞屑,称为前驱斑或母斑,常发生于躯干和四肢近端。

(2)皮损增多扩大:1~2周内皮损逐渐增多扩大,形同母斑,直径0.2~1cm,常呈椭圆形,边缘覆圈状游离缘向内的细薄鳞屑,长轴与皮肤纹路的方向平行。

3、自觉症状

患者自觉症状主要为轻至中度的瘙痒,多无全身症状。

1、患者可有口腔黏膜损害,但较为罕见,多表现为颊黏膜和舌部白色斑片。

2、病程后期可出现甲营养不良和指甲凹痕,甲表面失去光泽,粗糙。

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行真菌镜检及组织活检。由于本病病损与二期梅毒症状较为相似,多数还需行梅毒检测进行鉴别诊断。

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初步的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皮疹出现的数量、部位、形态等情况,以明确患者病情阶段及严重程度。

1、真菌镜检

是玫瑰糠疹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医生多在患者皮损部位取样并在实验室显微镜下观察,查看皮疹是否为真菌感染所致。

2、梅毒检测

梅毒二期部分症状与玫瑰糠疹相似,因此,必要时多需行梅毒检测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梅毒螺旋体感染。检查方法一般包括患处取样镜检及抽血检测两种。

医生会在患者皮疹部位取一小块皮肤组织样本进行组织活检,玫瑰糠疹患者多有较为明显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改变,对于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都有重要意义。

诊断

玫瑰糠疹多可经病史及临床表现确诊,必要时可行真菌镜检及组织活检等辅助确诊。点滴状银屑病、二期梅毒疹、脂溢性皮炎、体癣、药疹、花斑癣等疾病与玫瑰糠疹部分症状相似,需鉴别诊断。

1、点滴状银屑病

点滴状银屑病基本损害为浸润性丘疹、斑丘疹,上覆较厚的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点状出血,病程慢性,易反复发作。

2、二期梅毒疹(斑疹性梅毒疹)

二期梅毒疹主要为大小一致的铜红色斑疹,分布更广泛,数目更多,无或少鳞屑,常累及掌跖和黏膜。梅毒患者多有血清学试验阳性。

3、脂溢性皮炎

好发于头面部、鼻唇沟、耳后、躯干中线等脂溢部位,有油腻性鳞屑。

4、体癣

皮损边缘除鳞屑外可见小丘疹或丘疱疹围绕,真菌检查多为阳性。

5、药疹

患者多有服药史,发病急骤,无母斑,皮损多形性,且多色红,瘙痒显著,病程短,经治疗易于消退。

6、花斑癣

皮损形态及发病部位有时与玫瑰糠疹相似,但花斑癣真菌检查多为阳性。

治疗

本病多可自行消退,治疗目的主要为控制症状和缩短病程。主要为药物治疗,可分为口服药物及外用药物两类。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也可行中波紫外线(UVB)光疗。

1、口服药

(1)抗组胺药:抗组胺药主要用于瘙痒严重,甚至影响睡眠的患者。常见药物有依巴斯汀、氯雷他定。

(2)糖皮质激素:病情严重或病程较长者可酌情短期小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常见药物如泼尼松。

(3)抗病毒药:部分患者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4)其他:维生素C、维生素B12、葡萄糖酸钙及硫代硫酸钠等对于本病的治疗也有一定作用。

2、外用药

炉甘石洗剂、5%樟脑霜、硫磺霜、润肤剂或少量糖皮质激素制剂,对于本病的症状控制也有一定帮助。

依巴斯汀、氯雷他定、泼尼松、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维生素C、维生素B12、葡萄糖酸钙、硫代硫酸钠、炉甘石洗剂、5%樟脑霜、硫磺霜

对于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的玫瑰糠疹患者,可用UVB光疗,以促进皮损消退,缩短病程。

玫瑰糠疹的治疗周期一般为7-10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玫瑰糠疹属于自限性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自行停止,逐渐痊愈,愈后一般不复发,也不留永久瘢痕。但也有数个月甚至数年不愈者。

1、症状严重时可能伴有严重瘙痒,影响日常生活。

2、患者发病时可有较为明显的皮损,影响美观,但多可在病愈后消失,少数患者可遗留色素沉着。

3、孕妇早期患有玫瑰糠疹时,可能导致流产。

日常

玫瑰糠疹是一种自限性皮肤病,有效的生活管理可在一定上缓解症状,利于早期康复。同时应密切关注皮疹发展情况,若不断加重,需及时复诊。

1、洗浴时注意避免水温过高,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沐浴露或肥皂。

2、沐浴后可适当使用润肤剂等保持皮肤湿润。

3、选择纯棉且宽松的衣物,避免化纤材质或过紧衣服刺激皮肤。

4、保持皮肤干爽,尽量避免汗渍等刺激皮肤。

饮食

玫瑰糠疹患者应合理搭配饮食。均衡的饮食对于减轻患者症状,促进皮损的恢复有较大意义。

1、饮食宜均衡、清淡。

2、宜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桃子、蘑菇等。

3、多吃粗粮、多进食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1、少吃油炸油煎食物、动物脂肪等。

2、忌烟、酒、咖啡。

3、发疹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牛羊肉等发物,以免病情加重。

预防

玫瑰糠疹的病因尚不明确,因此暂无明确的预防手段,但下述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病风险:

1、积极治疗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避免疾病迁延。

2、过敏体质者注意春秋季过敏原的预防。

3、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合理休息,适当排解压力,避免压力过大。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减少出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5、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滥用。

就医指南

1、皮肤出现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斑丘疹,伴瘙痒。

2、斑疹、斑丘疹不断扩散、增多。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当天尽量穿宽松的衣服,便于医生查看皮疹情况。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尽可能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的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近期有加重吗?

2、您近期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3、您最近有较大的精神压力么?

4、您有其他疾病么?

5、您既往免疫力如何?容易得病么?

6、您以前出现过皮疹吗?什么原因引起的?接受过治疗吗?

1、;我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么?

3、会传染么?

4、;这些症状会一直存在么?需要治疗吗?怎么治疗?

5、;治疗后会留下疤痕么?

6、 治好之后会复发么?

7、;我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相关知识

什么是玫瑰糠疹
AI技术在玫瑰治疗方案中的应用与全面解析:解决玫瑰糠疹治疗相关疑问
玫瑰疹是什么病
皮肤玫瑰疹最常见于什么疾病
玫瑰疹常见于什么疾病
玫瑰疹常见于什么疾病?
玫瑰疹主要见于什么疾病
吹花癣的病因
皮肤玫瑰疹最常见于什么疾病?
玫瑰癣怎么治疗

网址: 玫瑰糠疹的病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0236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微型月季权威经验:微型月季灰霉病
下一篇: 玫瑰得了病害如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