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朝霞
摘要:
广州花卉产业具有区域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具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花文化,在全国花卉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的荔湾区花卉产业为例,其市场产销网络完善、区域优势明显,未来花卉产业发展具有光明前景。但目前广州花卉产业发展未能与人文历史、都市旅游相融合,展示、集聚、集贸、科研、文化、旅游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要依托旅游景区的平台,结合传统文化、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利用,推动花卉产业、文化、城市融合发展,把荔湾打造成岭南花卉特色鲜明、传统与现代并蓄、技术与市场发达的广州花卉之芯。
关键词:花卉文旅产业; 广州; 荔湾花卉之芯
广州气候温暖,雨水充足,一年四季鲜花常开,自古便有“花城”的美誉。广州具有种花、爱花、赏花的悠久历史,从汉代开始,广州就从海外引入了很多花卉品种,至唐代广州的花卉已闻名全国,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提到明代广州已出现花市,清代广州成为最大的花卉产地,除夕逛花市成为广州人的春节习俗。除夕夜逛花市、行花街,然后买些花、柑(与金谐音)、桔(与吉谐音)回家过春节是广州人每年必不可少的活动,把万紫千红带回家中,寓意一年花开富贵、万紫千红、大吉大利。广州之“花”以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最香,迎春花市也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可以说,广州花卉产业具有区域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具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花文化,在全国花卉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广州人爱花、赏花、赠花的传统,推动了花卉产业的兴盛。目前,广州是全国最大的花卉主产区,全国盆栽观赏植物的生产、供应中心,全国花卉主要集散地和进口花卉调运中心。广州的花卉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共生、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相辅相成的发展新格局。
2022年,广州市花卉种植面积约34万亩,约占全省花卉种植面积的30%。广州的花卉数量供应充足,年花品种也多种多样,包括传统的年桔、蝴蝶兰、桃花,以及后来兴盛的月季、百合、玫瑰花、水仙、迎春花、海棠花、剑兰、紫荆花等。从广州花卉品种的分布格局来看,北部的从化区主要栽培红掌等盆栽植物;中部的白云、花都区主打精品盆花及盆景;南部的番禺与南沙区以观叶植物和绿化苗木为主;东部的黄埔和增城区主打宿根、球根花卉和乡土苗木;西部的荔湾区是主要的花卉流通交易中心,尤其是芳村作为中国花卉产业的发源地之一,承担着广州花卉文旅产业发展的重任。本文主要以荔湾区的芳村花卉产业为例,探讨广州花卉文旅产业的发展。
位于广州西南部的芳村古称花埭(地),具有悠久的花卉文化历史。芳村素有“千年花乡”“中国花木之乡”之美誉,早在17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花木。南汉时,花地建成宝光寺,善男信女以花敬佛,促成当地人开始以种花为业,世代相传,花地更以花埭为名。明末清初,芳村花卉种植产业十分兴盛,花果遍地,芳村花乡由此得名。乾隆年间,芳村民间自发形成花墟,是全国最早的花市天光墟,花卉集市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多年来,芳村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花卉、园艺、观赏鱼产业交易集聚中心,是全国最大的观赏花卉交易集散市场和鲜切花批发零售市场,是中国花卉走向世界的窗口、世界花卉进入中国的门户。在芳村地区,随处可见以花卉命名的街巷道路,如浣花路、红棉街、剑兰街、春兰街、鹰爪树路、芙蓉三约、杏花大街等,几乎成为岭南名花的集中展示场,且大多数街巷的命名都有渊源,蕴含着千年花卉文化的基因。
芳村地区花卉种植和销售根基深厚,产品流通渠道广、辐射能力强,销售品种超过2000种、年交易额近1000亿元,花卉交易覆盖国内大部分省份,国际市场包含美国、日本、荷兰、韩国、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改革发展,芳村花卉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岭南花卉市场、广州花卉博览园、越和花鸟鱼虫市场、西朗观赏鱼基地为龙头的四大特色市场主体产业区,形成了鲜切花、盆花、盆景、盆栽、阴生植物、绿化苗木、草皮及花鸟鱼虫的种植、养殖、育种、销售、集散及商贸、会展、文化、信息、科研、冷链物流、文化旅游等配套服务的全产业链条,花卉企业超过5000家,拥有一大批年销售额过亿元的超大型龙头企业。
近年来,世界商品性花卉产销一直保持长盛不衰态势,未来十至二十年内全球花卉消费将呈现逐年稳步增长态势,预计年均增速接近10%。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产业特色国家之一,中国的盆花、切花占世界市场的比例逐步增加,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的荔湾花卉市场产销网络完善、区域优势明显,未来花卉文旅产业发展具有光明前景。
近年来,广州的花卉文旅产业发展较快,“可看、可玩、可买”的年花市场有望成为激活消费的新引擎。而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来看,广州从化近年来以花为媒,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化紧紧抓住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机遇,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推动“互联网+旅游”智慧化发展,开发了“花时间”智慧文旅平台,通过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智慧新生态平台,实现科技赋能、精准引流,整体提升从化全域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推进旅游产业效能增强。
但是,芳村花卉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芳村花卉产业粗放的发展模式仍未转变,至今未出台区域性花卉发展总体规划,花卉产业发展定位一直未能明确,产业发展规划性、导向性较差,未能充分发挥基础性优势、区域性优势,没有制定突破制约花卉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瓶颈的有效措施和规划,花卉产业结构较为松散、生产力水平仍比较低下,交易市场始终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对手交易模式和档铺交易模式,自产花卉品种质量档次较低,单位产值和行业经济效益较差,花卉产业发展未能与人文历史、都市旅游相融合,展示、集聚、集贸、科研、文化、旅游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关知识
推动广州花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温朝霞 文化发展 数字文化 文商旅融合 广州 【简介
广州文旅高质量发展调研:新馆新址打造广州文化新地标 创作精品布局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发布:文化科技融合步伐加快,释放文化消费新需求
以花为媒,2023年广州水上花市花卉文旅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广州海珠:“一平台两支撑”打造数字文化产业新高地
一株“小兰花”书写越秀文商旅融合“大文章”
花城“花式”营销显成效!广州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鼓励粤港澳文商旅融合 英皇娱乐集团落户大湾区落户
从菊花文化节看开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文旅融合景色新
蜀这五年:新业态赋能天府文化 文旅融合发展生机盎然
网址: 推动广州花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温朝霞 文化发展 数字文化 文商旅融合 广州 【简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0302.html
上一篇: 2023年度怀化市十佳旅游景区公 |
下一篇: 当“簪花围”遇上“蚵壳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