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园艺是未来高效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我国的设施农业在近20年来发展迅猛,以设施蔬菜为典型的设施园艺生产,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效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设施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标准化意识淡薄,制约了设施农业效能的发挥;棚室规划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在基础设施投入及市场定位上自主性较强,导致设施结构多样、质量参差不齐、经营风险也随之加大。
本文,笔者基于对日本设施园艺生产的实地探访和思考,对日本设施园艺生产中的理念与措施总结分析,并通过对我国设施生产中存在的理念误区进行剖析,以期为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设施农业发展带来借鉴与启发。
白根葡萄园内景
一、日本第二大葡萄园与十年才能收回成本的大棚
在新潟县农林水产课和鱼沼地域振兴局的官方和专业人员陪同下,到这里拜访的时候,中午的客流高峰还没到,采摘园朴实自信的老板,带我们参观他的葡萄园,并介绍这个采摘园的历史。他年过花甲,腿略有残疾的但聊起葡萄园时如数家珍充满骄傲。
白根葡萄园占地约合60亩,日本排名第二,主打观光采摘,以设施葡萄栽培为主,为满足周年采摘营业需要,还种植了不等规模的草莓、蓝莓等水果。草莓棚占1/3略多,有十余个棚(见下图),在栽培面积上仅次于葡萄,进入冬季以后的近5个月里,主要采摘项目为草莓。
在交流了一些日常管理技术后,从草莓棚返回葡萄棚的路上,结合当地在冬天积雪厚度常达一两米的气候状况,我问他,大棚在台风和暴雪来临的时候,安全性有无保障,他的回说:完全不成问题,由于建造结构合理,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也没有发生过你所担心的事情。
蓝色上衣者为采摘园老板,前面棚室里全为草莓
我又问:这个大棚造价大约多少?他没直接回答,平静的说:大棚要10年经营才能收回成本,现在已经开始盈利。随后微微一笑,指着大棚说:你猜一下我们的棚膜能用多少年?基于国内棚膜使用寿命常常为3、4年和日本工业技术先进的认识,我说:6、7年?他听后,仿佛早有预料般的笑了,依旧平静的说:20年,当然价格也很昂贵。
20年?这完全颠覆了我对大棚膜使用寿命的认知,只能无奈的表示钦佩。
10年才能收回成本的大棚!20年的大棚膜使用寿命!吃过午饭,在离开白根葡萄园的车上,这两个数字代表的意义,让我心中无法平静甚至有些沮丧。在国内,恐怕没有几个农业经营者能接受这么长的周期,这让我不禁思考其高成本投入背后的生产理念与经营策略。
高架草莓
二、日本设施农业生产理念与经营策略探析(以白根葡萄园为例)
农业观光园能吸引游客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生机盎然且赏心悦目的特色观光环境体验;其次是内在品质和外在商品性俱佳的诱人果蔬。不过这两个条件的满足都需要较多的劳动力投入,在日本,农业农工成本是十分高昂的(8小时工作制月薪约合人民币1.5万,加班费更高),与中国类似,维持农业日常生产运营的第一大成本支出是劳动力。
日本由于劳动力匮乏,对合理分配各年龄段生产者的工作内容和减少劳动力支出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采取的举措,有其独特和独到之处。以白根葡萄园为例,可以概括为两点:
人文素养基础与科学设定的消费形式极大减轻了管理压力
日本公民有口皆碑的公共意识和海洋性气候的自然禀赋,使得观光园在环境卫生维护上以极少劳动力投入,就足以保障游客观光体验。临近午餐,满载着游客的大巴抵达后,笔者所见到的场景也印证了这一点。
当日来用餐的大约300-400余人,多数是日本的老年旅游团和台湾观光团。在葡萄园入口及内部,离头顶大约半米的位置就是一串串令人垂涎欲滴的葡萄,但是游客们无一人私自采摘,地上也无人丢弃食品包装袋等垃圾。
白根葡萄园烧烤食材
游客的餐饮是观光园的重要赢利点,但是餐饮配套的服务同样消耗大量劳动力。在白根葡萄园就餐形式只有烧烤一种,但是依据食物的品类差别,有两种不同价位的套餐可供选择,这些烧烤的食材包括香菇、南瓜、猪肉、牛肉等(如上图),食材的在从买来或就地摘取之后都可以用机械切割加工,效率很高,工人只需装盘即可,而烹饪加工过程则由盘坐在葡萄架下的游客自己完成,游客享受了“葡萄架下烹美食”的美妙过程,而经营者则减少了大量用工成本,两全其美。
性能优越的设备避免意外发生,减少了潜在的管理负担
日本冬天超大的降雪以及夏天频发的强台风是棚室设施的重要安全隐患,一旦出现意外,往往会造成棚室和秧苗的重大损失,当季的产出不但受到损失,而且在更换棚膜或维修棚室骨架不但耗费很大,而且还要连带增加较高的用工成本。
对自然灾害频发的日本,为避免意外发生,加大基础设备投入保障平稳运营就成为必选项,这也是场主所说十年才能收回成本和即便价格高昂也要采用使用寿命长达20年的棚膜的主要原因。
日本人对食物品质十分挑剔,外观与内在品质不达标的话,往往价格会直线降低甚至失去吸引力,但是优质的水果外观和内在品质,需要精细化管理,比如葡萄疏花梳果、草莓劈老叶、剪匍匐茎、疏花等等,这部分工作目前尚且很难由人工代替,这也是白根葡萄园14名固定员工(一天最多接待4000余人)的主要工作内容。
白根葡萄园的高架草莓
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整个葡萄园的地面都布设了防草布(如上图),草莓则全部采取高架栽培,目的也 只有一个:物力代替人力,节省用工成本。
总结来说,日本选用高价棚膜保障使用寿命,不吝成本的投入又导致十年才能收回成本开始盈利,其主要原因在于:
1、保障生产和经营平稳运行。
2、物力代替人力,减轻后续人力成本投入。
如此一来,精打细算的日本经营者,基本做到了只有机械和设备无法替代的工作才雇佣人力。
三、我国农业设施投建过程中的两大理念误区
中国的设施发展已经从快速发展期过度到相对稳定的缓慢增长期,但是在数量已经相当可观的背景下,设施质量却参差不齐,选材用料上缺少科学性,在性价比往往缺少合理考量。具体来讲包括两个截然相反的误区:
其一为在选材上不舍得投入,在施工缺少规划
在江西等一些南方地区仍然存在一定量竹木结构的大棚,这种结构的大棚不但影响透光率、易刮破损坏棚膜,在强风天气往往造成棚膜被掀翻,大棚被吹塌的风险。在寿光等蔬菜主产区也存在不小比例的老式的钢筋结构大棚,锈蚀严重,承压能力弱,且对棚膜损伤严重。在笔者附近的中国北方著名蔬菜产区,宁安市,每年都有因为骨架老化在大雪天气被压塌的状况发生。
不坚牢的设施结构在节省陈本初衷的之下,为后期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大风天棚膜屡屡被撕破甚至撕毁,这种状况屡见不鲜;大雪天怕压塌疲于除雪;晴好天气除了植株管理还要与杂草做斗争;在雨天忙于排涝。但是即便是应对这些意外天气时不吝体力,往往仍难免遭受损失的命运,最令人心痛的例子莫过于近两年寿光大棚遭受的大面积水灾。
其二华而不实盲目上马,投入大性价比低
典型的例子是近些年广泛建设的荷兰文洛性连栋智能温室。这种温室的投入动辄几百万上千万(每平米的造价1000元往上),看似高大上,但是从商品生产的角度来讲,在中国不具备推广应用的价值,原因就在于成本过高,这种结构适合荷兰的湿冷的气候及经济消费特点,但是中国生产蔬菜的气候条件,总体上优于荷兰,成本更为节约的大棚和日光温室足满足中国生产需要。
文洛型温室
今年上半年,在笔者工作单位附近的一个知名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有三栋刚刚建设好的温室,邀请我协助他们做种植规划,其中两栋温室为东西延长,规格为:高16米,跨度30米,长度140米,棚膜为PVC防老化膜,另一栋是计划做水培的圆形温室,覆盖材料为PC板且是360度全覆盖,三栋温室总造价达1500万。
但是,在实地探查后,明显的缺陷令我感到不安:
南北延长的温室后屋面宽约5米左右的地方,在正午都无法接收到光照;
两栋温室间距太小,前一栋对后面一栋造成遮光;
由于棚面过宽过长,所需棚膜需要特殊定制且更换异常复杂,并需要专业人员协助,在生产中一旦出现突发性的破损等等,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补救;
由于高度大,冬季清雪风险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另一栋准备做水培思维设施,在夏天由于室内气温过高降温存在很大压力,在冬天,由于气温常常低于-20甚至-30°C而给保温增温带来很大成本负担,且昼夜温差过大,调节起来困难重重。
从做出来的效果来看,如此大的投入未免太过草率。这是一个缩影,类似的问题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简而言之:好大喜功、华而不实、不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概括来说,过于精打细算不舍得投入,致使设施生产对在自然灾害面前毫无抵抗力的做法绝对不可取,也不可能获得稳定收益,侥幸心理要不得!但过犹不及,华而不实甚至缺乏科学论证盲目上马的类似上面我提到的例子,是不因地制宜,是设施发展的歧途。
特别强调:文洛型温室,不适合在中国做商业生产推广。
四、日本理念的思考与借鉴
长远眼光
做农业需要将心沉在大地上,双脚踩进泥土里,做农业可能偶然存在一次“短平快”,但是概率就仿佛撞死在树上,如果因为捡到一只死兔子就蹲在那里坐等肉吃,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输的一塌糊涂。
长远的眼光,做好长途跋涉的心理准备,是持续在土壤中淘到金豆豆的必要素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长远的持续良性发展一定基于专业的合理规划布局与投资性价比核算。将可能遭遇的用工成本、极端天气等等考虑充分,然后在设施材料选定等方面得出最优方案,可以小而精,然后在做好点的前提下再铺开面,切忌好大喜功。好大喜功,摊子做的大,想做的多最终却发现疲于奔忙什么都做不好做不精,是农业生产者面临一个大坑。
物力代替人力的栽培理念
当生产具有了一定规模,人力成本支出占比增大时,一定要把增加机器、设备减少用工提上日程,而对一些规模企业,在规划之初就应该将这一点作为重中之重进行考虑,现如今,中国的平均用工成本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人力红利已经成为历史,在可见的未来,只可能成增加趋势,机械设备一次性投入虽然较大,但是长远来看一定是正确选项,农业发达国家美国、以色列等、日本的发展规律无不证实了这一点。
结语
做农业需要有动人的情怀,但是实现盈利让美好的情怀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则需要基于专业支撑的科学理念,精打细算省钱和眼光长远的魄力决断之间并不容易找到最佳结合点,我国目前精打细算者众而能基于长远眼光的魄力决断者寡,在设施栽培领域这一特点体现的尤为明显。新时代,农业生产在汗滴禾下土的同时,更应该抬起头来放眼四围,博取众长,这样才能让我国农业生机勃勃并开出繁花结出硕果。
来源 | 为卿画眉说三农(今日头条号)
原标题:《由10年才收回成本的大棚,探析日本设施生产理念与对中国的启示》
相关知识
日本大田花卉市场运营对上海花卉市场发展的启示
【设施农业】中国设施园艺发展60年成就与展望
国外治水理念与技术的生态化历程探析
中国设施园艺发展史之古代设施园艺
我对参考设施园艺的认识.doc
万字文章!中国设施园艺发展60年成就与展望
设施大棚养蚯蚓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花卉主题休闲农庄开园三个月就收回成本?来看看他们
花卉生产设施课件.ppt
日本花卉产业的走势分析
网址: 由10年才收回成本的大棚,探析日本设施生产理念与对中国的启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03765.html
上一篇: 扬州甲秀花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下一篇: 蝴蝶兰 上海绿东园艺 上海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