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棉花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棉花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棉花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摘要:总结了沈丘县棉花几种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为该地棉花病虫害防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棉花病虫害;症状;防治;河南沈丘
棉花病虫害的早期识别和适时防治是夺取棉花高产的关键环节。因此,掌握棉花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症状,因地制宜采取农业、物理、化学等措施综合防治,是促进棉农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
1主要病虫害危害症状

棉花从播种到出苗后的整个苗期均可遭受多种病菌侵染,导致烂籽、烂芽、烂根。棉苗从子叶期到1~2片真叶最易感染各种根病,引起根部和茎基部腐烂,幼苗萎蔫死亡,以苗期立枯病、炭疽病的危害最重,分布最广。立枯病:棉苗出土后常见烂芽,茎基部出现淡黄色或黄褐色病斑,后扩展围绕嫩茎使病部变黑褐色并缢缩,病苗很快萎蔫倒伏而枯死,在病斑及周围土面上常有白色蛛丝状菌丝体,子叶上产生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或穿孔病斑、脱落,发病最适宜温度15~23℃;炭疽病:常造成烂根或烂芽,棉苗出土后,在接近地面的茎部出现红褐色梭形条斑,略凹陷,纵裂严重时病斑部变黑,苗干枯死亡,子叶发病多自边缘散生半圆形褐色病斑,有些发生于子叶中部,散生近圆形,褐色边缘近褐色,病斑干枯脱落后使子叶残缺不全,在多雨高湿的情况下,病斑部散生许多小黑点状分子孢子盘,形成桔红色分生孢子,幼苗根部被害呈黑褐色腐烂,致使幼苗死亡。

棉苗从子叶期即可表现症状,现蕾期达到发病高峰,表现出叶片蕾铃大量脱落,重病株大量死亡。常见的类型有青枯型,植株的叶子颜色不变,全株或植株一边的叶片萎蔫下垂,或在雨后病株的叶片突然萎蔫下垂死亡;黄化网纹型叶片出现黄色、淡黄色斑块,并逐渐变褐枯死或叶脉变黄叶片保持绿色形成黄色网纹状;矮缩型病株节间缩短,株形矮小,叶色深绿变厚,皱缩不平,病株的部分叶片出现黄化网纹或黄化斑块,出现叶片大量脱落等症状;不论哪种发病症状,剖开病株茎杆,都可见植株的木质部导管变褐色,部分病株在潮湿的环境下病秆表面产生大量粉红色霉层,引种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田间靠流水等传播蔓延。

俗名钻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它的食性很杂,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其他近200种作物,在棉花上主要为害棉花的蕾、铃、花。被害蕾苞叶炸开后脱落,造成被害花不能正常结铃,青铃被害后引起烂铃。6—8月是棉铃虫的为害盛期,此时成虫的卵多产在植株上部嫩叶正面和幼蕾的苞叶上,第2代以后世代重叠严重。

俗称腻虫,在河南省1年发生20多代,常造成叶子向背面卷缩,叶子变小,推迟开花,结铃,生长受到抑制,植株变矮,叶数减少,根系缩短,蕾铃数减少,成株期受害后上部叶片卷缩,中部叶片呈现油光,下部叶片枯黄脱落,蕾铃受害引起蕾铃脱落,一般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苗蚜高峰期,7
—8月为伏蚜高峰期。

又称棉蜘蛛。其成螨和若螨聚集在棉叶背面刺吸植株汁液,受害后叶片出现小红点,为害重时红叶面积扩大,棉叶和蕾铃大量焦枯脱落,植株成光杆状如火烧,对棉花的产量影响很大。凡距离杂草虫源地近的地块、干旱少雨的年份发生早且严重。
2综合防治措施
棉花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1-4]。

选种抗病虫品种或药剂拌种

棉花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棉花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茶花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花卉常见病虫害识别及防治
中国十大名花之 梅花常见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一)
棉花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不同
棉花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棉花常见病虫害与防治
棉花夏季常见病虫害防治技巧

网址: 棉花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0402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卉焉了不要紧,这里有最全的补救
下一篇: 防治病虫害防治指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