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也在逐步上升,能够防治植物病虫害的生物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做好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能改善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基于此,分析了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对应用于植物病虫害的生物技术展开了具体分析并对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对于农业的威胁非常大,因此如何做好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传统的防治方式是将各种化学药剂喷洒在植物上,消灭植物上的病虫害,但这种方式会对农作物及其生长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生物技术应运而生。

一、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

1、植物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并且发生了变异

首先,我国的国土面积广,物产资源丰富,不同地区的病虫害种类也各有不同。其次,由于频繁使用各种化学药剂,造成很多病虫害发生变异,防治工作越来越困难,国家投入的资本、人力成本也越来越多。

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2、化学药剂对植物生长环境产生影响

化学药剂虽然具有见效快的特点,但也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化学药剂中含有的各种有毒物质对植物的生长过程、生长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还会污染环境。

二、应用于植物病虫害的生物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基因工程已经越来越成熟并开始应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基因工程是通过改变植物的某一部分基因提高植物自身的免疫力,提高其应对各种病虫害的能力。

1、抗病毒基因工程

抗病毒基因工程是将植物内的壳体蛋白能力最大化,这种变化能够有效提高植物对病虫害的免疫力,即使在当前如此复杂的生存环境中,也能茁壮成长。

2、抗真菌基因工程

抗真菌基因工程同样也在病虫害防治中取得显著成果,而抗真菌基因工程是激发了几丁质酶的作用。几丁质酶是植物遭受病虫害侵扰时出现的一种物质,能够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将植物受到的损害降到最低。

因此,在抗真菌基因工程研究过程中,几丁质酶成为了重点,并在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抗真菌基因工程除了能提高植物的免疫力,不会对植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3、微生物工程

生物农药是一种具体的防治措施,只针对病虫害发挥作用,而不会对植物生长环境以及植物本身造成影响。以对植物有不良影响的害虫为例,害虫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非常容易感染某种病菌而死亡,科学家将这种病菌进行人工培育,并将其制成了针对害虫的杀虫剂。

由此可见,这种杀虫剂只对害虫有针对性的影响,对植物生长环境或土壤中的有益昆虫不会产生伤害。又例如,科学家通过研究病虫害生长繁殖规律,使用特定的生长调节剂破坏害虫的生长和繁殖环境,从根源上减少了病虫害对植物的威胁。

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4、生物酶方式

为了保持正常代谢,各种动植物体内都会存在蛋白质、酶以及蛋白酶抑制剂。为了破坏昆虫的生长规律,科学家从蛋白酶入手发现了水解酶,水解酶能够融化蛋白酶,通过这种方式破坏害虫的正常生长,为植物正常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生物酶能够控制害虫数量,降低病虫害对植物生长造成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将其转变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5、鸟类防治

鸟类防治对病菌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却能有效降低虫害造成的损失。自然界中有很多鸟类以害虫为食,一部分以害虫幼虫为食,另一部分以害虫成虫为食。由此可见,通过引入不同种类的鸟,能够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平衡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为植物茁壮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6、合理利用昆虫天敌

能够有效降低害虫影响的因素除了鸟类、病毒,还有各种昆虫的天敌。可以通过生物链将昆虫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因缺少天敌造成害虫大量爆发,而严重影响农业产量。

7、农用酵素

实验证明,发酵成熟的农用植物酵素pH在4左右,这是由于系统中富含大量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可代谢产生有机酸可降低发酵体系pH,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农用植物酵素中低级挥发性脂肪酸对某些虫害酶系起到抑制作用,影响其正常生理活动。此外,赤霉素等植物激素对病虫害防治有增效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病虫的效果。

综上,农用植物酵素的防病治虫功能是由于农用植物酵素中的有机酸及有益微生物,而含有大蒜、生姜和洋葱等具有特殊驱虫功能的芳香类植物的农用植物酵素对病虫害防治更有效。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可利用大蒜、生姜、洋葱、辣椒和葎草等具有驱虫作用的芳香类植物为底物,针对性地用于植物的防病治虫。

三、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生物技术研究阶段,上述提到的基因工程、抗真菌工程、微生物工程、微生物发酵等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若想再提高生物技术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必须展开更加系统化的研究,扩大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并且之后的研究重点除了防治效果之外,还要减少防治技术对植物生长环境的危害。

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农业现代化也成为发展的大趋势,因此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重要程度也越来越高。要想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离不开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方的农作物面临的病虫害也不同,需要科学家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与气候环境,针对性地进行生物防治,有效提高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的效率。

要想降低生物技术对植物生长环境或植物土壤造成的损害,可以尽量选择最原始的方法,例如通过提高植物自身的免疫力降低病虫害对其造成的威胁。

目前,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远远高于其带来的好处,因此,在之后的研究中,一定要做好环保工作以及实验工作,只有通过了多方的检验,才能将新型生物技术应用于防治植物的病虫害,如果在实验中发现了不利影响,坚决不能让其流入市场,否则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总体来说,生物技术对防治植物病虫害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理想的防治效果表明将生物技术应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是大势所趋。

曾经使用的各种化学防治技术已经对环境和植物造成了不可逆的消极影响,如何合理运用生物防治技术降低消极作用,是当前的重点研究问题。

生物防治技术作为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方法,除了做好研究和创新之外,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也是有效提高生物防治效果的重要举措。在生物技术投入使用之前,一定要明确该技术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及时制订应急方案,防止出现重大失误。

如何减少粮食病虫害损失?

减少粮食病虫害损失,对于我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意义重大。新型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病虫害科学防治、绿色防治的主力军,有效解决了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难点和痛点。

人生病要治疗,庄稼有病虫害了,也需要治。小麦条锈病与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黏虫、玉米螟、红蚂蚁……今年受气候条件和境外虫源入侵等因素影响,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态势。有专家估算,我国农作物常年发生的病虫草鼠害种类达1600余种,其中可造成严重危害的有100多种,每年因病虫害导致粮食损失1400万吨。

减少粮食病虫害损失,对于今年我国实现“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稳产增产的目标意义重大。目前,“虫口夺粮”保卫战已经打响,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我国病虫害存在类型较多、破坏性强、周期长等特点,防治难度大;而且,一家一户小农生产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经营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病虫害防治难上加难。谁去防虫治病?这是当前我国粮食植保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探索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的病虫害防治模式,积极引导和扶持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公司、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病虫害防治,应用生物、生态、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措施,使用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提高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实现粮食降本增效,推动了粮食生产绿色发展。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如火如荼,一大批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公司、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得风生水起。据统计,2020年全国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达9.3万个,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1.9%。

如今,新型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病虫害科学防治、绿色防治的主力军,有效解决了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难点和痛点。一是解决了“谁去防虫治病”的难题。二是解决了“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防治难度大、用药成本高的问题。有的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一年作业面积达十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通过与农药制造企业加强合作,能够获得直供直销的大包装农药。三是提高了粮食植保机械化水平。我国粮食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虽然达到80%以上,但受到地理条件限制,植保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在利益考量下,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大量采用高效植保机械和农用无人机作业,一台植保机械一天作业面积50亩左右,一架农用无人机一天作业面积500亩左右,而1个劳动力一天作业面积最多5亩左右。四是通过推广使用精准施药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减少个人施肥打药“跑冒滴漏”,实现农药减量化目标。实践中,有的农户用药意识淡薄,在打药过程中存在“多打药”“乱打药”“打保险药”等现象,会造成农药污染和超标残留。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逐步构建起现代植保防灾减灾体系,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应对方案,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防控病虫害。然而,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农民传统防治观念浓厚、药物机械不配套、防治质量存在纠纷、防治服务费欠账等问题,影响病虫害有效防治。

各地只有积极扶持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大做强,不断提升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打好小麦“两病一虫”防控突击战,打好水稻“两虫两病”防控攻坚战,打好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阻击战,千方百计保持粮食发展好势头,才能赢得全年粮食丰收主动权。

来源:对话酵素、经济日报刘慧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相关知识

家庭阳台园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河北省黄连木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
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
棉花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
淄博市园林绿地植物病虫害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pdf
现代物理技术防治农林病虫害——绿色植保的发展新趋势
精油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消费需求趋势分析2024
浅谈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及绿色防控措施
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趋势(生产、科研).ppt

网址: 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0475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苹果病虫害防治的近义词
下一篇: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案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