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一场特殊的园艺活动正在举行。15名孤独症患儿在医院儿童康复团队的带领下,走进“希望农场”,体验松土、播种、浇水等农事活动,与植物交朋友。
小朋友们上课啦
活动伊始,儿童言语治疗师向家长讲解园艺康复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等,带孩子们学习植物生长的奥秘,认识种子、工具,提高认知能力。儿童作业治疗师带孩子们制作铭牌,提高孩子们的手功能及色彩感知能力。孩子们在纸上涂涂画画,为菜地制作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标识。正式播种前,儿童运动治疗师带孩子们进行热身活动,锻炼运动功能、协调能力,避免受伤。
为菜地制作铭牌
“小朋友们拿好铲子和水桶,准备种下我们自己的小苗。”活动现场,孩子们亲手将茄子、辣椒、番茄等多种菜苗种下,医院儿童康复团队在一旁关注孩子动态,及时协助。
来自新疆的“星星的孩子”涵涵,亲手将小番茄幼苗种到土里,认真专注地为每一棵植物盖土、浇水,这一幕让在一旁的雷曾珍十分触动。作为省康复医院儿童康复治疗师,雷曾珍多年致力于孤独症的早期康复治疗。“帮助这些孩子康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需要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我和同事们将继续把这件事做好,给‘星星的孩子’和家长们带去希望。”雷曾珍说。
小朋友们在农场种植
这场特别的园艺康复活动,凝聚了医务人员对患儿的滴滴真情和美好祝愿。种植结束后,康复团队带孩子们一同做游戏,为每一名孩子颁发“种植小明星”的奖状。据省康复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何跃介绍,此次活动是医院孤独症康复课程模式的一次创新,也是康教融合的具体体现。活动以植物栽培为媒介,通过植物的运用来增加孤独症患者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患儿从中学习团队协作、相互帮助,增强小朋友之间的互动交往,获得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党委副书记、院长钟武为孩子颁奖
据《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孤独症发病率达0.7%,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超过1000万。在这1000万人群中,0-14岁儿童约有300万—500万人,且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成千上万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庭终其一生,都在努力进行着“接纳”与“融入”。
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钟武介绍,孤独症的最佳治疗期为0—6岁,大部分患儿在3岁以前就出现相应表现。随着相关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家长能够尽早发现孩子的症状,并寻求治疗,“有的患儿1岁多就接受了治疗,及时就诊,积极筛查,尽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认知功能,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技能。”
当被问到园艺康复能否用于其他疾病康复时,钟武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园艺康复就是通过各种园艺活动帮助病人进行各种各样的康复锻炼,活动能综合运用患者的手功能、语言、认知、运动、社交、感知觉、理解运用等各方面功能,使患者在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得到治疗,实现快乐康复、主动康复。未来,医院也将持续、深入开展此类活动,最大程度帮助患者回归家庭、社会。”
多一份关心 少一份冷漠
现在就行动起来
关爱“星星的孩子”
供稿:宣传部
校对:田 媛
审核:李 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倾情浇灌“阳光之花” ——我市残联积极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侧记
守护“星星的孩子”
江苏设立1235个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点、3017个“残疾人之家”——精准康复,助力残疾人“走”出…
武汉市武东医院探索“园艺诊疗”,以“香道”助残疾患者康复
园艺活动在老年痴呆康复中的应用
体育部(运动康复学院)关于开展“关爱健康
“春日物语 拈花拾趣”之星星的孩子专场插花体验课
罗湖区开展精神康复“园艺治疗”系列活动
【康知了康复】种花弄草可治病?康复治疗里的“园艺疗法”
园艺为媒,拾趣春光——武东医院开展“春天的第一棵树”园艺疗法活动,点亮康复患者“精神花园”
网址: 关爱“星星的孩子”,四川省康复医院开展孤独症日园艺康复活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07142.html
上一篇: 园艺治疗活动方案设计儿童医院户外 |
下一篇: 园艺疗法与康复花园是芳香疗法未来 |